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学说,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著作。该著作明确提出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马列主义光辉文献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政策和方针,深刻地阐明了“团结——批评——团结”这个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今天,重读毛主席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加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革命大团结,发展大好形势,继续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历史证明这个方针不仅解决了当时党内的思想斗争,实现了党内、党和人民群众团结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实现了党内、党和人民群众的和谐。这一方针对我们在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从哲学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改革的对象和内容。邓小平同志正是运用这一理论,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改革的任务、方向、方针和具体政策的。  相似文献   

5.
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中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局限。邓小平继承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正确思想并加以发展。通过分析认为,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他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正确解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社会各阶层之间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从哲学的高度回答了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深刻揭示了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特点的揭示,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最早的、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探索和回答,它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篇重要理论著作,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极其重大,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从哲学的高度回答了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深刻揭示了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特点的揭示,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最早的、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探索和回答,它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解答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课题的创新之作.它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著作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历史局限性.对其进行理论剖析,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毛泽东此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创造了两类矛盾学说,给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同时,由于这一矛盾学说内在的是理论局限,也使这一转变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在这本著作里,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完整学说,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创造性的杰出贡献。本文仅就个人的学习心得,试图说明一下这个学说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去年第四期刊登了拙作《论"团结——批评——团结"》,主要论述了这一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贯彻执行中的经验教训,本文拟从历史方面探讨一下这个方针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阐述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这样,我们对这个方针的意义和作用会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罢官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特约研究员期间,撰写了一系列很有学术理论价值的文稿和笔记.主要是批评"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提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掌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张闻天当年的许多见解与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相类似和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他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正确解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社会各阶层之间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揶论.对构馥社会丰义和谐朴会且右雷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四点启示:第一,要正视和谐社会矛盾的普遍存在,为正确解决社会矛盾打下基础;第二,要注意分清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依然是和谐社会的主题;第三,要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式、新特点;第四,要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防止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7.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妥善处理转型期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一理论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围绕这一观点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双份遗产"基础上作出的伟大决策,它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性质以及基本矛盾的科学判断,坚持在社会主义构架内进行改革,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视为政治生活主题。所以,毛泽东的矛盾思想是改革开放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是对毛泽东矛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二十二周年。毛泽东同志这部著作中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根源、发展规律和解决方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