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教学途径首先是语言,尤其是语言学习,汉语教师在进行第二语言的教学时更要以语言教学为主,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独特性(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所处语境等)势必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语言的特点做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4):138-139
惯用语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常常用到,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听力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也频频出现,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从惯用语的本体出发,力图通过留学生的惯用语偏误分析,来寻找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8.
9.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培养学习者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使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教学意识,并对教师跨文化教学意识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及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素养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三大主干课之一的口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何提高口语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对它加以完善,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话语输入、中介语的产生机制以及其心理认知过程进行讨论,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探讨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之处,同义词教学又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同义词中,近义词又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对近义词的辨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本文从理性义、色彩义、用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价值目标的分析 ,提出文化意识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特殊意义 ,文化意识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价值“应然”与“实然”的真实统一的视角 ,文化意识是对外汉语教学形态的灵魂和核心。这种文化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应体现为文化自觉 ,对国家而言应体现为国家的语言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晶凝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程度副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作为区别于其它副词的同一类副词所具有的共性,它们的基本语义特征差别不大,基本的语法功能也大致一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不将其作为难点对待。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时常常出错,如:我比他很瘦。我有一个太好的老师。买了一个好极了的钢笔。今天一点儿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程度副词虽然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有很多共性,但正如朱德熙先生所指出的:“不同的程度副词除了语义上的程度有差别外,语法功能也不完全一样。”①作为个体的每一个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点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主要包括词语展示及释义、词语辨析、词语讲练等几个方面。而词语的文化内涵、近义词的辨析、虚词的讲练是词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于德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161-163
以维柯的追根溯源法探求隐喻产生的原始机制及运作过程,指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进而将之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分析当中,对隐喻的作用、难点及其理解策略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复习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词汇问题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任务。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比语音语法更难掌握,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词汇,使他们真正把所学单词内化,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复习,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它枯燥乏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词汇的熟化。根据记忆的规律及汉语词汇的规律等,系统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对外汉语教学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语用学视野中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言教育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与语境(包括文化)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还应把培养辨识、运用会话含义的意识与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它们都属于语用学的范畴,因而可以尝试用语用学的有关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这就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原则性的思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语用学的解释力,从而扩大了语用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