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宋政权实行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由于赵宋政权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法家思想中某些因素,辅以佛道,凡能为其所用的思想意识,兼容并蓄,讲究实用,其统治思想又表现出较为开明的特性。一、宋统治思想的奠基赵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为宋统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孙光宪有言:“宋有天下,四方诸侯屈服面内,凡下诏书,皆合仁义,此汤武之君也。”将推行仁义的赵匡胤誉为汤武之君,言其“顺乎天而应于人”。赵匡胤即位之初,施政纲领中即贯穿儒家思想,崇尚忠义,维护仁孝。他见武成王庙两廊所绘名将中有白起,就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食于此?”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官吏冗滥在每个封建王朝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尤以北宋最为严重,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赵宋王朝自它建立那天开始,就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赵宋王朝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又多是靠分散、削弱和相互牵制官员的职权来实现的,由此便直接造成了官吏的冗滥繁杂。  相似文献   

3.
有宋一代 ,女主临朝称制多达九人 ,为历朝所罕见。在宋代祖制家法与官僚体制的制约下 ,女主听政不仅没有酿成政治动乱 ,相反却成了巩固赵宋皇权统治的有力支柱。究其原因 ,乃是宋统治者建立了一套颇为系统完善的垂帘听政制度 ,然史家迄今并无专文论列 ,本文就宋代垂帘制的缘起、嬗变及防范后妃、外戚篡位乱政的措施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宋代都城的商业和经商风气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的统一,社会环境的安定,赵宋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又制订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经过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使宋代京城商业和经商风气的盛行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俞兆鹏 《天府新论》2005,(1):119-121
当代大多数中国货币史权威学者都认为赵宋王朝最早的钱币是"宋元通宝",其铸造年代在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其实,宋朝最早的钱币应称"宋通元宝",其铸造时间在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  相似文献   

6.
北宋建立后,唐末、五代以来社会动乱、政权不断更替的混乱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太祖兄弟及其继承人使国家趋于稳定之法,既不依靠杀功臣,也不依靠大肆镇压,而是吸取历史上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进行制度革新。宋太祖首先为赵宋政权确立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前朝的各种弊政,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北宋制度革新的意义重大:一是彻底结束了武人政治,保证了宋政权的长治久安;二是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和稳定;三是开创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从而极大地巩固了赵宋政权;四是有助于两宋学术思想的繁荣,以民为本的儒家仁政思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贯彻,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当然,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北宋的许多制度革新还存在着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是北宋地主阶级中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宋神宗时期实行的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次改革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赵宋王朝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长远统治。根本不是如同资产阶级野心家江青所宣扬的那样,是“为了对付外族的侵略,对  相似文献   

8.
宋代士大夫政治规制下的后妃参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后妃参与政治,取得了维护赵宋统治,安定政治局面的积极意义.出现这一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宋代所推行的"士大夫政治".在宋代后妃参政活动中,士大夫始终参与,密切监控,主导进退;全面规制与掌控了这一过程的诸多方面.宋代后妃参政整体意义上的积极意义是宋代士大夫政治成功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日益衰败。其原因不仅由于藩镇林立割据,更重要的是兵变迭起。唐朝后期兵变对于继盾之后的五代十国和赵宋王朝的政治结构,影响很大。本文仅就唐末兵变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唐末兵变频繁唐朝的同势在玄宗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即史书所称的“开元盛世。”但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动摇了唐的统沿基础,使唐王朝开始衰败.在唐朝后期的150多年的政治局势中,落镇林立和藩镇割据是其突出待点。有论“天下尽裂于藩镇。”其实,也不尽然。藩镇内部后期也动荡不安。频繁兵变即是一大特色。据《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没有一个人姓赵,却有一个姓柴的。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它表明了作者对于赵宋王朝的态度,尽管为了适合主流社会的舆论,"水浒"故事中也谈"忠义",实际上,对大宋是不怎么认同的。  相似文献   

11.
宋初经学的守旧与开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初的政治统一与重建统治思想的客观要求公元960年,赵匡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陈桥兵变,后周被推翻。一个崭新的统一的朝代随之而起,是为宋。赵匡胤建宋,政治局面重归统一。但是,必须指出,这个统一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大局限性。宋太祖、宋太宗两兄弟虽然...  相似文献   

