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听传播活动是一种符号化的对话 ,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表达意义。语言符号能指层面的明确 ,对它所构建的会话含义造成了较大的限定 ,受众对这种会话含义的超越性很小 ,这使受众能够准确无误地解释符号化了的视听传播内容。非语言符号受众对它的会话含义可以有某种程度上的超越。在视听传播活动中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样重要 ,它们互相补充 ,共同作用 ,才能构建完美的对话含义。  相似文献   

2.
符号化思维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艺术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创造形式,艺术符号的创造过程是精神与审美文化的提炼过程.日本的招贴设计运用符号化语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符号化语言在日本平面设计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写真符号、隐喻符号、怪诞符号、残缺符号、交叠符号、平面符号和字体符号等.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通过数学符号来传递信息的。认清代数学和几何学中常用符号的历史渊源 ,从而更好地了解和领会数学符号的来源和含义实质。  相似文献   

4.
记号、符号及其效力--从哲学与符号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说明了符号、记号与信号的不同特点,揭示了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显示出来的符号化方面,分析了符号的象征性、可感性、内在力量和可接受性,阐述了人的符号化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指出了符号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得出了语言符号是人的存在之根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莫言现象"包含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蕴。运用符号化消费理论分析了符号化的消费社会、符号世界里的消费者、莫言作品的符号资本以及人们对社会符号的认同,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莫言现象"的经济符号消费、文化符号消费和社会符号消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指出了"莫言现象"所蕴含的符号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打出经济中的"符号"牌;挖掘文化符号,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传颂正面社会符号,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符号感是数学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符号感的重要性,正确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符号感的要求,在教学中利用已有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文化遗产"观念产生于"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历史语境。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中,作为语言的符号、作为权力的符号与作为消费品的符号成为遗产的三种符号化形态,存在于遗产的被命名、申报与评审、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小说叙事中的身体书写,是对身体这一社会符号的再符号化.其不仅指向身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的意义,而且指向作者对这一社会文化符号进行再符号化时赋予的意义.在这一再符号化过程中,身体在小说叙事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意义:在故事-素材层面,身体作为人物的物质存在,具有模仿-主题功能,打着一定时代的文化与权力烙印,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在叙事-文本层面,身体具有结构功能,一方面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展现小说叙事对于人物以及人性的理解的“指号”,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符号;在叙述-修辞层面,身体则具有美学功能,是一个重要的修辞对象,与小说叙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密切相关.小说叙事正是通过对身体的符号化,完成对人类经验的记述,以及对民族文化以及人自身的无意识的发现,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秘史”.小说叙事的身体符号学的提出与建构,为小说文本解读与小说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符号的创造和运用符号进行的创造。符号形成了文化文本、信息和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就是在努力认知不同文化规则的前提下编制和解读不同文化符号所组成的文本。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高度抽象的"符号社会"中,符号化生存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对符号的崇拜和追逐必然使人们的认知和评价系统发生变化,产生符号迷狂的精神幻象.符号幻象消解了主体自我的真实需求以及存在的原初意义,把人奴役为非理性的商品符号的狂热崇拜者和追逐者,导致人的精神的沦丧、道德信仰的缺失以及主体性的丧失,成为被符号所牵引的木偶,悲情的依靠幻象而活.洞穿符号乌托邦的幻象,回归到理性的轨道,才是超越符号幻象的唯一进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符号消费在我国大中城市呈蔓延之势,为此广告创意者们挖空心思,尽可能给商品找到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象征符号加以推广。将传统文化资源以现代艺术手段进行符号化转换,是广告创意的法宝。当前我国广告对传统文化的资源挖掘与创新应用主要表现出三大特点,即:从自发转为自觉;从传统商品扩展到现代商品;从单一的创意表现扩展到整体的品牌传达。在符号消费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广告界以创新精神大胆、全面地挖掘运用传统文化的符号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商品价值,同时还可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我们认为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最为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民族性格。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漫长历史发展的自然选择。中国茶道的内在元素本身又包含了丰富的、有机联系的符号系统。各种文化符号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茶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定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符号化的虚拟世界,用符号学的观点去分析网络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符号与现实世界中的符号存在很大的区别。文章通过分析网络符号系统,探讨了网络设计符号的"外延"与"内涵"的意义,进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网络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符号活动包括符号的创生与传承,使符号化对象的经验知识得以凝结,符号背后的意蕴得以产生和彰显,并通过符号的使用将这些丰富的知识和意蕴得以传承和化生,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创生与传承的统一,实现化育过程的完整。  相似文献   

15.
高层次人才是"双一流"建设中各大高校和地方政府竞相争夺的紧缺人才资源,由于高层次人才的过度"符号化"衍生出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失序。而高层次人才的"符号化"是一种复杂的生产机制作用下的结果,表现为以"符号"为中心形成"符号—资本—符号"和"符号—技术理性—符号"两种运作逻辑过程。因此,需要从"符号生产"的新视角深入分析高层次人才流动失序的生产机制,进而重新建构高层次人才"符号"的意义,阻隔高层次人才"符号生产"的运作逻辑,从而促进高层次人才流动从失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教育角度出发肯定数学是一门语言的观点.并进一步从数学符号的角度诠释数学这门语言的独特性.文章从概念界定、分类和特点三个角度对数学符号再认识,为数学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了一些甄别数学符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语言能力表现在学生的“读、说、译、写、用”诸方面,数学语言的符号化水平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数学语言接近现代数学语言的基础。自然语言、符号语言(指中学数学中的数、式、记号、集合符号等)、图象语言间的互译训练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1重视集合符号语言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符号化,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学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运用数态度与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据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诗歌中的语象符号是一种引导审美感受和传递美学信息的艺术语符。语象符号的形成是对日常语言这一庞大初始符号的改造和变异。朦胧诗语象言此意彼的变异过程在符号学视野下实质是语象符号在特定诗歌系统中的再符号化过程,该过程通过隐喻方式和作为中介的诗歌语言系统得以实现,朦胧诗语言运用大量语象凸显其反传统、反日常的语言张力。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高度全球化发展造成的“附近的消失”与“地方消失”,符号作为形式化地方文化的“所指”措施应运而生。然而,地方文化符号化这一进路看似合理背后却另存悖论——越想将“地方”象征抽象为某些固定符号,“地方”(能指)越可能被符号(所指)所局限。地方文化符号化产生于现代人在同质化空间构建异境背景下对不同空间感的追求,是在凝练“地方”空间历程中促生的文化转向,以生成地域性文化图样供消费。符号一旦遭遇资本物化,符号泛化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即随之而来,同时以民族为抽象出的地方文化符号能兼备地方性与世界性,不自觉地使其陷入两难境地。当然,“地方”不会因符号而消失,为“地方”灵魂的持存,要强化地方感,避免寻回“地方”进程中的矫枉过正,其破解进路要遵循好本土性、全球性的基本原则,厚植地方个性兼并世界性的包容性、差异化美学来塑造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