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明代的茶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明代茶禁政策的渊源与背景 首先,明代茶禁政策是唐宋以来茶禁政策的历史延续和发展。重农抑商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而禁榷制度则是它的一个重要支柱。此制可追溯于周,而正式形成于汉,后禁榷范围不断扩大,至唐代始将茶叶也纳入了禁榷的轨道,成为与盐、铁并重的专卖品。这是因为,从唐代开始茶叶生产出现了划时代的发展,“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成  相似文献   

2.
明代藩禁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藩问题,在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上始终占有突出的位置。明太祖封同姓子弟为王,给予宗藩以很大的政治和军事权力。朱元璋死后,宗藩的政治、军事力量的提高,便与明代皇权、中央集权空前发展的历史局面背道而驰了。因此,历史的发展也就使宗藩沿着与明初的特权地位相反的方向发展着。早在洪武年间,叶伯巨就上书明太祖,极谏分封太侈,认为宗藩分地广,制度侈,兵权重,“今秦、晋、燕、齐、梁、吴、闽诸国,皆连带数十城,而复优之以制,假之以兵,议者何不摭汉晋之事以观之乎?”认为后患无穷。建议“诣王未之国之先,节其都邑之制,减  相似文献   

3.
淫祠的异端色彩对明朝的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造成了冲击。为维护统治 ,明政府把禁毁淫祠以法律的形式制度化 ,贯穿有明一代。但淫祠屡禁不绝 ,主要原因在于淫祠本身对于明代社会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与明代国家的宗教、里甲制度变化和宗族势力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 唐宋时期是我国茶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那时候,饮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制茶业和茶的贸易也很发达,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市贸易,宋比唐更为发达,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茶的互市。茶的输出国外也比唐代有所增加。北宋李觏曾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足见用茶之普遍。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由于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加以干旱少雨,气候条件不良,所以,自古水利不仅决定西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实际也决定着整个西北社会经济的面貌。明代是历史上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随着这一地区农牧业比重的结构性转化,农业经济在西北地区的逐渐发展,西北水利在明代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明代西北水利的发展,不仅是当时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际亦为清代西北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当时,由于政府势力实际控制线在哈密以东地区。所以,明代西北水利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骁勇剽悍的骑兵是克敌致胜的重要因素,军马的来源就特别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从汉唐至宋元,皆是如此,明朝总结历代马政制度之长,规制尤为缜密。明宣宗曾告诫大臣们说:“军国所用,马之为最。军国大政,马政亦大”更是把马政提到了军国大政的高度。西北沿边向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而陕甘地区既是明王朝军事戍防重地,又是汉族与西北各少数民族经济交往的通道,具有多民族杂居和农牧混合经济的特点。因此,与内地相比,西北马政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人杨廷和曾这样评价:“边守之务,西北为重,而陕居其半。三边之用,兵马为急,马居其半。陕之马,或取之监牧,或取之互市,而互市之利居其半。”  相似文献   

