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本质上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我国乃至我市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市情,科学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基本特征,找准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中,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本文结合电白县的实际,就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宅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型小康住宅。这既是新世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大庆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更是实现长久繁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雏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支撑,并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两次重大的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和最终落脚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取向,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放 《天府新论》2006,1(3):1-4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而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把这三次中央全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樵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218-224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施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和逻辑结果;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针,揭示和规定了其构建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题是讨论“十一五”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十一五”规划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在注重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动当中产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和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持续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学理性的命题,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具有极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大实践命题,它的实践价值表现为: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主题相契合、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对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具有重大的指导性;科学发展观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具有极强的规正性。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考察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才淦 《南方论刊》2009,(9):33-3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执政理念,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矛盾,特别要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和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和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是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化解深层次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曹延莉 《理论界》2009,(8):32-3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人、依靠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人获得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