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社会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它使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呈现出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时并进互相推动的趋势;它使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一种新方式——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新范畴。分析这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核心范畴。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新举措,从而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明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角度可以对“十七大”这一立场做深入分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科学发展观不是要用其他因素取代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而是以更科学、全面的角度协调、把握经济建设和其他重大问题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思想界的各种“新中心论”有正确的认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3.
新闻出版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出版业要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和坚持改革开放,服从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主旋律与多样化;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是邓小平新时期新闻思想的核心观点,其他观点都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的。新时期邓小平宣传思想的要义,在于改革不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环境的宣传思路和方法。拿事实来说话,反对形式主义,贯穿其论述的全过程。邓小平是中国老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少有的论述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重要性的人。他的新闻和宣传思想的理论魅力,在于务实。  相似文献   

5.
自 1 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提出之后 ,中国新闻媒介的受众观念不断增强。有人认为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是中国新闻改革的方向。笔者则认为 ,从大众传播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的社会控制考虑 ,受众中心论只能是一个乌托邦 :无论是传统的“宣传型”观念还是新兴的“市场型”观念 ,都不是以受众为中心 ;即使是第四媒体———计算机网络 ,也不可能带来“受众中心”。中国新闻改革的走向 ,不是“以受众为中心” ,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媒介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 ,又要积极引导受众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思路杭晓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两大转变的过程中,宣传思想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在改进中求加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7.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中心”已经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部分,载入了党章。回顾历史实践,回顾“一个中心”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走过的路,从曲折和胜利的比较中,从经历的挑战和机遇中,我们应当获得启迪,从而增强坚持“一个中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抗日宣传报道虽然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但是在宣传策略和技巧上表现各异,舆论宣传效果多有不同。《新华日报》评论的内容以团结抗战、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大公报》关注经济,关注民间,有其鲜明特色;《中央日报》的国际评论琳琅满目,较有深度和价值。“三报”对两场战争的宣传是一个历史性“褶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对未来的历史走向起着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1,(8):65-66
2010年度,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建设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完善“大外宣”工作机制,加强新闻策划,创新报道形式,拓展宣传阵地,对外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刊发稿件166篇,含一版头条4篇,发稿数量质量在全省省辖市、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前茅。其中新闻通稿《南京开通“12345”呼叫热线》、《“述职直播”给力服务型政府》分别入选“2010年度十大新闻事件”、“2010年度十大精神文明事件”。  相似文献   

10.
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刁立华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旷核心是经济建设”,“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在做都市文化理论研究时,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文化城市。在我们看来,文化城市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化模式。在这个基础理论研究上,我们主要涉及到五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城市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于1987年5月13日《在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都要注意宣传小平同志的思想。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关于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小平同志这些思想是我们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探索中,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总结出“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前提;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同时规划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且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在此基础上,阐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和新领域,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期以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打着“新闻改革”和“观念更新”的旗号,兜售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所谓新闻要“客观公正”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我们党几十年来的新闻工作,宣传腔太重,政治色彩太浓,缺乏“客观公正”,主张淡化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把“党性、阶级性、喉舌等政治性概念从新闻学中排除出去”,“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一直是报纸媒体的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评论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时评热”的出现,更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是新闻成了人文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长江日报》“圆桌”版在把新闻转化为人文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引导新闻受众充分开掘新闻的延伸意义,引导受众从一个个新闻事件中观察社会的脉搏,引导受众把新闻作为研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长江日报》“圆桌”版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该报的“媒体思想力”,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人民告别贫困,开始从小康走向富裕。总结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真正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为我们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破除了封闭僵化的传统模式,是我国经济起飞,走向富裕之路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毛泽东对新闻工作的论述,探讨了毛泽东1949年的新闻写作。认为毛泽东对战犯求和的系列评论,对美国白皮书的系列评论和对渡江战役的连续报道,可称为当年新闻宣传的“三大战役”,总结概括了毛泽东新闻宣传的战役思想和宣传艺术,以使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建构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媒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鼓"与"呼",并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不断推进传媒经济的发展,从而开辟了新闻传媒的现代化发展进路.新闻传媒是现代经济伴生的产物,经济发展与新闻传媒的发展是共生互动的.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闻传媒要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互相促进,推进传媒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闻领域对于新闻姓新还是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还是“传播”.影响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的问题,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思辨.得出新闻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决定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的结论.提出无论在新闻理论还是在新闻实践中都应特别重视新闻受众的需要性和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任务.重视“软新闸”对新闻价值的关键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毛泽东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真实性,新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写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他重视新闻的宣传功能,强调新闻队伍素质的“红”与“专”,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反对党八股,倡导新文风。毛泽东新闻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观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南。毛泽东新闻思想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建设和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