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尼赫鲁时代(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64年尼赫鲁逝世)与90年代的印度政局,最显著的区别是稳定与不稳定。在尼赫鲁时代,曾经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大党,是印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90年代刚一开始,印度就出现政治剧烈动荡和严重经济危机。拉奥的少数派政府一直在与党内党外的各种反对势力周旋,十分艰难又小心翼翼地将统治维持到了第十一次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种族选民的普遍支持。  相似文献   

2.
印度财团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碧云 《南亚研究》2005,(2):35-39,94
印度财团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对于印度工业发展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在当前印度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它们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SocialOutcastsintheQingdynasty,oneoftheworksintheseriesChineseSocialHistory,isofgreatvaluetostudentsofhistory,sociology,politics,andlaw.Outcasts,definedasthoseofaverylowsocialstatusandnoindependentstanding,wereacommonphenomenoninfeudalstates,andhadexistedinChinasinceearlytimes.However,itwasonlyintheMingdynastythatpeoplebegantobeclassifiedasoutcastsunderthelaw.Aclearerandmoredetaileddefinitionofoutcasts,whichincludeddomesticservants,beggars,"fishermenwithninesurnames"(jiuxtwyuhu),boatdweller…  相似文献   

4.
印度教社会中的婆罗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印度这个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国度里,生活着信仰世界上几乎一切宗教的人们,印度教占据着首要地位;在印度存在着的一系列传统社会制度中,种姓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所要探讨的婆罗门,既是印度教的僧侣,又是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他们对于印度宗教和社会历史的影响之巨大,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宗教僧侣或社会等级都无法比拟的。 本文仅粗略地讨论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这种地位的变化。笔者相信,对  相似文献   

5.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广泛的调节和干予,实行公私营经济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既鼓励私人资本的发展,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大力发展国家资本。政府逐步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印度国家资本在发展过程中虽利用了大量的外援,但并没有成为买办资本。它的发展,一方面壮大了印度民族经济,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上的独立,推动印度  相似文献   

6.
童顺顺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自从几天前有人说,在城里见到了她的丈夫,她的思想就在剧烈地翻腾,丈夫死而复活,是喜是悲她说不上,总之她记得: 她与在某部当兵的同乡张忠于1959年结婚,至1970年已有三个孩子,1970年部队来信说,张忠犯下反革命罪行,已被收监,望她与丈夫划清界限。“划啥子界限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我等着他”。1971年,部队又给童顺顺所在公社来信,告知  相似文献   

7.
在独立了 5 0余年的今日印度 ,妇女的地位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正如印度学者尼拉·德赛所指出 ,“如果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她的平等便不能成为现实。”1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婚姻、生育子女、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和继承等方面在内的家庭生活 ,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男女平等和财产权利等重大社会问题。在家庭中的地位既是妇女社会地位的基础 ,又是衡量这一地位的标尺。本文拟对独立 5 0年之际的印度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作一考察 ,并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加以探讨。一、国家大力促进妇女的发展在印度 ,关…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起佛教。的确,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它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大,但佛教并非是印度的唯一宗教,更不是当今印度的主要宗教。现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印度教等,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后者,即印度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印度全国人口的82%以上,而且它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化体系,中国和印度虽处在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两种文化却不尽相同。比较中印思维方式上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精神追求上的“伦理道德”与“宗教解脱”,民族心理上的“凝聚同化”与“宽容包容”,我们发现,印度文化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强烈宗教性、深刻内省性特质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印度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外贸发展政策是相似的。中印两国均受到苏联的影响,都采取了苏联式的内向型发展战略,重视重工业,重视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生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两国实行这一战略的重点有所变化。两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也相似。按世界银行的统计,以1952年美元价值计算,中国在1952年的人均收入为50美元,而印度1950年为60美元。1987  相似文献   

