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充闾同志在《柳荫絮语》、《人才诗话》之后,又出版了散文集《清风白水》。从这三本书所构成的创作历程上看,乃是一个不断开创,不断飞跃的过程。不论从读者的审美接受角度,或从批评研究的角度看,都有充分依据认定,他的散文集《清风白水》的出版,表明他的散文创作不论从篇章到总体,都已经实现了文体审美的化境创造,正因为这样,他的散文创作,特别是《清风白水》的出版,才引起全国文艺界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才得到那么多好评。读过《清风白水》,评论其化境创造,我感到在几个方面非常突出的,而这些又正是散文创造取得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学者散文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一词前面冠以学者二字,既指一种倾向更指一种品格。学者散文因此监不一定非出自学者之手不可,自然学者所写散文将很自然地便会带出这一特色。中国古代的学者散文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这些特征相沿成习,自中国现代散文诞生以来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从而包含了大家所熟悉的内容。但“五四”以来的绝大部分“学者散文”已与一般“作家散文”並无多大的差别,这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都已非常明显。作为一种历史的现象,学者散文实际上並未作为一种艺术与文化品格而成为独立的学术指称。  相似文献   

3.
散文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精悍、文情并茂、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迅速反映现实斗争的文艺轻武器。散文,不论记事、写人、抒情,都要立革命之意,抒时代之情,要真挚自然地表达作者战斗生活的感受与深思。散文在写法上,一是结构多为“形散而神不散”,或道古说今,或写景状物,题材信手拈来,笔意纵横驰骋,但始终循着思想的一道红线运行。二是  相似文献   

4.
梭罗算不上杰出诗人,但他具有诗人气质,诗意地劳作,诗意地欣赏自然。这种诗意的生活使他诗意地创作,在散文式的自然写作中既大量引用古今优秀诗篇,也适时自然地插入自己的一些诗作,开创了一种散文与诗歌交融的写作模式。即使没有诗行出现,他的散文作品也富含浓浓的诗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过程中,散文的"纯"化是一个"杂""纯"交织并相互伴随的复杂过程,即便是在1930年代及以后纯散文的文学观念凸显后,"杂"散文依然存在且永远存在,这是异于诗或小说的。散文的"纯"化有"无意"与"有意"的两途。散文的"窄化"与"缩拢"使得散文文体自然地生长与凝聚着其作为一种文学文体本身所具有的一切本体性的审美特征,向着纯散文飞升。而散文文体的"母体性"与"缩拢"性又意味着散文的宽与窄,大与小。仔细考辨纯散文观念渊源流转过程对散文文体本质性的认识及突破散文研究的瓶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个散文大国。散文传统,源远流长,佳作精品迭出。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得以复苏,趋向多元,呈现兴旺、繁荣景象。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多有浮躁、追求数量不顾质量、散文情感稀薄化、创作技术化等负面表现。在散文理论界,目下有一种推波助澜的“巧立名目”的时尚:比如,将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散文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形式——网络散文.并且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文章以传统纸介散文作为参照,着重于网络散文的形态、意识、语言特征、交流与接受等方面的研究,并探讨新媒体写作状态下网络散文的特征、走向,发掘其人文意识及特有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的散文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一方面它合乎逻辑地承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它又创造性地借鉴了外国文学有益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现代散文是在过去整个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既是它的一种十分合理的发展,又带着一种经过变革后的极大的创造性。而朱自清正是散文发展这个重要时期升起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朱自清散文构思独特、情感真挚、色彩宜人、语言和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朱自清散文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研究总结,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梁实秋散文艺术世界的深层结构秦新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一、观念层次:展示“人性”、弘扬“人性”的思想内涵在梁实秋散文艺术世界的深层结构中,构成“观念层次”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讴歌人性、描摹人性,怀恋传统、颂扬传统,展示出一种温和、保守的传统古典主...  相似文献   

