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国务院大力扶持下,其独特的有利宏观环境,使之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对诸多的挑战。因此,在新的战略环境下“海西”经济区应从影响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背景分析出发,立足于本地实际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区分,以充分满足实现“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跨越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缘情”中其“情”含义的阐释 ,历来褒贬纷纭 ,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与诗论开山之祖的“言志说”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实际中揭示其“情”的含义。循着这一思路 ,不难发现“诗缘情”实是一种新的文学观 ,其“情”主要指物感之情 ,一己之情 ,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 ,使文学走向最终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对陕西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新要求。要通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助力五新战略实施,应采取以下五大工程: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发展工程,夯实追赶超越能力;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奠定追赶超越实力;实施文化建设统筹发展工程,激发追赶超越活力;实施科教助推产业升级工程,孕育追赶超越潜力;实施教育资源统筹开放工程,提升追赶超越动力。  相似文献   

4.
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贴近和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区域的建设经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福建省高校宣传海西建设经验的课堂功能较弱,大学生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认知程度较低,需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人文素质、科学编制教学计划以及加强社会实践等入手,将海西建设经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拓展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是基于应对世界经济问题、实现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走出中国经济新出路等实践逻辑,尤其是"一带一路"经过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等特点优势,通过其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然能助力这一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惠及各国。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相关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西方主导的逆全球化行径的掣肘及国内宏观经济等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构建"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精准制度体系;二是优化"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外部环境;三是筑牢"一带一路"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内经济根基。  相似文献   

6.
"海西"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的关注点也大都放在经济政策层面,而对语言文化层面的整合研究则重视度不够。面向境外和多元文化视域的"海西"研究,应该由外而内,从国际视野切入,并结合软实力有关话题作多元化尝试,让研究更具战略意义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乔办轩 《金陵瞭望》2010,(29):29-30
2010年,南京市侨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侨务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十一五”圆满收尾,酝酿“十二五”全新开局。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社会意识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 ,赋予了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高楼林立已成为全世界金融中心的共通点,是现代化都市繁荣的象征,在城市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写字楼等高层建筑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我国“五化协同”的发展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五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然后构建VAR模型对“五化协同”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各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并存在协整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五化”之间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通过VAR(1)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表明“五化”之间互相作用,不可或缺。提出须加大协同发展力度,从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加深五化融合和倡导创新绿色发展方式多方面促进“五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经济区的连接(主要是福建与台湾的连接),构成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海峡东岸经济区需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具备与海峡东岸经济区连接的充分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现有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色,代表着活力和竞争力。特色理论为区域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智慧、理论基础与方法。以特色的视阈探寻区域发展之道,尝试建构区域特色发展理论,深化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特色,探寻有效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国家战略意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经济区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海峡西岸和东岸将成为统一的经济区为重要前提。海峡经济区构建的可能,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成为中国独特的经济区的价值;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则是构建海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海峡经济区形成的重要阶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着眼于祖国和平统一大局,以空间拓展实现时间的超越,以时间累积促进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特殊的区位和竞合态势,是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战略的重要背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主要优势有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福建未来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要通过闽台合作,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近中期内,福建应主要在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壮大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和建设生态省等5个方面努力奋斗,抢抓机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建成“环海峡经济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优化投资环境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投资环境的变化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和对策:(1)积极利用区位优势,提升福建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2)确立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功能;(3)增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4)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科研能力;(5)转换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及透明度。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总结了泉州市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泉州现代物流中心定位的分析,即将泉州物流节点定位为区域性物流节点,泉州物流节点建设为专业化物流中心,提出了泉州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对策:(1)做好泉州海西物流中心与周边地区物流节点的对接;(2)立足于泉州支柱产业,完善物流节点规划;(3)加快泉州港口物流节点建设;(4)拓展专业化的对台物流中心等措施,以期促进泉州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网络合理布局,提高泉州物流中心专业化服务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海峡西岸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介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