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抗战时期福建省立医学院礼聘、招收了一批学术名师和矢志医学的优秀学生。受战时经济的影响,福医师生群体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为解决生计,学校施行战时教育救助体制,通过提高待遇、增加薪资和申请补助等保障教师生活。通过设置免费学额、贷金、公费和奖学金等扶助学生完成学业。福医教育救助的实施缓解了师生的生活困境与生存危机,维系和促进了福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薪火相传,其历史意义具有启示当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冲击了战前以川人为主的重庆社会,引起了家庭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构成、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变化;而战时重庆自身地位与实力的改变,又相应地对人口素质、就业机会等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由于重庆战时发展的特殊性,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也成为制约重庆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借助完整的档案资料,本文从职业、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和教育层次等多层面入手,系统展示了民国清华从业群体的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状况. 研究表明,民国大学不同职业群体间的生活水平差异显著,形成了阶层分化严重的职业与社会阶层体系. 作为新式职业群体,大学从业者的职业获得以教育获得程度为基础,近代西方化的教育对此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无基础教育、有无高等教育和有无留学教育直接决定了从业个体的生活水平和阶层地位. 民国社会过高的教育门槛使得这种以教育获得为凭借的阶层间流动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停滞,整个社会处在"断裂"的危机中.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冲击了战前以川人为主的重庆社会,引起了家庭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构成、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变化;而战时重庆自身地位与实力的改变,又相应地对人口素质、就业机会等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由于重庆战时发展的特殊性,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也成为制约重庆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时期,在国联教育考察团的建议与战时教育方针的引导下,国民政府决定在高校全面推行训育,并构建了严密的训育制度:教育教学体制中纳入“导师制”;行政管理系统中加入“训导处”;政治组织机制中植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全面抗战时期高校构建训育制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战时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强化了训育制度的工具性质,改变了制度设立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6.
抗战的全面爆发,造成了特殊的战争环境,改变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以重庆为中 心,并由此辐射到整个大后方的保险市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保险业务分为人身保险与产物保险两类,经营 人身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多,业务量不大;而产物保险却十分发达,种类繁多,其中战时兵险由国民政府出面办 理,是国民政府在产物保险方面的一个创举。战时保险业的发展体现出战时特殊环境下的鲜明特点,发挥了 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邮政是政府设置的为大众传递信息和提供与之相关服务的社会基础性机构。抗战时期,随着邮政机构迁入重庆,重庆成为大后方邮政的中心,体现了全国邮政业的水平。战时重庆创办有邮政综合、邮政金融、邮工、集邮等多个类别十几种邮政刊物,为邮政业发展的显著标志。通过对各邮政刊物的提要钩玄、简要评论,摸索抗战时期邮局业务、邮工的团体和生活、集邮团体和活动等重要情况,探究战时全国邮政业特别是重庆邮政的发展状况、重要人物、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经历了"初创定型期""停滞偏离期""恢复发展期""改革深化期"和"转型创新期"五个阶段。"教研"是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实践样态,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研工作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效果不够明显、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教研职能定位不准、教研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由此,我们应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下,强化教研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致力于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转向关注全面育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育作为大学的"根"和"本",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业迫切需要合理"增负"。这种"增负"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转变观念、自主"增负",教师不辱使命、提供"金课",管理层完善制度、正确导向,可以有效实现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并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
政策价值取向规定了政策工具的向度,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历经了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教师本位"价值回归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六大特点:利益诉求,由强调"国家本位"走向注重"国家与教师本位";动力机制,由"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价值取向,由"服务政治""效率优先"走向"公平均衡";路径探索,由独立封闭走向多元开放;运行机制,由职前培养走向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政策工具,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走向"混合型"工具集合体。其中的原因既有政策演进内在规律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先导性作用、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教师教育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教师教育利益主体的博弈,以及国际教育理念的引入与驱动。不再仅仅是对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解读,而是从价值取向和工具选择的视角探讨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促使政策研究者对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过程展开理性思考,推动教师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章程是大学精神传统、功能定位和管理架构最为重要的法定表述和综合限定。一所大学章程的制定过程,也是该大学总结历史、凝练特色和筹划未来的研究过程。制定大学章程必须在普适与个性、现实与理想、国际与国情之间寻求到恰当的平衡点,继而构建和凸显大学精神,并探索我国大学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指出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新时期深化大学文化研究、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几项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治理目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社会参与大学管理的渠道不畅,大学内部各权力主体的责、权、利纠缠不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大学治理理念、完善大学组织法律法规是实现中国大学良治与善治的有效途径,其中制定与完善大学章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儒家和谐管理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儒家"以德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道持中庸"、"齐之以礼"等治国方略,提出,儒家的国家管理思想应用于高校管理同样适用。儒家的国家管理思想与现代刚性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管理方式相比,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更具有感应性、适应性、内趋性与持久性,因此,更能提高高校管理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 ,高校图书馆所发挥的优势和作用 ,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应通过馆藏建设 ,丰富活动形式 ,开展文献检索服务 ,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等途径 ,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文化性是大学的根本特性。大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失衡的现象,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失衡具体表现在"形"与"神"的失衡、"理"与"力"的失衡、"雅"与"俗"的失衡、"价值"与"工具"的失衡,探析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失衡现象,激发对其发展路径的深思,对我国大学文化的平衡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在分析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基础上 ,从理工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出发 ,针对理工科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探讨素质教育对理工院校图书馆提出的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和发展已使高校图书馆教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 ,高校图书馆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思想、观念相近 ,教育目标也一致 ,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模式 ,应该受到重视、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学理念及其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理念是大学之时代精神 ,它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革 ,大学理念的创新是大学制度变革的重要条件。在当下大学理念的讨论中 ,应反本开新 ,消解普适主义追求的倾向 ,超越“内在逻辑”与社会对应的思维模式 ,满足大学理念变革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逾30年,但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仍然未能成为现实。创业型大学具有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的资助、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整合的创业文化五大特征,这些为我国大学变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创业型大学作为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它及时地将科研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提高了大学的建设水平。为此,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开放的运行机制、动态的创新平台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