10.
孙犁小说由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由诗意写实向散文体定实的转变过程。孙犁晚年创作的芸斋小说三十篇,以简洁的文笔刻画出复杂多变的人情世态,不复有《荷花淀》式的单纯。在形式上,孙犁杂取古代文言小说与传统散文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传统散文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小说体式。  相似文献   

11.
丁芒散文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以情感人是丁芒散文的主要美学特征;写实而不粘滞是丁芒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神与物游”的景笔是丁芒散文的第三个重要特征。丁芒对现代散文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继承古代笔记的某些传统特色,又在题材与写法上多有创新,建构了一种“新笔记体”,在当今文坛自成一军。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散文一反传统知识分子对脱俗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走向世俗,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来肯定人生。同时,她为自己散文定下的审美高度又使她超越了对俗美层次的展示与认同,成为她与一般描写生活情趣、走向世俗的作家的根本分界。张爱玲的散文以其内容与艺术上的独特个性为现代散文吟唱了一首华美别致的乐章。  相似文献   

13.
夏海涛的散文蕴含自然、风物、器物、亲情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全方位地探寻了个体生命与乡土相依为命的关系。通过对其散文的语言、结构以及相关散文创作评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夏海涛的散文通过对传统叙事和抒情方式的拆解,放弃对整体的追求,并将个体细节还原到生活,具有一种强烈的“后乡土”写作意味,同时兼具“新古典主义”倾向,实现了对单一“现代性”的超越。从作者诗人兼散文家的双重身份出发,这两种身份写作应是对“全文体”写作的一种探索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这个题目会使人自然地想到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杨朔不但以他创作的诗化散文而著称,而且他还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写散文要“寻求诗的意境”的经验。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者普遍认为平和冲淡、闲适自然是周作人散文的风格,然而周作人自己却尤其看重散文的"苦涩"味。"苦"表现在思想内容上,"涩"则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苦涩"结合而成为他20世纪30-40年代散文的一种独特风格,这与他的文学主张、个人气质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另外,这种"苦涩"味也成为一种文学传统,对诸多作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中国的诗、文、字、画的传统,都贵其神质。散文中,无论是恣肆汪洋的诸子散文,还是清丽浏亮的记叙小品,都崇尚潇洒、通脱的气质。庄子的“逍遥”,陶潜的“悠然”,苏轼的“行去流水”……到鲁迅的“朝花夕拾”……我们总能感觉到那种自由舒放、无拘无束的精神。这是一种与散文生命俱在的精神气质。散文之所以叫  相似文献   

17.
再谈《文化苦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发表在一九八八年《收获》(1—6期)的系列散文《文化苦旅》共14篇,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本校中文系的几位教师,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我们认为,《文化苦旅》这组散文,对苍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番理性思考、生命感悟和人格透视,表现出对人类文化整体生存命运的关注,显示出一种由传统散文的“悟道”与现代人的开放思维交织而成的恢宏深邃的艺术境界,从而突破了传统散文的狭小气度和当代散文的浅窄情怀,体现了中国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探索精神及新的走向。《文化苦旅》笔谈,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作了初步的论析和评价。 我们组织这次笔谈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当前散文领域的沉闷局面,以引起创作及评论界的注意,推进散文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收获》杂志发表系列散文《文化苦旅》的同时,还撰写了《关于〈文化苦旅〉》一文;今春,余秋雨先生应我校之请,在百忙中又著文《再谈〈文化苦旅〉》,阐述其写作意图。在此,我们除对余先生深表谢忱外,特将该文在本专栏中首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梁实秋的散文具有简洁典雅之美,简洁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状态,典雅则是吸收中国传统诗文精华文白杂糅的一种艺术韵味,梁实秋散文简洁典雅的理论基石是"割爱"。梁实秋的散文还具有纯正幽默之美,纯正体现在伦理理性的诚挚性,幽默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气质,体现为悲天悯人的胸怀,一种善良的温情,并具有"反语"的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且说游记     
游记,是写旅游见闻的一种记实性散文。 我国的游记散文源远流长,历有传统,珍品累累,堪称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近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写游记的人越来越多,游记散文日渐昌盛。然而,如何写好游记,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