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及内涵的阐述,以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以及经济学的交换范式为方法论基础,分析了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行为,这种分析对我国的政府行为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作为研究文本,从比较的角度对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其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揭示出其方法论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政治学理论体系,不仅要求我们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也需要我们在“史无定法”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探寻能为历史政治学贡献知识增量的研究路径。在大数据时代,量化历史已逐渐成为新史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而历史政治学作为一种基于历史分析的政治学研究路径,量化历史也能为其提供许多方法和技术层面的助力。通过对量化历史与历史政治学研究取向的辨析可知,量化历史能为历史政治学研究在历史变量的测量、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分析以及拓展微观研究视野等方面提供帮助,但也存在简化历史、史料屏蔽及丢失人文关怀的风险。只有通过与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不断对话进而形成自身的方法自觉,才能实现历史视野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学领域 ,“行为主义”既可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派 ,也可以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从发展历史来看 ,行为主义政治学可谓是昙花一现 ,但它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治学的影响却极其深刻而广泛。但迄今为止 ,中国学者还没有系统地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过专门研究。因此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角度来说 ,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 ,尤其是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 ,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学领域,“行为主义”既可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派,也可以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从发展历史来看,行为主义政治学可谓是昙花一现,但它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学的影响却极其深刻而广泛,但迄今为止,中国这者还没有系统地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过专门研究,因此,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角度来说,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尤其是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政治学理论对于公务员的从政动机有过不同的解释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范式。但西方学术界也在反思该范式 ,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比如 :人们为什么要从政 ,从政动机与性格、素质的关系 ,公务员从政动机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含义与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经济人”概念及其含义的变化过程 ,揭示出这个假定研究范围和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两个方面的不断拓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从方法论角度对“经济人”假定进行一些反思 ,这些反思包括“归纳法”、“公理”和“工具主义”三个方面 ,同时揭示出“经济人”假定对我国经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济学和政治学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人”与“政治人”假定都有其不足之处,这就导致了经济学和政治学制度研究在某些方面的无效性。本文在扬弃“经济人”和“政治人”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制度人”假定,并以此为基点,试图解决传统社会学制度研究中社会制度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的自主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为制度社会学在当代的建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兴起时间、思维方式、理论建构方式等方面,概述了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规范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向经验的、实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转变;再从经验的、实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向历史的、循环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转变.在对这三种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新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即历史的、辨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和学科特色价值等学科范式构成要素。具体地说,经济政治学以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内容;经济政治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研究方法;经济政治学已经形成三层次多领域的学科理论研究领域;经济政治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解释力。归纳起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经济政治学的思维方法奠基、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确立、经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以及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且,"经济政治学"学科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其理论研究也有待更加深化和现实化。  相似文献   

11.
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论题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2.
"政经逻辑"指的是"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被利益绑架的政治"和"被权力操纵的经济"。政经逻辑在揭示政治经济如何相关的同时,还导致政治信任度降低后的立场分歧以及研究独立性受损后的研究与实践关系争议。对此,应从方法论层面强调政经学科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同时研究者尽力做到研究方法的自觉、自明与他明。这有助于降低人们对政经整合研究科学性的质疑,进而拓展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思想在思想政治教研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它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规律性总结,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研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为有效地理解、掌握思想政治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范式;具有"与时俱进"特性的"三个代表"思想,把政治、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相联系,借鉴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4.
商业与政治之间没有隔离带,商业广告活动并非不问政治,无关政治。商业广告不仅表达政治诉求,引发政治风波,也将政治作为创意资源,借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地位。而国际广告传播不仅反映了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与竞争,也隐含着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是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建构过程中谋求地位、施展影响的一种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古代“时”的本义为“四时”,即四季,内涵着周而复始循环之义。“四时”由二分二至的历法观测而来,在取法于天地的整体价值观念之下,“时”又引申出“时中”的哲理判断,以及“时政”的政治标准。“时政”意为依据季节、气候、历法而行政,而非“时事政治”的简称。“时政”思想根源于中国古人“天人和谐”的宇宙观与价值观,体现着取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存原则,对于古今政治均具有恒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研究领域应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领域拓展。新疆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应以更广阔视域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为指导,突出体现符合新疆地域与民族特点的“四服务”价值追求和“四结合”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7.
奥尔森的集团理论是以“经济人”为研究范式,通过分析集团的行为逻辑与分利化倾向,指出集团政治产生的非民主性后果以及与国家兴衰的关联,得出了与传统政治团体论所不同的结论,开辟了集团政治研究的新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集团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大卫.雷克在比较美英霸权体系差异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和维持稳定的全球自由主义的市场秩序。但是在“新经济“结束之后,全球政治经济并没有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相反,经济摩擦、政治冲突事件却在“后新经济”时代频频发生。美国“后新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美国经济增长周期与劳动生产率周期的差异、外部不均衡所导致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纳斯达克市场效应的下降三个方面,这些特征会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加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突破国家理论在政治学范畴中的探讨,在更广的意义上对国家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国家职能的演进与经济法的关系,以及“国家经济人”与秩序假定的探讨,重在研究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集中讨论了政体变迁问题,并致力于研究保持政治稳定的方式和途径。他认为,政治制度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它的稳定却依赖于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支持。亚里士多德主张,为了培养与政体保持和谐统一的个人,国家要用法律控制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