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对国家主权的认识应该具有全球的视角,而不应该拘泥于狭隘的国家主义。全球化进程是国家合力作用推动的,通过国家间合作可以实现单个国家难以实现的国际利益。国家对机制化组织的权力让渡是主权的延伸、变通和扩展,不能据此认定是对主权的侵害。全球化在限制一部分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强化了一小部分国家主权,很难简单地断言是削弱还是增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的战略选择,所以主权应被看作是一种可以设计和借助的手段,藉此实现国家利益和公民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定位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一切内外事务的固有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和最强的政治权威;二是外部主权,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平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为原则,一切决策和行为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一旦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这些属性,国家主权就受到侵犯,国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了.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条件下"主权回归"的论证日见声势,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所涉及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 ,还包括政治、文化诸多方面。其中 ,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论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基本行为主体 ,也是全球化的产物。可以说 ,全球化促进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但也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就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形成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古代中国 ,主权是指君主的权利 ,也有最高权力的意思。《管子·七臣七主》曰 :“藏竭则主权衰 ,法伤则奸门。”虽然古代最高…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91-197
国家主权包含国家信息主权,国家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必然延伸。网络空间被视为一个"新疆域",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规制并不应当是"法外之地"。网络主权原则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参与网络国际治理与合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网络事件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严重侵害了国家信息主权安全和政权运行,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给传统国家主权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每个国家在其信息领域的主权利益都应当受到保护,信息领域内不应当有双重标准。国家应当排除外来信息干涉,独立自主地行使本国信息主权。  相似文献   

5.
浙江台州椒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性知识表明,中共"常任制"改革现存三种困境:中共党内权力"所有权"局部性缺位、中共党内权力"执行权"局部性弱位、中共党内监督权局部性虚位;这是新形势下执政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把"主权"等政治哲学原理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权力运行机制中,有助于破解改革困境和合法性危机.一方面,从"人民主权"衍生出"党员主权",从"国家主权"衍生出"政党主权",探求推进"常任制"改革的学理资源;另一方面,从"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法理关系,建构"党员主权"与"政党主权"之间结构性互动的法理框架.中共党代表大会是代议制的民主形态,实行"常任制"就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党员主权"地位与"政党主权"地位的民主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再界定--兼论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红日 《北方论丛》2001,4(3):39-45
国家是在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政府是管理与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国家与政府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概念的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国家与政府各自的权力关系上。考察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主权是自16世纪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后国家存在的基石,已发展成为包括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在内的全面体系。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对国家主权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国家强化国家主权和职能提供了契机。面对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才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对国家主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冲 击了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并导致了国家部分主权的让渡。但这并不像想象中的 那么严重,因为它不等于否认或弱化主权。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对有关主权的传统理论提出 挑战,但它并不排斥国家主权本身,却有着强化国家主权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国家主权与超国家权力平衡问题的研究,笔者以为欧洲联合的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在全球化形势下,欧盟各成员国在主权问题上应有新的视角,联邦取向可能是欧盟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权是一个既绝对又相对,既抽象又具体,既永恒又非永恒的范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国家主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内涵多元化,让渡分层化,限制与保障并存,人权日益凸显。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认识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石作用,灵活运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主权适应能力,突出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人权与主权并重,才是在主权问题上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让渡是国家适应全球化趋势,对主权行使方式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但同时,国际关系的现实是民族国家并不愿意让渡主权,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亦然。原因是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国家主权让渡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不会轻易擎起主权让渡的大旗,主权让渡是一种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意识形态争端最剧烈的焦点之一。要弄清楚二者关系的是是非非,必须分别考察主权和人权的产生过程及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一、主权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主权,亦称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国家必须是主权的,没有主权也就不成其为国家。从国家理论的角度而言,主权也是构成国家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言,主权则是国家的最根本的属性。然而,国家主权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性国家主权话语形成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清末新政崛起的新知识群体,借助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国际公法理论对国家主权的本质特征、主权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人民主权观作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国家主权思想。新知识界作为当时中国的新生社会阶层和重要变革力量,其国家主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谋求国家主权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这种影响不仅来自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本身,而且来自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全球化,来自经济全球化初始发动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家主权的演变角度看,国家主权有可让渡主权与不可让渡主权之分,对可让渡主权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自我调适,对不可让渡主权应坚持和维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权面临着全面挑战,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及时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常景龙 《中州学刊》2007,1(3):142-144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组织决策制度效率化和民主化,要求国际组织在决策时更多地采用多数表决制和投票权加权分配制度。国际组织内部采用多数表决制有利于多数派国家主权权威的生成,且在实质上并不损害少数派国家的主权。投票权分配制度的普遍加权化有利于多数派国家实现其主权,但并不违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要用于调整国家间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主权概念自16世纪产生以来,有关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不过,在20世纪以前,关于主权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主权是否可分的问题上,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国家主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成为争论的焦点。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主权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治理、科技因素、跨国公司、全球性问题等开始或正在突破民族国家的疆界,模糊威斯特伐利亚主权体系的内外轮廓,使民族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主权受到限制、侵蚀、分割,乃至让渡。  相似文献   

17.
刘建平 《阴山学刊》2009,22(3):81-84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间政治多边化的潮流中,国际机制已成为学术探讨和外交实践的主流,绝对国家主权话语丧失根据。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国家力量差距仍然严重分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规避发达国家的欺压,中国应该主动建构以“权利政治”和“超国家权力”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政治理论来批评“权力政治”和“强权”、“霸权”现实。作为世界政治的超国家权力主体,联合国可以为克服霸权主义政治形态而实现人类主义价值提供可能性,超国家权力与主权、人权的辩证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入体会的外交哲学。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合作分为宏观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两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着国家主权的绝对权威。主要表现为涉外经济立法受制于国际经济条约的规定,参与合作的国家放弃经济方面的某些主权权益。但国际经济合作的现实并不能证明国家主权过时,而是更有利于国家维护其主权,并促进了主权观念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陶庆 《人文杂志》2006,(6):55-63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早期政治生活中,就已经产生了原始政治文明,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至上性、抽象性与不可分割性。原始政治文明中人民主权的直接转化为现世政治权威的路径已不再适用国家政治生活,但人民作主的政治文明理念从此嵌入人类政治生活的内核。国家产生以后,人类行使政治权威的现世工具是国家主权,它与人民主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认识和处理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分离与回归的循环路径,才能触摸人类政治文明与宪政的“神秘”轨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主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对国家主权首要地位的认识、对维护国家主权内容和方法的认识以及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主要措施等等。中国必须以邓小平的主权理论为核心,将国家主权的维护作为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主权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