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陇县客家人应对客家文化有文化自觉,清楚客家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特色及发展走向.仪陇县客家文化起源于清代初年广东省乳源县、乐昌县以及赣南和闽西等地客家移民的迁入,受仪陇县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影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其文化特色是历代客家人在地空间所形成的丰富、无穷尽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发展以顾客体验为焦点的客家文化创意生活产业的基因,依托客家文化发展饮食文化体验、生活教育体验、自然生态体验、文化娱乐体验、节庆活动体验等文化创意生活产业时,仪陇县应从个体、社会和世界三个层面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对客家人格塑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客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客家人的人格特质;崇文重教和浓厚的家教氛围锻造了客家人的人格模型和范式;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对人格形成也有熏陶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文化积淀是把"双刃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客家文化对人格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挖掘其文化特质是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文化"是客家人的民系性格、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和文化"符号在客家社会里从器物形式到精神文化都有丰富和生动的表现。对客家"和文化"进行文化符号学解读,从表现形式看,客家族谱、客家方言、民俗活动、土楼建筑等文化符号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从功能看,客家"和文化"具有认同、协调、教化、调解等功能。解读客家"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客家移民与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家独特的移民历史 ,通过客家文化的历史成因 ,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移民行为与客家文化特色的因果关系 ,探讨作为一种移民类型的客家文化的历史经验 ;从客家文化的发展情况上 ,看人口迁徙与文化的生存环境的关系 ,以及文化方面不断产生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韩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完整地传达歇后语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尽可能体现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使中韩两国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
三峡"谈局"     
三峡把歇后语叫“谈局”。谈局的名称从不见经传 ,却比歇后语更恰当。谈局把三峡方言方音利用到极致 ,达到了诙谐风趣的喜剧效果 ,它是民间作家公开进行的妙趣横生的口头文学创作 ,是有特色的三峡文化。它是野性的 ,也是文明的 ;是原始的 ,也是现代的 ,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山西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山西文明源远流长,民间熟语更是浩如烟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一代代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山西民间熟语与山西民间人文习俗关系密切,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浓郁而富有特色的山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8.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语言结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习俗文化。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而是具有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的积极的读者,因此,歇后语英译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保留歇后语中的汉民族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于歇后语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语言本体方面,从语义学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以人物歇后语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论著更是少见。本文就从语义学角度入手,来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构成。并根据人物歇后语的复杂来源,发掘出人物歇后语歇面部分的认知域里面负载着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从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形象、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性格、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品质、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发生过的事件这四方面入手,去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构成。  相似文献   

10.
客家地域性文化形态,丰富着四川客家文化的内容,使巴蜀文化更显多彩多姿.对这类地域性文化形态进行考察整理,是深入开展四川客家文化研究值得重视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及其文化意蕴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指汉语中那部分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部分组成的、结构相对固定、具有口语特色的特殊语汇。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形式,而且也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礼仪风俗、审美心态等。歇后语作为俗语的一种,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其他语汇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广大群众在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积淀着丰厚的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具体现为:宗教意识与封建迷信思想,审美态度及价值取向,饮食习惯与地方特色,社会历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英汉歇后语互译文化意蕴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歇后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互译中需要克服的语言和文化双重障碍尤为明显,如何在目的语中准确地译出源语的文化意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以英汉歇后语的互译为论题,借用"转换生成语法"这一语言学理论,探讨文化意蕴互译的技巧与方法。在分析源语深层结构的基础上,以译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首要译出歇后语的深层结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顺应论对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不断进行译语选择的过程,译者应根据歇后语的不同类别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文顺应源语和目的语语境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仪陇客家是四川省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地,保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丁氏庄园是仪陇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它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古建筑,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仪陇客家民居——丁氏庄园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著作还没有,这与该庄园的重要价值十分不称。论述其传统的建房理念、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对当今社会的启迪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文章基于关联理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汉语歇后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台湾客家较多地传承了原乡的客家文化传统,随着客家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台湾客家文化完成了从"旧习俗"到"新传统"的华丽转身.考察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可以看出,客家文化中的传统需要借助创新来增加活力,创新同样需要借助传统不断建立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不能剥离客家文化本身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7.
仪陇客家是四川省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地,保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丁氏庄园是仪陇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它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古建筑,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仪陇客家民唇一丁氏庄园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著作还没有,这与该庄园的重要价值十分不称.论述其传统的建房理念、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对当今社会的启迪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的视觉特征及其文化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是识别其服饰特色的关键,也是解读客家人文化心理的密码。客家传统服饰纹样在造型、构成与色彩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鲜明的视觉特征,并围绕生存这一母题派生出生命观、生殖观和福禄观,表现出强烈的祈吉心理。这主要源于中原传统文化、客家人从北至南颠沛流离的生命体验和他们对客地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9.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客家武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历史文献与田野材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客家地区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客家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导致了客家地区武术活动多元形式的呈现,形成了客家武术文化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