12.
陇右陷金与吴璘一度复兰 宋、夏的冲突尚未结束,宋、金的冲突忽又加紧。 金是以女真族为主的政权。女真族住在松花江流域,在契丹族的辽兴起后,它受辽的统治。1115年(宋政和五年),完颜阿骨打摆脱辽的统治,即皇帝位,国号金。1122年(宋宣和四年),金军打下燕京,1125年,辽亡。当年,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归明人原本是西南地区蕃属少数民族,在宋朝招诱、笼络政策的导引下,投附宋朝。宋朝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归明人给予种种优厚的待遇。宋一方面用各种优厚条件招徕归明人,另一方面对归明人实行严格的控制监督政策。这种双重政策,是宋朝开拓周边地区、巩固边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宋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弛 《江汉论坛》2024,(3):114-119
高丽王朝虽然在地理上与两宋并不接壤,但它在宋朝建立后不久便与之建立了朝贡关系。然而,受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兴起的影响,宋丽关系发展十分微妙。高丽对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到抗辽的潜在盟友,再到汲取先进经济文化的对象的复杂过程,宋丽关系也因之“三立三绝”。高丽对宋的认知之所以数度变化,背后有其国内政局变动、宋朝对丽政策以及东亚地缘格局演进等变数的影响。不过确定的是,高丽对宋文化上的认同与向往,支撑着高丽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断寻求与宋建立联系,使宋丽关系断断续续地维持了二百余年。高丽基于对宋认知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对外政策的举措不仅维护了本国的安全与利益,促进了宋丽之间的贸易繁荣和文化互鉴,而且给后世韩国务实外交思想的确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的北宋皇陵,包括皇帝陵墓8座,祔葬皇后墓22座,赵宋宗室、勋臣名将等陪葬墓近1000座,2006年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重要大遗址。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大宋文化及其典章制度的特殊见证。其“五音姓利”的布局,所体现的“侍死如侍生”、“孝莫重乎丧”的传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河西,自古以来就是中西陆路交通东段的咽喉要道。战国、秦汉之际,这里是少数民族月氏、乌孙、匈奴的游牧地。汉武帝北击匈奴,收河西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徙民以实之”,从而使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入河西,当地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农业经济过渡。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河西出现了繁荣景象,史载,汉、唐之时,这里极为兴盛,“人民富庶甲于内郡”“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自唐后期吐蕃占据河西,历经西夏、蒙古的交替统治,河西日渐衰落,社会经济开始落后于中原。明初,宋  相似文献   

17.
秦汉历史转折的思想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朝的统治思想并非法家思想,秦政之误的思想根源在秦始皇置换以后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思想管制使秦失去了调整统治政策的可能性.秦政向汉政的转变开始于思想控制的改变,黄老政治保证了思想意识的开放,思想家的"过秦"和对现实的分析促进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为政治的统一,思想意识也逐步地趋同.  相似文献   

18.
宋代从中央到地方,构筑起比较完备的法律发布、接收和告示的信息渠道,以保证立法活动正常进行,并将法律适时公布于众,使民众知晓,充分发挥法律治理国家的职能。在法律制定方面,宋政府广泛征集意见,集思广益,注意收集法律反馈信息,减少立法失误,提高立法效率。宋法律制定后,统一由进奏院递送传达,采取榜示公告的形式公布于众。宋在大赦诏书的颁布、大赦仪式,法律的接收登录和编集保管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使法律信息畅通无阻。这对于完善宋代法制,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王朝建立后在南方的统治,仍效法于唐朝,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甫西路。整个地区的州郡由路节制。广南西路治桂州,下辖二十五州以及为数不少的羁糜州和县。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宋代广西边陲不断受到交趾侵扰和当地边民的“骚乱”,这极大影响了宋在南方的统治。当时宋主要兵力用来对付不断壮大的北方少数民族,无暇顾及南方,如  相似文献   

20.
华林寺大殿,在福州市屏山(越山、越王山)南麓,始建于公元964年,是长江以南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据宋淳熙梁克家《三山志》载,赵宋政权建立的第五年,吴越尚割据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国境安宁兴建了禅院.十四年后吴越向宋纳土,福州才列入北宋版图.宋代福州宗教盛行,"城里三山千簇寺,夜来七塔万枝灯",越山吉祥禅院在众多的寺院中素负盛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