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专家历来把霍布斯判定为代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作者认为,霍布斯坚决反对英国革命,支持和歌颂封建专制王权,因此他决非代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思想家。他之反对和批判天主教,不过是要以国王的文化专制主义取代教皇的文化专制主义,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合一的集权专制主义国家,这决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期望的。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拉塞尔是英国研究16世纪和17世纪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对英国内战的研究。他认为英国内战是一次叛乱,英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短期因素,英国内战前并不存在社会分裂,查理一世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角色。他从大不列颠的角度分析英国内战,反对盎格鲁中心论,从国王查理一世试图统一大不列颠群岛的宗教角度对内战中的宗教问题做出新的解释,并认为英国内战在英国历史上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爱德华·柯克是近代早期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党的活跃分子。在17世纪前半期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中,他不仅发挥了领袖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先进的宪政思想。他把古代宪政学说作为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议会反对王权和争取独立政治权威的支柱;在早期斯图亚特的议会文件中频繁地援引英格兰的古代宪法,蔑视君主权刺,要求下院的实质性权利,使古代宪法学说贯穿在议会和国王之间不断出现的冲突中。另外,柯克还系统阐述了英格兰是一个政治权力由若干独立的机构分享的多元主义政体的观点,使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促使了英国的司法体系作为既独立于国王又独立于议会的一个特别的政治权力中心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赫德与中国     
赫德是英国人,他效忠于英国,是人情之常。同时,他在中国工作长达52个年头,对中国文化造诣颇高,对中国也很有感情,反对列强瓜分中国,高度赞扬义和团的爱国精神,希望中国变法图强,并且预言中国必将昌盛强大。可以说与他的效忠英国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邵永选指出: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1924-1993)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英国新左派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英国伯明翰学派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欧洲与世界核裁军运动的领导人。他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和公式化。从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派诗歌之父"的T.S.艾略特,同时亦是"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现代的"文学理念与"保守的"宗教信仰之间关系如何?艾略特认为文学与宗教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他反对混淆宗教与文学的界限.他反对把宗教定位为一种文化的看法,因为在他看来宗教关注灵魂、指向彼岸的意义与价值远在这种定位之上;同时,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尊重文学的独特性,反对说教的文学,认为如果"宗教文学"存在并且要实现其存在的意义的话,应该是一种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表现宗教思想感情的文学,而不是一种故意地和挑战性地为宗教辩护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建立宗教的尺度、神学的立场,以挽救文学的、乃至世界的世俗化.  相似文献   

7.
刘锡鸿是晚清第一批出使英国的外交官之一.他在洋务运动时期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目睹了英国政治的状况,这推动他对中国政治问题做进一步反思.以往研究在"进步—保守"框架引导之下,或认为刘锡鸿是一个保守思想家,或认为他的思想内涵保存了支持洋务的进步性而与中国专制的保守性思想相矛盾冲突.但从刘锡鸿对中英政治时状的理解以及清代儒学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刘锡鸿对洋务运动的支持与反对两种意见并非是矛盾的,而是他在儒家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理性判断.并且,以刘锡鸿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的政治思想为后来的救亡思潮酝酿了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马伏里奥是《第十二夜》中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人物。他一方面具有英国清教徒的特质——做事严肃认真、拒绝任何娱乐活动;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向上爬的欲望。莎士比亚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明自己对英国清教的矛盾态度:否定之中有肯定。他认为英国清教反对娱乐的行为是对人性的压抑,但同时又认为清教教义中对秩序的肯定可以遏制人私欲的膨胀——这恰恰是英国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通过马伏里奥可笑而可悲的表演触及人性的弱点——人对自我认识的局限性。他通过马伏里奥的悲剧揭示了人类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永恒矛盾,使《第十二夜》少了一般喜剧的肤浅,从而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伊姆雷 拉卡托斯(Imer Lakatos,1922—1974)是现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1922年出生于匈牙利.他本姓利普施茨,纳粹占领期间改姓莫尔纳尔,战后又改姓拉卡托斯.他是反对纳粹抵抗运动的成员,匈共党员,1947年在勾牙利教育部工作.1950年被捕,在狱中关了三年多,1956年逃至维也纳,后到英国,取得英国国籍.1960年起一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授,波普退休后,他接任该院哲学·逻辑·科学系主任,他还是英国《科学哲学》杂志的主编,1974年逝世.作为一个科学哲学家,他是以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著名于世的.  相似文献   

