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与群体对个体消费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消费者从某种角度或意义上而言都真实或虚拟地隶属于某一群体,而群体作为一种特有的人群结合体,依据不同的标准而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群体又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及行为并对个体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及相关理论拓展研究,构建了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框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t模型就消费者风险偏好、健康意识、支付意愿、行为与意识一致性、消费者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在男性和女性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意识和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且女性模型更显著;男性存在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以至于反向选择,对绿色农产品购买具有显著负作用;家庭特征比个体特征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行为更具有显著作用,女性且与小孩同住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应增加,而独居群体购买倾向较差。   相似文献   

3.
决策双系统理论为系统审视促销决策提供了基础。从直觉启发式来看,消费者往往会借助自己认为更有把握的象征性信息或刻板印象进行促销决策,并且过度关注品牌和价格信息。从直觉偏误来看,消费者在收集和接收促销信息时容易夸大感知利得,忽略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倾向于寻找支持其想法的证据,而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否定其观点的证据。从决策特征来看,消费者既会受到不同促销信息框架的影响,也会受到群体以及其他人的影响。从认知闭合需要与认知主观能动性来看,不同消费者的促销决策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时间压力来看,随着机会时间的减少,会引起消费者不做后悔的强度的增长。未来可综合促销特征、个体认知特质及直觉启发式对促销决策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4.
论消费者权利的两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商品房等耐用品欺诈能否适用双倍赔偿问题上都存有分歧,分歧的根源在于对消费者权利属性的体认和把握。消费者权利具有两重性:一是民法权利,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个体的私权益;二是经济法权利,消费者也有权作为消费者群体的代表,维护消费者的公权益。认识消费者权利的两重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完善和更好地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5.
广告信息作为团购组织活动中主要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对消费者的团购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从不同语言类别的广告信息以及团购发起者知名度的视角,探讨预防定向与促进定向消费者对于团购意愿的差异性。实验一通过团购发起者的知名度高低和消费者调节定向不同的组间设计,研究发现消费者在面对高知名度的团购发起者的广告信息时具有较高的团购意愿,并且预防定向的个体比促进定向个体参与意愿更高。实验二则在不同的广告语言类别下(抽象的广告语言和具体的广告语言)证实了当使用抽象广告语言来描述团购的商品时,促进定向个体的团购意愿比预防定向更高;而具体的广告语言则让预防定向团购者有着较高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6.
    
不满意与期望不一致是抱怨产生的情绪与认知根源。抱怨具有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存在情绪感染和负面口碑传播两种机制。结合Hofstede五种文化维度可得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抱怨影响群体满意度的模型(I-G模型)。从权力维度来看,权力差距意识高的群体易受意见领袖的影响,且抱怨的人际影响更强、更快。从关系维度来看,集体主义的群体更会盲目附和大众口碑,而个体主义的群体更加理性。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气质群体的情绪和负面认知极易成为大众知识,而在女性气质群体中,更易成为隐性知识。从风险维度来看,不确定规避高的群体易受制度规置的影响,而不确定规避低的群体更热衷冒险,追求利益或补偿将成为影响群体的重要原则。从时间维度来看,在长期导向的群体中,个体抱怨的影响更持久。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具有不稳定性,然而学术界对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的系统性研究仍然匮乏.从个人因素、产品因素、情境因素三个方面分别选取初始矛盾态度类型、产品涉入度以及参照群体认同度三个指标,采用2×2×2混合实验系统分析了多因素作用下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低矛盾者矛盾态度变化趋势不同;群体认同度及产品涉入度均对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群体认同度及产品涉入度的交互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的影响并非单因素分析结论的简单叠加,而会涌现出更为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说到竞争,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生物界的生存竞争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竞争。其实,在社会主义的教育领域里也存在着竞争。社会主义的教育竞争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在相互独立、平等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规则,为最先达到预期目标而奋进的过程。它一般有如下三种方式、一种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级教育部门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一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即学校内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学、教竞赛;还有一种是个体与个体自身或群体与群体自身之间的竞争,(亦即自己与自己竞争),也就是群体或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制订适当的计划,确定奋斗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教育竞争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粗述己见。  相似文献   