7.
丁淑梅 《河北学刊》2004,24(4):165-169
乐户是自北魏立乐籍以来从事各种官方及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特殊社会群体。明代是乐籍制度急遽变迁的重要时期。乐户向民间的流播 ,使其名籍隶属、生存境遇以及职业所长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 ,奏雅乐歌舞、操百戏俗艺的乐户成为官方权力话语和民间意识互动的重要中介 ,并由此带来了雅俗文化观念的对峙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明代引茶制度初论——明代茶法研究之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资五谷以为食,所以下食者盐,而消食者茶也”。茶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随着茶业的发展和饮茶风尚的普及,中唐以降,茶叶被纳入了封建国家禁榷专卖的轨道,茶法也就应运而生了。经过宋元的发展,至明代渐臻完备,“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茶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明茶法有三:曰官茶、商茶、贡茶。仅就商茶之法(商专卖体制下的茶叶流通政策)而言,则又包括引茶和开中两种制度,而以引法为基本特征。关于开中茶法,笔者已有专论,这里仅就引茶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9.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10.
明代初期以树立朝廷纲纪、防止官员腐化为根本目的,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士大夫阶层的"戏禁"政策,其经历了从明前期厉行规约到明中后期渐行废弛的发展过程。明初朝廷在树立"礼乐治国"的形象以拉拢士人、实现吏治清明、倡导节俭风尚等方面的需要,是这些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戏禁"令本身没有全面禁绝士大夫的戏剧活动,也没有对戏剧在文坛业已取得的地位形成根本性冲击。宫廷演剧风尚对士大夫的影响,以及皇帝个人对戏剧的爱好,都推动了"戏禁"政策最终走向废弛。"戏禁"政策显著地影响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戏剧活动,戏剧教化论观念成为明代文人戏剧理论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1.
明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关系,是左右明代西北地域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明代与蒙古等游牧政权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明代政权出于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措施,来调整中央王朝的国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明代西北马政的衰败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马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特有制度,即封建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使用等方面所实施的行政管理制度。自秦汉以降,迄于明清,它一直是历代兵制和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府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措施。,明初以来的数十年间,由于仆苑官牧机构健全,制度谨严,官得其人,职专其任,以及采办马匹的多种渠道的畅通,监苑官马常年保持在数万匹之多,西北马政确实出现了仆苑两旺、足充边用的局面。但明中期以后,西北马政的弊端日滋,其景况大不如前了,弘治时杨廷和即说:“马政之弊,自京师以达于天下,在在有之,而陕西监牧为多,其弊尤甚。”明代西北马政情况也确实如此。明代西北马政的日渐衰败,究其原因,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的大通苑堡,介绍了明代西北地区养马业的机构设置、发展过程、规模和自然因素等,并就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以及最终衰落的过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明代军事活动与关羽信仰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诗卿 《中州学刊》2008,(3):152-155
明代是关羽信仰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时期,明代军事活动由于其内在较强的流动性,在关羽信仰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明初的卫所移民,到明中期的嘉靖倭变,以及其他军事活动,对关羽信仰的传播,特别是对边疆、沿海等关羽信仰薄弱地区的传播,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从而为清代关羽标准化的国家崇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明代西北的研究,近25年(1978~2003)来国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猎的内容极为宽泛。  相似文献   

16.
论明代的民间赈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昭 《中州学刊》2007,(2):160-162
明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高,波及的范围广。至中后期,由于朝廷腐败,政府救灾不力,多次激起民变。于是,士大夫阶层自发组织民间赈济,代行政府职能。这固然是出于维护阶级本身的利益,但也决不能排除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作用。明代民间赈济不仅力度大,而且组织严密、方式稳妥,为近代义赈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西商帮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商人集团,其经营的商品以盐、茶规模最大,两者均为官府严格控制的专卖商品,均能获得垄断利润,因而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盐商与茶商在兴起的时代背景、经营活动的地域范围、衰落的原因等方面又有明显的相异处。本文就山西盐商和茶商之间的异同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王龙 《阴山学刊》2011,(4):23-26
明代科举制度的鼎盛和完备,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整个社会的读书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读书治学、乃至学术文化的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这种双重作用下,明代社会也出现了无数个不为名利、一心于圣贤之学的杰出读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明代的佞幸干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独具特点,构成明代政治史的一大特色.佞幸或靠掌握锦衣卫的权力,滥杀以求赏识;或靠宗教、左道以迎合皇帝的虚空心理而干求荣禄;或靠武勇投皇帝之所好,窃权弄柄;他们对皇帝谄媚逢迎,无所不至,皇帝时他们时时寄以耳目,委以重任,由此而对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佞幸的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大都是破坏,给人民带来的尽是灾难,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就在于皇权专制的绝对化,同时明代政治斗争的特点和皇帝的某些嗜好和心理也给佞幸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值得后从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