11.
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1880年7月31日诞生于印度北方名城贝拿勒斯附近的拉姆希村,原名丹纳伯特·莱易,1901年开始用乌尔都文写作,1920年开始用普列姆昌德的名字写作。1920年前他原在政府部门供职,在甘地倡导的不合作运动的思想影响下,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从事专业创作。1923年他创办了萨尔斯瓦德出版社,1930年创办天鹅出版社,1936年逝世。普列姆昌德是现代印地语小说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使现代印地语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相似文献   

12.
黄莺  张严冰 《南亚研究》2011,(3):100-115
印度的地区和自身经济发展政策深刻影响了南亚经济合作进程。近20年来,印度对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视逐渐超过对政治、安全问题的顾虑。在其积极推动下,南亚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出内聚力弱、外向性强的特点。总体而言,印度在地区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基础差距较大,贸易互补性不强;贸易成本较高;南亚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投资吸引力较弱,以及地区政治、安全因素干扰等。  相似文献   

13.
自1853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东方,特别是印度“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以来,古代印度有没有土地私有制问题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而1859年马克思以印度村社制度为主要依据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提出,又使这种争论加剧。因此,古代印度有没有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不仅成了印度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成为世界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一切文明民族土地制度的发展是否都是按“公-私-公”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斯宾格勒认为:宗教可以说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在克服、控制、否定甚至破坏存在时的醒觉存在,它源于两种强烈的恐惧:一种是面临小宇宙在空间的自由、在空间本身和它的威力之前的恐惧,另一种是对于存在的宇宙长流,对于生活,对于定向时间的恐惧。因此,以解脱为目的宗教就是消灭和消除自我在宇宙中的孤独的意识,自然的严格局限性、一切存在物不可变更的  相似文献   

15.
16.
辩证的思维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类思维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古代东西方各国的哲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印度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值得人们努力发掘。本文力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与印度文化、印度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既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较为系统地研究印度文化的学者 ,也是最早进行中印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他的许多研究成果 ,对后来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提出的翻译文学的概念 ,对比较文学中翻译文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本文从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了他对印度文化、印度文学的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18.
印度民间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除古典舞蹈外,各地还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舞蹈。有些是属于宗教性的,有些是属于季节性的,等等,真是丰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所以这些民间舞蹈能够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现择要分述如下: 旁遮普邦: 旁遮普人性格活泼开朗,言语诙谐。他们不仅喜欢唱歌,而且善于跳舞。流行在旁遮普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的早已传到其它一些邦,有的已被电影界广泛采用,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9.
《孔学堂》2015,(2)
公元前八至三世纪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这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关键历史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个见解引起了学者们长期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中国学者对雅斯贝斯的一次呼应,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撰《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一文,深入剖析古代印度、希腊和中国的人类精神觉醒的内涵、历史条件及其特点,并于1989年刊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引起国内外学界的较大的反响,并为被多部论文集收录。近期,《孔学堂》杂志拜访刘先生时,他表示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省和精神的觉醒的研究是有趣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新材料、新论点在国内外不断面世,该论题的相关研究应该取得长足进展。征得刘家和先生的同意,本刊重载此文,以引起学界对该论题的进一步关注、思考和探讨。由于篇幅有限,现摘要刊载此文关于人类精神觉醒的特点探讨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以来 ,印度妇女的社会行为受到深闺制度的束缚。在 1 9世纪的社会改革中 ,改革者们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冲击 ,以利于中上层妇女走出家门。而 1 9世纪中期以来为生活所迫 ,已经走出家门 ,就业于工厂、矿场和种植园的广大女工则因这一制度的阴影笼罩而处境艰难。本文拟以工业中心孟买、孟加拉地区的情况为例 ,从与深闺制度的关系上 ,对英属印度工人阶级中妇女的地位作一粗略的考察。一、深闺制度下的各阶层妇女深闺制度 (purdah system)在印度是中世纪以来关于妇女社会行为的一整套规范。purdah的字义是面纱、围巾 ,以它为名的这一习俗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