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创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作为历史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把世界体系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沃勒斯坦在重建世界体系的努力中陷入了悲观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困境。现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入手,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审视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内在困境,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体系分析范式的合理内核和内在启示,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它为全面认识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也为全球化背景下探寻适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现代化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动力、道路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探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玉龙 《唐都学刊》2013,29(3):107-1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预言资本主义及其全球化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其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的预言迟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教父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被证伪。对此,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驳斥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市场神话"的虚伪,明确"市场"自始至终一直处于民族国家的监视和保护之下。民族国家曾经挽救了市场经济,但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的构架遭到了削弱,全球市场与全球政治不能平衡,必然导致市场的最终失控。因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预言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4.
依附/世界体系论者沃勒斯坦1976年曾发表一篇题为《现代化理论:入土为安?》的文章,宣布60年代西方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在解释世界发展方面已经无能为力,认为应当采取新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照应沃勒斯坦的文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依附/世界体系论是否也应被新的研究方法所取代呢? 70至80年代,与其他与之竞争的观点相比,依附/世界体系论在第三世界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第53卷最后一期(1988  相似文献   

5.
发展理论的演变(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二战以来的发展理论之特点、所受的挑战、本身的修正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现代化理论是五十年代的发展理论的主流;六十年代末,现代化理论受到了激进的依附理论的挑战,把霸主的位置让给了以拉美学派为主的依附理论;七十年代,沃尔斯坦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此时,世界体系理论成为主流;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交融在一起,无所谓主流非主流之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探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新华 《浙江学刊》2003,1(1):88-91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过程的观点出发 ,深刻揭示了现代化概念的历史本质 ,科学地界定了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内容和历史目标 ,以深广的历史视野概括了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容量。马克思现代化理论达到了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也要求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作出积极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自觉超越现代性所带来问题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在时间上先于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真正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理论和思维范式,它必然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某些相通之处,不仅有利于消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世界现代化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世界体系分析法的第二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体系分析法”(World-systems Analysis)已经在这一名称之下多多少少存在15年了。当然,它的一些论点有更长的历史,甚至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观点(perspective),它是70年代才出现的。它本身是对当时在各类社会科学中占支配地位的观点,主要是60年代似乎要支配世界社会科学的发展论和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批判。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其精神实质、价值内涵和精髓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深化.正确理解两者的内在关系,对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叉.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中期,世界开始过渡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但社会主义国家却坚持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旧观念,推行一套极左政策,不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行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因而丧失一次发展机遇,在同资本主义竞赛中落在了后面。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正确判断和把握时代特征、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继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政策。它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突出贡献和中国得到拯救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和发展的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现代化和发展理论进行了批判的评价,它集中于3个问题:现代化和发展概念的思想基础;对不同理论所依据的西方和非西方社会历史的歪曲;现代化和发展的政策和理论内容背后的政治动机。文章最后简单论述了走向现代化或发展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社会主义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西方新崛起的社会思潮和运动,被西方一些左翼人士称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本文在系统介绍生态社会主义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扼要地阐述了它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尤其是着重阐释和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在90年代的新发展。本文是对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回顾和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研究是由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文学和共产主义时代的世界文学两部分构成。共产主义世界文学作为一种理念存在对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引导性意义,它不仅将反抗当前的世界文学体系作为理论建构的首要目标,还在方法论上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作家而言,反抗西方帝国的中心文学需要一种真实的形式创新;对批评家而言,反抗帝国文学需要借助文学事件和文学真理等新的概念范畴重写世界文学史,为重建世界文学秩序提供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新理论运动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政治结构已经可见端倪。战后联盟正被新的联盟取而代之。民众运动以及那些老的党派正在丧失其原有的支持;而那些一向处于边缘的运动和集团正取得中心地位。冷战的僵化格局即使没有消失也已渐趋模糊。自80年代初起,社会学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新理论运动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研究中悄然兴起。在战后西方社会的重建中,T.帕森斯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垄断了社会学界。虽然这种理论在欧洲远不及在美国那样重要,但它的确代表了社会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而在60年代  相似文献   

15.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新马克思主义;70年代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个体融入到西方学术界,但其学术创作仍然有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烙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70年代后欧美新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其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于:其一,对马克思思想独特的、深刻的阐述;其二,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设计;其三,对现代性的独特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5 0年代以来 ,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兴起、鼎盛及其转向全球化 ,在研究范式与学理建构上很有学术创新意义。 5 0年代 ,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结构功能主义的 ,研究取向以欧美为参照系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 80年代 ,现代化研究被现代性研究所取代 ,研究取向由发展转向发达即西方社会自身。 90年代以来 ,以全球化为载体 ,把西方世界作为普世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向其看齐的全球化研究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话语 ,全球化研究遂成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后续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17.
年鉴学派是享誉当代西方乃至世界史学领域的重要史学流派,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总体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从而成为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7,(2):135-13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欧洲兴起的理论学派。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民主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有影响力的学派,以及卢卡奇、霍克海默、马尔库斯、哈贝马斯等著名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个人价值兴起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回顾其发展的整体脉络,有利于在现代历史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庆祥 《阅江学刊》2022,(2):5-14+171
人们实践活动的成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认识并解释世界,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21世纪世界的“时代特征”,可概括为“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不确定”和“重构”。面对“不确定”和“重构”的世界,迫切需要人们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逻辑加以认识并给出哲学解释,谁能给出合理的哲学解释,谁就能掌握解释21世纪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构建解释21世纪世界的哲学理论并掌握话语权,就成为当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21世纪的世界可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理论创新的金矿。这意味着要在守正继承和创造转化以往所有解释世界的理论的前提下,创新性发展反映21世纪世界之时代特征的新的哲学理论,而且这种理论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掌握历史主动,进而引领21世纪的时代与世界。  相似文献   

20.
王加丰 《浙江学刊》2022,(5):210-220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来一直产生重要影响。从高度关注个体及其背景或语境的独特性、人的非理性因素作用的角度看,它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重要思潮,因为它推动历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西方史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影响了许多学科的发展。从它否定价值具有普遍性的一面、狂热鼓吹民族主义和崇拜政府的角度看,它主要是德意志的思潮。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者的各种极端思想和相对主义全面显露出来,酿成了所谓的历史主义危机。二战后德国式的历史主义受到批判和改造,它从相对主义后退,有点类似于文化多元主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虽然主要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但它把历史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与后现代主义结合起来,自成一家,对历史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