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友兄约我为纪念萧萐父先生90冥诞撰文,促使我重读《吹沙集》三卷。时当炎夏,酷暑肆虐,蛙虫之声盈耳,鸾凤之音罕至。于漫漫长夜中抚读先生遗编,静思先生教诲,不禁百感交集,心往神驰。恍惚中似看到先生燃心为炬的形象(先生喜言丹柯燃心为炬,有"重塑丹柯火样心"的诗句),一个题目——"萧萐父先生:我们时代文化自觉的灵魂"——蓦然在心中闪现。论及萧先生的文化自觉,固不自今日始。早在1986年我就提出:萧萐父先生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的《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达到的最新水平"(见《青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4日,"萧萐父先生与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湖北、江苏、河北、北京和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应邀出席。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集中展现了萧萐父先生的蜀学研究及学界近来在蜀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一、关于萧萐父先生的蜀学研究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指出,近代四川之所以出现廖平、蒙文通、刘咸炘、唐君毅等诸多杰出学人文士,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8日至9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台湾慈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相关高校学者近50人参会。本次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缅怀萧萐父先生的学术、道德、文章;二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书写范式和方法视野。萧萐父先生(1924-2008)是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者,在中国文史哲学界以至海外学术界均享有盛誉。在中国哲学研究上,萧先生独树一帜,论证"明清启蒙思  相似文献   

4.
萧萐父先生以提倡"明清启蒙说"而闻名于学术界。他在继承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特点的多元并存、多维互动的中国哲学史观。他从科学释古的立场来探索中国文明的源头,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把握中国哲学史各个阶段的特点,从"明清之际"掘发中国现代性的根芽,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和世界文化的前景。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过程中,萧萐父先生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理与情感的融合、纯化与泛化交互采用、通观与涵化相互印证,从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萧萐父先生以提倡“明清启蒙说”而闻名于学术界.他在继承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特点的多元并存、多维互动的中国哲学史观.他从科学释古的立场来探索中国文明的源头,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把握中国哲学史各个阶段的特点,从“明清之际”掘发中国现代性的根芽,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和世界文化的前景.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过程中,萧萐父先生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理与情感的融合、纯化与泛化交互采用、通观与涵化相互印证,从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萧萐父先生早期启蒙说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是否曾有过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这一问题逻辑地蕴涵了四个层次的追问:第一,什么是"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二,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三,如果有,它"是什么"?第四,"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萧先生的启蒙论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他的回答对于我们思考"文化现代化"问题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了《缀玉集》(广州巨慧文化创业有限公司2006年元月出版),我们对萧先生和卢老师的了解比以往更为深切。《缀玉集》是萧萐父先生和卢文筠老师的书画作品选集。书分两编:上编《破雪春蕾》,主要辑存卢文筠老师画梅的会意之作;下编《绵邈尺素》,主要辑存萧先生近年手书吟稿、书札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导师萧萐父教授是中国哲学史的大家,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有关明清哲学史的论述蜚声海内外,而他所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也成为国内许多大学哲学教材的一时首选。我自己最初对中国哲学史的入门学习,除了冯友兰先生早年撰述的《中国哲学史》外,就是从先生主编的这部《哲学史》中去作解读与领会的。大体说来,佛家与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的纲骨,这一点即使现在看来也不为过⑤。于是,佛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理解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自近代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创立、完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与萧萐父先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我是这门课开创时期的听课学生,也是以后接着讲授这门课的主讲教师,对于萧先生为开创这门课程所付出的心血有更多一点的感受,因此在这篇短文中结合自己的记忆、听课笔记及萧先生的有关著述,就这一段往事作一些回忆和说明,以此作为对老师90冥诞的纪念。萧先生开始讲授这门课,是在1981年寒假过后,地点在理学院三楼的一间小教室。当时哲学系办公地点设在理学院,只有党总支和行政两个办公室,各个教研室都没有办公房间,学生上课的教室也大  相似文献   