9.
个体--群体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 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活动中群体理性倡导社会、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利益的统一,尤其关注企业营销行为不损坏生态环境和消费者权益,是近年来绿色营销兴起的思想根源.但由于群体理性与个体理性选择存在矛盾以及绿色营销正的社会外在性造成的成本收益分配不均衡等原因,我国绿色营销发展程度低.因此有必要引导个体理性向群体理性转移和融合,从思想上为绿色营销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12.
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多元社会力量的雕刻,个体作为能动行动者被赋予或力图获得多元的群体成员资格,并建构或解构/重构多元的社会认同,以缔造动态而同一的完整生命。这种社会认同事件的兴起,有其确定的思想史条件和历史脉络,并迫切地嵌入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以认同语义变迁为切入点,论文概要评论当代社会认同研究的困境。基于群体资格构念,论文把个体生命历程中所遭遇的多元社会力量的雕刻过程归类为不同共同体的教化过程,尝试为超越现有的认同研究提供新方案。论文最后展现了群体资格路径可能具有的方法论意涵。  相似文献   

13.
    
理解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分配效应,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家孜孜探求的中心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国际贸易文献主要是从收入渠道讨论贸易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及其具体机制,而从消费渠道讨论贸易利益个体分配效应的研究则被忽视和略显不足.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文献在非同位偏好假定下构建模型的理论成果;归纳了将产品质量以及除消费者收入异质之外的其他异质维度纳入分析的国际贸易文献;总结和评述了测算个体贸易福利的经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一阶方法和二阶方法.最后,结合中国实践,凝练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以个体的爱好、兴趣、需要等心理相投或地域相近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征,是大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正确引导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体工商户的性质决定了它购买商品可能为个人或家庭消费使用,也可能为经营或职业之用。为此,我们必须寻找将个体工商户二重角色剥离开来的标准,以确定个体工商户在何时可以享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法和英国法的经验。如果个体工商户"在营业的过程中",则可以推定其是作为个人经营者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此时不宜将其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如果个体工商户"不在营业的过程中",则是自然人,属于消费者,应该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关于"在营业的过程中"的认定,需要考察缔约时买受人的身份、所购商品是否为经营的必需部分、购买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经常性、事后商品被使用的情况、所购商品是否重新进入流通领域而转卖出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570个消费者样本为例,基于中欧比较视角,探究消费者对不同品牌或认证的有机牛奶的信任倾向,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任的前因。结果表明,消费者个体特征、感知价值、有机食品知识及行业环境对消费者信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食品安全意识和信息交流对信任的影响较为复杂;消费者对中欧品牌或中欧认证的信任存在差异,形成前因也略有不同。提升公众消费信心,应着力于推动有机知识宣传普及、增加消费者体验以及强化行业监管,乳品企业应根据消费者中外品牌或认证信任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理查德·鲍曼认为,记忆是一种群体的文化建构,表演是一种个体的交流模式。群体记忆关涉集体性和传承性,个体表演则多聚焦口头性和变异性。个体表演者主张、强调传统,是因为传统并不是某种古老的故事或说话方式,而是基于"群体记忆"的对"现在"有用的整合资源和有效工具,正是群体记忆促进了个体表演的完成,使传统融于现代。  相似文献   

18.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礼仪效应彭沉雷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各种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职能。而这里的组织与组织、群体与群体、或组织与群体这些非人格化的关系,在相当的情况下,是与个体关系紧紧地交织在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影响个体创业选择的可能因素,研究通过1 527个微观个体样本,进行不同背景特征下个体创业意愿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被试者的创业意愿居中等水平,而坚定的创业选择意向不足;获得越多创业支持可能的群体,越倾向选择创业;低工作-家庭冲突群体,具有高创业意愿;社会公平感知越低的群体,创业意向越高.由此提出增加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创业政策激励性;多主体联动,提供多渠道创业支持;加大支持,帮助个体平衡工作-家庭关系;营造更为积极的创业氛围,重视冒险精神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入新的世纪,群体心理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概述集体效能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外集体效能研究的现状。作为群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集体效能与集体的行为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对群体和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调节作用。集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的相加,它能够有效捕捉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个体效能在本质上不同,个体对集体效能的知觉会受到团体领导和成员所持的个体效能信念、集体内部成员的合作行为以及群体的凝聚力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成员对群体是否能有效协调和整合其各种资源的评估是影响集体效能形成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