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复(1853—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闽侯)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向西方寻找科学真理的代表人物。 1876年,他被派送到英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耳濡目染,博览群书,使他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之道不决定于船坚炮利,而决定于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1879年回国后,就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主张,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努力  相似文献   

2.
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1854—1921),初名体乾、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易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复旦公学第二任监督(校长)。1866年,严复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后改船政学堂),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1877年,为福建船政局派出的第一批留英学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学,后转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在英期间,严复除学习海军专业知识外,还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严复归国,任福建船政局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兼俄文馆总办,1889年升为水师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严复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反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呼吁妇女解放。普及女子教育和推进女子婚姻自主,是严复妇女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创始人和奠基者。他在史学领域里最重大的贡献,是运用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对封建史学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最早地树起“史学革命”的旗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资产阶级历史进化的理论,开创了崭新的资产阶级新史学,使历史学从封建史官中解放出来,成为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手段和工具。梁启超新史学理论——即他的进化史观,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早期的进化史观;进化史观的成熟;进化史观的完备与倒退。  相似文献   

5.
严复(1853—1921年)是我国近代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较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和哲学理论,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他提出的“信达雅”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信达雅”是三位一体的有机体,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但“雅“字引起较多争议,褒之贬之,见仁见智。本文通过研究严复先生的生平经历、“信达雅”的提出来探讨严复先生及其翻译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产生的改革思潮与风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对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史学强调经世致用思想,为探索中国的改革之路而积极研究西方各国历史。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变法维新思想高涨,维新派抨击封建史学,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史观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史学虽呈现一时的兴旺,但其本身的局限性无法促进史学的繁荣。“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使史学迈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一次以民主、科学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次新文化运动中,不仅在我国思想界、文学界……等方面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同时也在史学界发生了有史以来一次最伟大的革命。史学界的这次伟大革命,就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许多先进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研究中国的现状。这种景况不仅使史学研究摆脱了传统的史学研究羁绊,而且使史学研究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使我国史学研究逐渐走上科学的道路,是史学的一次伟大革命。近代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新史学》第54页)然而两千余年中国之封建史学,实质上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梁启超的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史学思想,他明确地提出了“史界革命”的口号。对于二千余年的封建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系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鲁迅前期思想的形成时,学术界一般比较重视外国思想家、文学家对鲁迅的影响,而对中国近代思想家对鲁迅的影响则研究得不够,尤其是对严复、梁启超这些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对鲁迅的影响研究得更少。本文拟谈谈鲁迅与严复的关系,着重论述在世界观和社会政治思想上鲁迅受到严复的哪些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以及在这些问题上鲁迅与严复的区别何在。在政治立场上,即是否要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上,鲁迅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严复是截然对立的。但是,世界观、社会思想与政治立场是既有联系而又有根本区别的不同概  相似文献   

10.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启蒙思想家,自由主义思想就是他从西方引进的重要启蒙思想之一。本文通过严复所翻译的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中,?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阐述严复关于自由的思想,将从自由的权与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点启示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严复与科举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举制度,与严复一生的经历不无关联。通过从科举取士与严复对科举的体验以及严复的西学之路与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两方面的考察,探讨了科举取士对封建知识分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处在封建思想的牢笼,运用资产阶级的观点批判中国封建的政治法律思想,分别从“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群己权界”“、黜伪而崇真,屈私以为公”、“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几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法律建设作了深层思考,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不但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作为一个史学家、文学家,他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作为一个经济思想家,他遭到的却是历代封建文人的批评和责难。对于他的经济观点,有的大加鞭笞,有的曲解阉割。直到近代,司司马迁的经济观点才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充分肯定。但是,他们又严重歪曲了其原意。司马迁作为一个经济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同其史学思想、文学思想一样,“究天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全面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引介西学过程中,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和撰写书评,对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介绍,从而将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知识引入了中国。严复引介传播西方古典文化的工作,为维新变法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文化武器,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也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是天崩地裂的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明王朝的履灭和清王朝入主中原,冷酷的现实迫使人们思考、怀疑、探索。进步的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一股思潮,黄宗羲是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言词激烈地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充满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民主思想。他的思想对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不仅在社会政治思想上,而且在科学思想上,都有独特的贡献。严复的科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珍贵内容。本文将着重从严复的广义进化论的发展观、中西科技发展比较观、基于实验的科学认识方法,以及“科技兴国”、“教育为本”的思想等方面来剖析他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同时又是个史学家,是中国从地主阶级封建主义史学向资产阶级史学转变的第一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拓荒者、创始人.梁启超竭力提倡历史进化论,竭力推崇并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大胆地批判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旧史学,号召史学界革命,以新思想界的陈涉自居.由于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并撰述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梁启超对于史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如史学思想、史学体系,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探讨,而对史学方法,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对史学建设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这里专门介绍梁启超的论史家四长.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曹靖国先生撰著的《中国近代新史学》一书,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填补了中国近代史学史教学与研究的空白。全书31万字,共7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形成、发展。特别是对梁启超新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重点的分析研究, 多有创见。梁氏是近代新史学的开山祖、奠基者,他运用新史学的理论对封建旧史学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崭新的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把史学提高到了救国的高度,提倡史学界的革命。作者认为,梁启超对中国  相似文献   

19.
吴汝纶的思想及其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关系密切,但又和严复的思想大相径庭的古文家,他就是清代文坛上后期桐城派的领袖吴汝纶。由于他在晚清文坛上的影响,所以学术界在论及近代文学时,常常提到他。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提倡西学的“新人物”;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欲废尽中国典籍”的“崇洋分子”;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云云。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未必恰当,或不太全面。本文试从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挽救民族危亡、改变国家政治状况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风起云涌,史学革命应运而生.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学子积极译介域外新知,域外史学的大量成果及信息源源不断地被输入中国,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引进国外史学的新高潮.西方史学思潮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和思路,为新史学倡导者批判封建旧史学、创立近代新史学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效法的模式,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确立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