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协同创新在2011年被提出后,全国各地政府、企业、高校纷纷构建协同创新联盟体系,各创新主体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到2013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已占全社会总支出达76%以上,146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了5000多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已卓有成效。但是,与国家科技经费投入平均每年12%增速的相比,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壮大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分析了国家历年来科技投入、相关政策及承担主体的基础上,从完善科技成果及人员评价机制、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支持企业创新机制三方面就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高新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对科技信息服务需求正呈现出多元化、知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传统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高新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需求。本文以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为例,分析了科技信息服务在海洋科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基于协同创新流程和创新特点,构建了面向海洋科学城的科技信息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并探讨了新模式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民航作为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国家战略行业,是经济升级版建设的重要领域,是航空科技与现代交通有机结合的特殊产业。民航院校通过推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创建行业发展需求的科教创新平台,构建服务于民航强国建设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全面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产学研体系的协同创新能力攸关国家竞争力。本文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经典的"B—Z"反应模型,在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静态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Logistic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演进机制,并仿真研究不同政策的激励效果。本研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是当前我国创新系统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政策激烈条件下吸收能力的作用均举足轻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破解产学研系统协同效率问题提供优化方向,并为丰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政策理论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政策背景】为充分发挥国内外高校院所在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今年8月,成都市发布了《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成都十条")。这是继该市《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成都市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政策》之后,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方面的又一个新突破。力破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固有"枷锁"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中心,成都是全国1破枷锁  相似文献   

6.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M0001-M0001
正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7.
设计科学的自主创新评价维度,构建起科学的战略支持体系,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途径。本文以四川省创新型企业为例,从动态创新体系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并据此构建起包括战略、政策、制度、产权、资源和平台等六个子系统的自主创新战略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从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理论入手研究了其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意义。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二者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框架,即主要通过形成区域创新环境、推动技术革新与进步、优化人才培养方式、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产出水平较低等问题。应以产业理念谋划科技发展,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森 《经理人》2009,(10):130-131
创新已常态化和全面化,如产业链创新、战略体系创新、管理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等等。如何通过高效整合而构建起协同性创新体系?如何通过协同而赢得长久发展驱动力?中国企业创新需要中国式协同茧命!  相似文献   

12.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仿真分析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高校受彼此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对惩罚力度和收益分配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指标值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而对中国进行了实证测算,2001~2010年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指数从14.7%提高到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例、外资企业科技经费比例等指标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策略在于高效的、紧密的、国际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广东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确定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分析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探讨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政策法规、平台建设、创新体系、人才团队、创新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提出财政稳定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重点支持企业创新投入,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载体建设发展,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抓好企业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等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5.
胡庆  王敏琦  张毅 《科学咨询》2010,(17):126-127
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是一个世界性的探索课题。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现状的阐述,在分析产学研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对产学研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天府新区规划把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中心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是顺应时代特征、着眼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天府新区具有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良好产业基础、强大科研基础和叠加政策优惠。建设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政策建议:(一)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二)加快构建天府新区协同创新政策体系;(三)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促进;(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天府新区OTC的创建;(五)加速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六)建立天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是一个世界性的探索课题.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现状的阐述,在分析产学研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对产学研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计划”为指导、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政策支撑,“协同创新”为理论基础,以期完善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为推进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在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河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及国内科研单位有关实际状况,通过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状况研究、科研合作单位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及面临问题成因分析,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政策指引出发,提出从国家军事安全、国民健康幸福两个维度驱动科研单位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深化探索核心技术自主化与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服务、多学科交叉融合等创新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提升科研单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对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