10.
从《文选》看艾略特早期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艾略特全力反对浪漫主义诗歌对个性的张扬,反对情感的直接再现,主张扩大诗歌内容的范围,用“客观对应物”来唤起感情、表达感情。这一思路与特别强调“比兴”作用的中国古典诗学相视而笑,与刘勰的“拟容取心”说尤为契合。本文沟通中西进行比较研究。艾略特强调思想进入诗歌必须与感觉相结合,因此推崇英国玄学派诗人,讲究理趣。他反对传统的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其批评实践为此后新批评派的“文本阐释”树立了榜样;但他又不同于新批评派,因为他仍以“传统”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而“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艾略特反对抛弃传统,也反对墨守成规,主张转益多师,推陈出新。凡此种种都是很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汉弗莱公爵是英国人文主义之父,也是兰开斯特王朝时期亨利六世的护国公。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所持态度截然不同。辅政期间,在文化领域,他提倡用英语语言创作,推动英语翻译运动的形成,大力支持英语语言的发展。在政治生活中,他对内力图弱化大贵族的权力,对外反对教皇权威,为加强王权不懈努力。其文化成就与政治努力是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折射出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2.
奥克肖特是当代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他详尽地梳理了欧洲近代以来的三种主要道德及其政治形式,他明显地反对集体主义道德而支持个人主义道德.奥克肖特的理论曾经是撒切尔政府的施政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柯勒律治是一位宗教思想家,他信奉的是一种自由的基督教。他反对当时的证据神学,对圣经评注采取一种自由的态度,认为神学应当制约当时过度的商业精神。他的宗教思想对英国的广教会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人们对文明的认同,必然会发展出一种诉求统一的政治理念。在欧洲建设的过程中。为保证与美国和苏联相抗衡,戴高乐认为欧洲国家进行政治联合至关重要。相反,1963至1967年期间,戴高乐将军多次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直到戴高乐政界生涯结束后,英国才于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这是各国国家利益、国内外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英国研究人员坦迪是英国幽灵现象爱好者,近几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与英国古堡出现幽灵有关的事情。一天晚上,他一个人在英国考文垂大学的实验室里加班,突然觉得有人在注视着他,他抬头看看四周,发现一个灰色、雾状、没有固定外形的类  相似文献   

16.
戴高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生对法国有一种理想”。1940年,他带着这一理想,流亡到了英国,以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法国;1958年,他打算在法国实现这一理想。可是,到了1969年时,法国却起来反对自己的“共和王朝”。  相似文献   

17.
汉弗莱公爵是英国人文主义之父,也是兰开斯特王朝时期亨利六世的护国公。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所持态度截然不同。辅政期间,在文化领域,他提倡用英语语言创作,推动英语翻译运动的形成,大力支持英语语言的发展。在政治生活中,他对内力图弱化大贵族的权力,对外反对教皇权威,为加强王权不懈努力。其文化成就与政治努力是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折射出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人鄂康诺热衷于英国侵略西藏"事业",一直以来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情报,图谋分裂中国西藏,是一位典型的"侵藏急先锋"。1905年12月,他成功地裹挟九世班禅访问印度,开创了英国人笼络西藏宗教领袖的恶例,这也是他涉藏职业生涯的"巅峰",然而鄂康诺的苦心经营并没有得到回报,鄂康诺此举既遭清政府反对,又不为英方新内阁认可,处境颇为尴尬。  相似文献   

19.
一、[英]芬德莱(J.N.Findlay)本书前面两部分篇幅是用以反对作者所不赞同的哲学传统,这些杏学传统曾经在,并且时下仍然在,我们国家(指英国)里占着统治地位。余下的第三部分则是他所赞同的那种哲学的一个很好的陈述,  相似文献   

20.
洛克论宗教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处理宗教冲突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新近发现的文献表明,洛克早年是反对宗教宽容的。本文将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几次讨论放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宗教冲突的政治背景之下,指出洛克前后期虽然主张不同,但都遵循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第二篇政府短论》中提出的"神法—人法—兄弟法—私人法"的法律结构,只是针对英国现实问题,在这一框架当中适当调整。无论他主张宗教宽容还是不宽容,目的都是为了清除天主教在英国政治中的势力,围绕圣公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他晚年与普洛斯特有过多次争论,但所涉及的并不是原则性的分歧。我们今天思考宗教冲突与宽容问题,应该看到洛克宗教宽容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