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廉政建设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呼唤,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要求国家机关为政清廉,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廉洁自律。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加强制度约束和提高国家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国家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了保障机制。通过对公务员的考核、奖惩、回避、工资保障、监督等方面规定,保证和促进依法行政,通过法制化的管理,避免腐败现象的滋长。可以说公务员制度本身与廉政建设紧密相连,下面仅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环节探讨二者的关系。一、考试录…  相似文献   

2.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渎职罪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罪名,认清此罪首先必须弄清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而认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清渎职罪的主体.本文先区分了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权"、"责"、"利"三者相统一原则界定国家渎职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正公务员考试作为维持社会运行秩序、合理分配国家资源的国家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筛选机制,是社会各界以及国家机关每年关注的焦点。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如何以最公正客观的评选标准对考试人员进行综合审查、择优选取,成为决定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工作质量与效果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相关研究者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不同视角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考试本身的优化,更有利于行政机关办公效率的有效提升。陈社育撰写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一书,从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发  相似文献   

5.
凯普 《决策探索》2011,(9):86-86
服务于政府的工作人员的称谓,在不同的国家差别很大。我们以前叫“干部”,后来称之为“公务员”。在我看来,“公务员”这个称呼比“干部”亲民多了。同样是服务于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美国叫“政府雇员”,称谓与企业雇员一样。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6.
邓军辉 《领导科学》2004,(14):24-25
随着党政群机关招录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实施“凡进必考”制度,国家机关招录工作人员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招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在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等环节中,面试环节的主观随意性比较突出,是影响整个“凡进必考”过程公正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面试环节公正机制,落实整个招考过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探索科学有效的面试方法,是摆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确保面试环节公正,必须做到四个规范。一要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7.
八面风     
人事部公务员考试作弊将可能被终身禁考为切实做好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笔试工作,人事部就严肃考风考纪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大力做好对违纪违规行为的防范工作,严肃处置违纪行为。通知要求,要进一步严明考试纪律,坚决处理违纪人员。对违纪情节恶劣的,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宣布其考试成绩无效,并视情节给予一定年限或终身不得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处罚。(席锋宇)吉林“考法”不及格将被定为不称职公务员日前,吉林省4万余名党政领导干部统一接受法律知识考试。本次考试成绩将作为全省领…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人数增至146万人。本文从国公务员报考人员结构、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心理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探求公务员“报考热”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做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并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公仆学说的基础上,得出的无产阶级党的学说和政权建设的一条基本原理。它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机关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指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截止目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公仆概念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因此,弄清马克思主义公仆概念的涵义,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纳粹技术     
《领导广角》2000,(10):53-53
“红包”是指以赠予方式给予或获得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信用卡、购物卡等。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和赠送“红包”的暂行规定》,向广东省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各局以上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执行。该《规定》指出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和对外交往中,不准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红包”。  相似文献   

11.
大家走进了中央机关、国家机关的大门。逐渐就会感觉到有人看你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样了。感觉到通过各种渠道想和你接近的人多了。任何时候,脑子里都要树立一座长城,把不能做的事挡在城外。绝不能搞权力寻租。要慎交友,注意不断净化生活圈、社交圈。下定一个决心。善始善终,以两袖清风走进公务员队伍,以两袖清风走出公务员大门.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更多的是直接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亊实。面对伦理困难,探求化解伦理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代国家公务员可谓世上最体面的职业了,生活起居作息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好,待遇稳定和优厚。难怪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招录公务员趋之若鹜。那么,古代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状况又如何呢?前不久偶然看到一则史料,介绍唐朝官吏的作息情况,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向楠  刑赫男 《领导文萃》2012,(13):27-29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84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3.8%的人在持续关注公务接待改革的相关情况。受访者中,70后占25.8%、80后占52.3%,16.3%的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5.5%的人直言当前公务接待问题依然严重对于当前公务接待问题的严重性,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务员李女士认为,当前的公务接待主要有两大罪状:第一是奢侈浪费,第二是相互攀比。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演变的宪政背景分析 (一)"无标准"时期及其宪政背景 1949年~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前是"无标准"时期.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害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正> 来自人事部的消息称,我国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4年来,全国国家机关共辞退不合格公务员约5500人。据透露,被辞退人员主要集中在公安、司法、工商、税  相似文献   

17.
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FJ30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总理去年在接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时说,“现在我们干部队伍里问题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我们国家机关干部队伍里面。”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7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该法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录用、考核、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等具体事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职级对应是进行科学的公务员管理的起点和基础,是该法的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的重大转型。第一,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该法在对国家机关的职位进行充分调查…  相似文献   

20.
张磊 《秘书之友》2014,(6):38-41
正申论从2000年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以来,受到广大专家和考生的极大关注。申论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综合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它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公务员选拔录用的一种主要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非国家机关单位和部门借鉴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