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会话幽默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双重的交际过程,包括会话双方的交际过程和作者与读者或听众的交际过程。会话双方的交际是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属于言语事件过程,体现了幽默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幽默往往是在双方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而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交际一方有时会运用回避、缓和气氛、拉拢关系等策略。作者与读者或听众的交际过程也是意义动态生成的过程,遵循合作原则,满足读者期待,交际目的明确。在幽默意义生成过程中,会话幽默可以发挥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批判功能和缓和气氛、保全面子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语用与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从关联理论方面分析,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幽默话语独特的艺术效果和交际价值,决定了幽默话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要讲究方法的。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不可避免.这种失误主要是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在各自头脑中的文化定势引起的.具体体现在人们认知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图式和脚本存在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者双方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作原则"在幽默言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为了保证会话的胜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及准则和次准则,这些准则在幽默语言交际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一种诙谐的、滑稽的,意在带给交际双方愉悦的交际方式.幽默是每个民族共有的,但不同民族的幽默感差异却很大.借助幽默,可了解他国文化,促进民族问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会话正常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达到双方理解,共同配合。然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违背这一系列准则的会话,阴差阳错,产生令人捧腹的幽默效果。2007年开播至今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赢得广大观众的喜好,其中的幽默和喜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违反合作原则而造成的。本文通过联系合作原则分析具体脚本,为英语爱好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欣赏角度,并对字幕翻译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幽默言语的产生源于交际双方在会话中目的性地使用了模糊,包括比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段,并联系一定的语境,达到搞笑、轻松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幽默语的语用理论基础,语用模糊策略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工作场所交往中很有价值的资源,是一个高度灵活的话语策略。根据Brown & Levinson面子观理论,幽默在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工作场所)下使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上级使用幽默可以控制局面和加强权威,下级使用幽默可以发表冒险的观点、提出反抗,甚至挑战更大的权力者。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可能会造成话语双方的尴尬,但是在相声中违反礼貌原则的威胁面子行为不仅比比皆是,且会造成幽默效果。礼貌原则对有听众的言语交际行为分析不足,而且对交际中可能涉及到第三方的面子没有考量。本文剖析相声讽刺幽默中违反礼貌原则,威胁到自我、对方,以及第三方的面子等现象,阐释谑而不虐之标准。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中的一种言语交际形式。它是由于交际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说话人为达到特定目的故意诱导受话人理解偏离其语意要旨而产生的。探讨语言认知偏差模式对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作用及概念整合理论对其理解的作用。为此,提出反差效应是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根本,而概念整合则是理解幽默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中的一种言语交际形式.它是由于交际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说话人为达到特定目的故意诱导受话人理解偏离其语意要旨而产生的.探讨语言认知偏差模式对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作用及概念整合理论对其理解的作用.为此,提出反差效应是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根本,而概念整合则是理解幽默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幽默在言语交际中有着积极作用。有意的幽默出于说话人某种目的或需要;无意的幽默是说话双方在无意中产生的。通过分析无意的幽默与语话意图的关系,认为无意的幽默是由于误解话语意图而产生的,它影响信息的交流,在日常以信息交流为目地的话语中应该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4.
英语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语义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斯金基于脚本的幽默语言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无法欣赏某些英语幽默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脚本这一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无法完成文化脚本的转换是一个民族不能欣赏另一个民族某些幽默的原因.这个结论和以前的观点--幽默的理解必需与语境和百科知识相互联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斯珀伯和威尔逊创立了关联理论,从认知和交际的视角来分析幽默交际中的认知环境.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认知环境大,就有可能与幽默者的相互认知环境也大,就更容易理解说话者的幽默意图和获得幽默效果,幽默交际就能成功进行.反之,就可能会出现幽默交际困难,甚至是失败.  相似文献   

16.
以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投射为研究对象,用Leech的礼貌原则对语用投射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语用投射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会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亲切感;对礼貌原则的违反是由于交际双方的地位和场合不同而引起的,有时还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境学原理分析语境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将话语歧义分成无目的话语歧义、有目的话语歧义、客观话语歧义和主观话语歧义。从交际双方来探讨话语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告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歧义产生,以达到语言使用准确性;或运用话语歧义,创造语境歧义,以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幽默话语对“合作原则”中的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会产生幽默 ;前提理论中声言向前提的转换以及前提的可撤销性也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 ;关联理论在其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由此 ,运用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的致笑机理 ,就为理解、欣赏和创作言语幽默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幽默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本文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旨在探求语用规则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英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有助于英语交际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虚假语用预设: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假语用预设是一种把非言语交际双方知识共有场中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的语言现象.它常常带给我们不少幽默和睿智的色彩.本文作者从语篇信息流、话语意图、语句焦点和语用含糊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例析,发现虚假语用预设与打破常规信息结构、误解话语意图、转移语句焦点和存在语用含糊现象有密切关系,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的交际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