10.
萧萐父教授     
萧萐父教授,生于1924年,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任武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萧萐父教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于1943年考入武大哲学系,在张真如、万卓恒、金克木等教授的学术薰陶下,对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西、印文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萧萐父先生1924年1月生于四川井研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病逝于2008年9月17日。他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正值先生冥诞90周年之际,我们从先生的及门弟子中选了7位作为代表,从不同的侧面回忆先生当年的精神风貌,以纪念这位珞珈中国哲学学科点创始人。郭齐勇教授着重回忆萧先生当年是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培养博士生的情况;李维武教授主要从"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这门课程的教学,及《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一书出版情况出发,回忆萧先生是如何重视  相似文献   

12.
萧萐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大家、川籍学术大家、著名的蜀学学者,对中华学术文化基本元素之一的蜀学,研究精深,有重要的学术贡献。蜀中学人要绍继前贤,在已有良好基础之上,深掘资料,集成创新,加强协作,培育人才,合力推进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萧萐父对道家风骨的现代诠释,正应合了他所力主的早期启蒙说。从生活层面上看,道家风骨体现为一种隐逸、包容的达观气度;从思想层面上看,表现为一种独立于权威和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想;从政治层面上看,表现为一种刚正不阿、反专制的批判精神。萧萐父对道家思想这一性格的揭示,顺应了世界范围内民主改革的时代潮流,也代表着人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宽容的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萧萐父主张哲学史研究"或纯化""或泛化""两端互补"。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是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胡适这部书既有对中国哲学史研究之"纯化"与"泛化"方法的成功运用,也有一些误解和失败的地方。从学理上分析"纯化"与"泛化"的方法及其在胡适运用中的得失,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以及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萧萐父先生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这两种文化观的分别检讨,以“历史接合点”的观念重新审视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连续性与断裂性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进行了双向扬弃,为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思考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思维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正我藏有几千本书,平时乱堆乱放,每每为找要用的书而烦,唯独萧先生的书很容易找到,因为我总是将他的三部《吹沙集》放在我书架的显著位置,一眼就能看到。为了撰文纪念萧先生90冥诞,我从书架上取下三部《吹沙集》翻阅,希望先确立一个泛泛的论题,再仔细研读与之有关的论文。再三翻阅之后,我决定写研读萧萐父先生佛学研究论著体会方面的文章。之所以从这个方面写文纪念萧先生90诞辰,是因为我认为对萧先生佛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不利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萧先生的学术思想。这只要对萧先生的学术有全面的了解,就不难理解。正如师门学兄所强调的,萧先生  相似文献   

17.
恩泽万生的高清海先生,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高老师和我们永别了。万分悲痛的我把题写"吾爱真理,更爱吾师"挽联的花篮敬献给我的恩师,以此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与哀悼。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上,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形象被定格为"勇敢"、"谦和"。对于"勇敢",学界对他为太平天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多有记载。钟文典先生以"名不虚传的前军主将"为标题,在《太平天国人物》中大力赞扬萧朝贵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贡献。①罗尔纲、饶任坤、邢凤麟、苏中立等先生为萧朝贵立传时也多关注他的军事活动。②对于"谦和",学界则形成了一种论调:假如萧朝贵不死,天京  相似文献   

19.
万里一得     
"是大自然教会我创作",当我把这句话讲给给恩师罗尔纯先生听,并问他,能这样说吗?他说:"行"。然而我深知,老师对我的绘画和创作乃至人生都起到何其重要的作用。一九八二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时,把课堂人体速写拿给罗老师看,他说:"你学成了,回去搞创作吧"。可这一回去就沉寂了三年,创作也不见起色。当我致力于美术编辑...  相似文献   

20.
和许多从事哲学研究的四川籍人士一样,贺麟一生绝大多数时光都不是在四川度过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贺麟与四川学人(如张颐、蒙文通、陈铨、唐君毅、萧萐父、杨祖陶、杨宪邦等)的交往;而且,他热情地关注四川文化的发展,热心地总结四川学人的成就。在贺麟身上,蜀学的"深玄之风"得到了体现与彰显,蜀学的"哲思传统"得到了继承与弘扬。未来蜀学之发展,当合理借鉴大师巨匠的努力与追求,在"打通古今""融通三教""会通中西"十二字上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