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黑格尔的“伦理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世界”概念源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它既表达了德意志民族国家内在统一与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是基于启蒙思想及现代社会意义世界缺失的反思.伦理世界是个人作为单一性存在与其公共本质或普遍本质相统一的世界,它由人的社会本性及其文化属性决定.伦理世界透过伦理精神,通过道德行为实现个体与类、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统一,由此寻找到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价值源泉,建立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赋予有限人生以终极关怀.黑格尔的“伦理世界”为现代多元化社会建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哲学中关于人类本性、道德原则、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都属于伦理学说(道德哲学)。中国哲学中的伦理学说具有深微复杂的内容。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繁荣,百家争鸣,最主要的有四家,即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这四家各自提出自己的独特的伦理学说。到汉代,独尊儒术,于是儒家的伦理学说占有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思想。但道家的学说仍流传不绝。佛教输入之后,佛教宣扬一种与儒家、道家都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1.道德哲学不同于普通的道德意识 ,普通道德意识关注的是实用的道德规范 ,而道德哲学关注的则是超道德价值 (绝对价值 ) ,或有关人的本性或生命意义的价值 ,而这些价值恰恰是其他道德价值及其道德规范所以可能被说明的基础 ,因此道德哲学必发端于对人本性及生命的终极意义的反思而和形而上学联系着。人对自身本性和生命终极意义的反思虽然各有分别 ,但从西方历史上看大致经历了神学的或准神学的、人学的和生命哲学的三种形态 ,它们分别指向三种超道德价值——至善、自由和生命及自然。按传统的看法 ,至善是人在将自己的价值异化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4.
康德主体性道德哲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新 《文史哲》2003,(6):109-114
18世纪的康德哲学在道德哲学中实现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革命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康德强调,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为对客观的道德法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康德的主体性道德哲学在教育学方面仍给我们以富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自由,现代政治与社会生活和道德相对剥离,似乎儒家文化中关于社会组织的某些具体内容(如操作层面的“礼”)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需要.但是,从孔子开始,经由孟子阐扬的儒家文化以其强大的审美感召力,其激励机制可以补充自由主义在道德哲学层面的某些局限,从而为塑造自由之精神、道德之人格提供动力与支持.儒家文化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在自由之上的道德空间和追求动力,因而是关于社会责任、民族前途、人类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真理问题,而遗忘了真理极为重要的社会生活本性。我们认为,从哲学史上看,真理问题一开始就是与社会生活内在关联在一起的,它源于哲学家们对于“社会生活统一性”根据的寻求,但由于传统哲学所坚持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得它的这种寻求不仅不能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充分的根据,反而导致了社会生活的抽象化与虚无化。我们认为,只有破除传统形而上学“发现论真理观”,真理才能真正回归其社会生活本性,并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真实的基础。“创造论真理观”即是这样一种与社会生活的本性相适应的真理观,“创造论的真理观”所说的“创造”,并非单数主体的独白式活动,而是“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和创造,它意味着“主体间”的共同参与、论辩、妥协和商谈,因而“创造论真理”是一种在主体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生成的社会性真理,具有鲜明的社会生活本性。  相似文献   

7.
贺根民 《天府新论》2013,(5):145-149,158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感悟自然生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价值,以致从礼教人伦和天人之际两个维度来谋求身心的谐调。移情观照下的自然山水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人类社会的印迹,它们逐步由欣赏的对象演变为构建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并堂而皇之地跨入了传统文化的殿堂。一旦自然山水被人为添加修、齐、治、平等价值因子,自然山水就逐渐剥离事物的原初本性,而染上了善恶判断的道德色彩,嬗变成千古文人抒写心志的一个重要凭借。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对人类物质文化生产和生活过程的调控,既包括对物质生产生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的调控,也包括对精神生产生活——“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精神产品的生产”[1]、传播。消费等过程和调控,还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在与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相关的条件下延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增殖、劳动力的再生产、人才的培养等)的调控。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切有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都需要管理。自进入20世纪以来,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愈来愈现代化。本文拟从不…  相似文献   

9.
生态困境的伦理审视及其道德哲学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和繁荣的背后潜隐并伴随着严峻的生态困境,生态难题的凸显不仅触动了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底线",甚至把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说生态伦理学的勃兴体现着时代忧患意识的觉醒,那么,超越传统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范式,对生态困境难题进行道德哲学形上高度的价值了悟和统摄性的生态把握,为当前一系列生态难题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不仅为直面并化解生态难题奠定了"源头"上的理论根基,而且成为绿色文化背景下的一场新的生态道德启蒙和文明觉悟.  相似文献   

