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蛙崇拜的起源、蛙婆节和蛙图腾三个方面来阐述蛙崇拜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蛙崇拜的气候起源反映了壮族先民食物需要和生殖需要的心理特点,蛙崇拜的血缘起源反映了当时壮族先民的安全需要;蛙图腾的花山壁画看出壮民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及民族凝聚力,而蛙纹铜鼓体现了壮族先民的情绪情感和民族团体遵从;从蛙婆节看出壮民族原始初民的心理状态和生存需要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的故事传说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明青蛙对壮族先民曾经有过的心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其实用价值更大。红水河乃至整个壮族地区对蛙的崇拜其实是壮民族生存文化的具象性思维,而舞蹈、铜鼓艺术形式则是壮民族对生存文化的审美体现。  相似文献   

3.
壮族是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化丰富多彩,壮族先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并享有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织锦文化、山歌文化、圩市文化等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对东南亚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能有如此深远影响,其原因就在于壮族和东南亚兄弟民族皆同源于百越,壮族作为百越族群发展的主枝,承袭了百越文化的诸多特征,并善于兼收整合并蓄多种异质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西可谓是铜鼓的王国。这儿珍藏着占世界半数以上的五百多面金属鼓,典雅庄重,仪态万千。四海垂涎其美,五洲叹服其丰。在这些大部为壮族祖先所铸造的各种型号铜鼓中,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乃是瓯骆人独创的艺术杰作。在这里,瓯骆人发达的古代文化使铜鼓臻于完美,达到顶峰,成为鼎盛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北流型和灵山型分布于浔江、郁江、邕江东南岸,直达广东西南部;冷水冲型主要分布于浔江、郁江、邕江的北岸,左江的西岸,三型连成一片,是约两千年前壮族祖先居地的腹地和中心地带。在它们的身上,生动地记录了从春秋到隋唐这一千多年里壮族社会的情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独立于滇系的粵系铜鼓北流型和灵山型、高大厚重,花纹繁缛,制作精良,标志着瓯骆人发达的农业经济和高超的青铜冶炼铸造技艺。它们使铜鼓最终脱离釜形而形成真正的艺术品。冷水冲型是杂  相似文献   

5.
壮族巫文化与壮族麽教文化、鸡卜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青蛙文化、师公文化、道公文化等一起是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而巫信仰和麽教信仰则是壮族原生型宗教信仰文化形态,壮族巫信仰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壮族石崇拜是壮族先民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下产生的自然崇拜信仰,至今还在壮族的民俗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西宜州地区的石崇拜习俗具有三种功能,即辟邪、祈福和保护功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石崇拜习俗的功能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时代意蕴,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主要的传统文化形态.铜鼓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是壮族人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风貌的映射,是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壮族文化生态有一个从依生美向竞生美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和铜鼓艺术.壮族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神话传说,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竞生的愿望,但它们只是一种幻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生,体现的只能是一种悲壮之美.壮族的铜鼓,开始体现的是依生与竞生并存,神性与人性交织,形成了高大厚重而繁缛瑰丽之美.到后来铜鼓的神性因素逐渐消褪,人性因素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精巧平实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壮族文化生态从依生美向竞生美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年代问题,应定为“上到战国,下到东汉”。关于族属问题,应定为壮族先民骆越,至于内容,则表现的是宗教祭祀活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祭祀水神的场面,是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祭祀水神和镇压水怪的盛大祭典仪式。  相似文献   

10.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铜鼓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在壮侗语族各族的社会生活中,“12”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出现在壮族神话、卜卦以及壮族祖先所铸的铜鼓面上。在神话《郎正射太阳》、《特康射太阳》和《候野射太阳》中,天空同时出现12日,他们挽弓搭箭射落十日,留一日一月以暖人间和照夜路。在有关姆六甲的神话中,说她生12个子女,六男六女,互相婚配,蕃衍子孙。在宋代,壮族祖先“岁首以土杯十二贮水,随辰位布列,郎火祷焉。经夕,集众往观,若寅有水而卯固,则知正月雨二月旱,自以不差……。”  相似文献   

12.
从人被“文化”入手 ,考察壮族先民思想文化的萌发 ,阐述壮族社会原始文化风尚的特点 :已学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已懂得制造和使用舟船及牛、马车 ;在制度文化上还未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产生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 ;在风俗习惯上推崇断发文身和“拾骨葬”  相似文献   

13.
清及民国壮族社会风俗变迁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及民国壮族社会风俗变迁述论方素梅风俗是映照某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清代以前,到壮族地区采风观俗的人或是认为壮族及其先民“风俗荒怪”①,“婚嫁、丧葬、衣服多不合礼”②,或是说他们与汉族“习俗各异”③。清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国的记载,则往往认为相当...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壮语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历史,壮语在社会交际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很多典籍、古书中有记录壮音的文字符号,著名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中有壮语的词条;《佩文韵府》中的“怀特”词条,训“牛犊也”,“怀特”是用汉文记录壮音的文字符号,壮族人把牛犊称为“怀特”,壮文写作“vaizdaeg”。壮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歌代白,即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思想感情,壮民族的成员都能出口成“歌”,顺口  相似文献   

15.
壮族的祖宗崇拜,是壮族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平果嘹歌作为形象记录壮族先民的历史、习俗、心理的"活态史书",祖宗崇拜的内容体现在各个重大节日的相关习俗中。嘹歌借它增添了内容,扩大影响、保存与传播,而祖宗崇拜则借嘹歌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韦玖灵副教授的专著《壮汉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已由气象出版社于 2 0 0 0年 8月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上壮汉民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历史上壮汉民族的融合与同化现象 ,目的在于让世人了解自古以来壮族和汉族这两个中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伟大民族的频繁交往与密切关系 ,相互融合与普遍同化。主要内容有 :古老的稻作民族与“那文化”;壮族先民与南来的中原民族的关系 ;从壮族称谓的演变到壮族的形成 ;儒学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与壮汉民族的相互…  相似文献   

17.
[摘要]壮族地理处于一个视野宏阔的区位优势中,汉文化、现代文化和壮族周边多样化文化生态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相互交织;壮族自然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越;壮族先民们的首创精神涵化在稻作文明、石铲生产性文化以及干栏建筑等壮族特色文化中。根据壮族天人互动互适文化模式,找准壮族文化发展方位,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众认同,对于调适壮族文化,引领壮族文化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布依族仍然是贵州使用铜鼓最普遍的一个民族。相当多的布依族村寨现在都还有一个铜鼓,少数的村寨有两个或三个。今日布依族使用的铜鼓都属于“麻江型”(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器型而得名),即黑格尔分类的Ⅳ型铜鼓,或闻宥分类的丙式铜鼓。这种铜鼓体态小巧,高一尺许,鼓面直径约一尺五寸,鼓身只分胸足两段,鼓腰呈突  相似文献   

19.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一九八五年贵院第二期学报所载《铜鼓的纹饰、造型和壮族祖先的宇宙观》一文中,在论述雷神在铜鼓上如何表现一节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说来也巧,近年在浙江越人故地出土了一种描写祭祀场面的铜屋,屋顶的图腾柱身上铸满雷纹,顶  相似文献   

20.
在《山海经.大荒南经》关于大明山古为"氾天之山"和《淮南子.地形训》把赤水(红水河)视为帝之神泉的记载中,透露了大明山在壮族先民心目中可能是一座神山天梯的信息。考古发掘也印证了大明山周围一带是壮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大明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有条件成为壮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