10.
一、赌博:一种经久不衰的 社会文化怪象人类除了必须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之外,娱乐和消遣的本性可以说是构成七彩斑烂的社会生活的主观动因。舞蹈、游戏、运动几乎见之于各个民族,人类普遍爱好娱乐的态度在这些完全清醒的活动中表现出来了。人类学的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民族都  相似文献   

11.
信仰的功能包含着两方面:信仰的基础功能和信仰的具体功能.信仰的基础功能是最为基本并且是构成其他功能基础的功能,主要有提供精神家园的功能和牵导功能;信仰的具体功能是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基础功能,主要有社会个体功能、社会功能和价值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达的世界 ,人类也正面临深刻的精神危机。知识经济的到来 ,既冲击人类精神家园 ,也为人类重建精神家园提供了一个契机 ;注重塑造人的个性与倡导整体价值观是当代人在人类精神家园重建中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3.
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体论的建立为哲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哲学的主客体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而发生出的一系列哲学范畴都离不开本体论的建立,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更是本体论的逻辑必然。各种本体论学说使哲学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本体论的深层哲学意义表现在为人类建立起了意义世界,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家园、超越本性都与本体论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摒弃了以往研究中在理解国家与社会及其关系问题上缺乏人性分析的不足 ,把人性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 ,运用马克思关于人性及人的三形态理论来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文章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 ,集中地讨论了“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的历史性转换 ,认为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必经的两个阶段 ,“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都内在地根植于人的本性。文章分析了社会国家化的实质、特征 ,阐述了国家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形式 ,提出了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日常化是国家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市场经济是国家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解读 ,逻辑地展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逻辑实征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早期,他把数理逻辑引入哲学,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方向。晚期,他以满腔热情关注人类的命运,涉足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建立社会哲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他的著作有三分之二是谈论人生、伦理、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其道德哲学就蕴含在这些著作中。罗素对道德问题的论述不仅包含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把其道德哲学与近现代哲学家对道德的阐述区别开来,形成了当代颇具特色的西方道德哲学。本文仅通过介绍罗素的道德哲学,揭示其理论特点,把握罗素道德哲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平等作为人与人关系的本性,在自我否定的社会中实现;只有形成自我否定的社会,平等才能得以存续,这是对共产主义的辩证解析。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斗争就是人类平等本性的自我异化,是阶级社会阶级强制而导致"中心"与"边缘"的社会分裂。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异化和社会分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物质武器",消解任何外在否定,使劳动从实现资本本性的手段或工具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创造本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平等社会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米德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基于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以进化论为依托,提出了一种从社会秩序出发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分析了语言的机制。通过对语言符号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生成与本性,而且阐释了具有心灵的人类有机体,在社会交流过程的"角色扮演"中所形成的自我,以及由自我依据语言交流原则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体现了他对改造社会生活的语言交往功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陈文殿 《齐鲁学刊》2003,42(3):23-26
哲学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精神自觉 ,以在思维中最具体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则是人之本性在哲学上的理性抽象和升华。哲学关注的理念与哲学表征关注的方式就是生活着的人类作为生活的主体对自己的实践———文化的存在方式的最高反思。哲学与人类的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关系是不变的 ,每一历史时代的问题却是不同的。哲学应当变换其表征方式 ,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存在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哲学与时俱进 ,就表现为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话语范式要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政治秩序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锐军 《晋阳学刊》2007,3(2):20-23
获得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正是有了政治秩序,人类的公共生活才成为可能,人类才能维系和实现自己的个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旦脱离了社会、政治秩序,就没有人的存在。政治秩序之所以可能是由人类的人性本质所决定的,这可以通过“人来源于动物界”、“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交往的动物”、“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六个命题来获得解释和证明,它们正好对应了人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这三个本性维度,共同为政治秩序的可能和建构提供了本源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社会进步的两大标准 在人类既善又恶的生物本性和社会本性的作用下,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科学的和文艺的、制度的和组织的,对于自身落后方式的排斥力和改造力,归根结蒂,人类知识的爆炸当量,即它改造社会结构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客观能力,发展到今天,已经象核子裂变和聚变一样威力无穷了;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先进享受水平对于落后水平的吸引力,说到底,人类心灵追求新颖生活方式的主观意志,发展到今天,已经象宇宙黑洞的引力一样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