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英雄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中介性存在,“中国文化英雄”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形成和社会政治运作方面,始终起着导向性、支配性作用。但由于它缺乏一种明确的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重要性都长期被人忽略。本文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把中国文化英雄作为核心概念,指出文化英雄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承载者;论述了作为文化概念的英雄形象与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的关系问题,为学术界、思想界提供一种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2.
2003年,《英雄》的上映在中国电影界无疑是一大盛事,它标志着张艺谋成功实现了向商业电影的转型,但同时,它又是一部高度民族化的电影,它反映了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和理解。本文拟以《英雄》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分析来阐释传统文化对影视文本建构的参与,并希望在分析时能够理解到它的精致意蕴。  相似文献   

3.
钻探集团作为管理局龙头企业,尤其是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就必须深入挖掘铁人精神的文化底蕴,尽快把铁人精神升华到文化层面,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英雄文化的时代内涵,努力培育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大庆英雄文化,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钻探特色的英雄文化。要深入研究,构筑完整的英雄文化理论体系;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英雄文化的建设途径;要与时俱进,切实把英雄文化融入企业行为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英雄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集中代表,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的主要价值载体.中国文化英雄是中国文化价值传播的主要渠道,它与官方建立的士文化是并行的价值传播系统.官方价值代表了社会的、整体的、理论的力量对个体的要求与约束,而民间价值代表了个人的、灵活的、理想化的人生追求.这两种价值体系的互相补充和融合,使中国人的生活有了选择的可能,也有了所谓内儒外道和儒道互补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当代英雄叙事小说中对于英雄与周围人关系的处理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这种模式笔者把它概括为:英雄结义——五虎将——寻找与救世.从英雄结义到"五虎将"的英雄群体再到"寻找与救世"的模式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英雄配置模式越来越摆脱传统民间英雄叙事的草莽习气,而一步步地接近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  相似文献   

7.
李钧 《河北学刊》2005,25(6):83-85
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史前并不存在"英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林生 《河北学刊》2003,23(1):185-190
针对史学界认为中国史前有个"英雄时代"的说法,本文考察了英雄、英雄史观的产生过程,认为殷商时期不存在滋生英雄、英雄史观的条件;西周时虽已开始对人间英雄的歌颂,但和英雄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英雄史观实际形成于战国时,完备于秦汉时,它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伴生物.并认为,理性地观察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文明起源史、文化史的研究应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敏 《阴山学刊》2008,21(4):56-59
《蒙古秘史》是一部解读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书籍,草原英雄文化的精髓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随着时代的演进,英雄文化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最早的单纯对“力”与“勇”的崇拜,至部落联盟时期演变成了与“信义观”相联结的新标准;到了阶级社会,又增加了“忠诚观”的新内容。《蒙古秘史》思想体系的主要因素源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英雄观来自于蒙古族游牧文化所培育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学术探索》2012,(6):71-73
中西方在对英雄的道德和形象要求、个体与集体关系、亲民与生命观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观念差异。其根源在于双方的生命存在观、传统哲学、文化、社会主体构成及民族人格等文化异质所致。  相似文献   

11.
燕世超 《江淮论坛》2006,(3):165-170
中国古代英雄侠义小说中的喜剧形象是以独特的喜剧形式体现出来的民间英雄的化身,具有民间艺术形象和英雄人物的双重特点。其喜剧形式主要表现为创设滑稽情境、制造情节巧合和运用升格的夸张手法。作为中国小说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其文化内涵表现为:满足读者虚拟的生理快感,虚构英雄神话,特别是通过采用民间视角、坚守民间立场和意识形态的狂欢化,达到解构正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江桂杏 《南方论刊》2007,(11):91-92
1.当代文学作品英雄传奇的产生英雄,寄托的是人们的某种希望,一种乌托邦理想。它产生于矛盾对立冲突,人于是为了克服对立,便于工作幻想了英雄。按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远古神话中的英雄作为一种原型  相似文献   

13.
刘志伟 《中州学刊》2012,(2):184-188
"英雄"概念中西不同、古今有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两大核心概念,"英雄"与"圣贤"概念也有质的不同。中国古典"英雄"概念的生成实际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先秦时期"英"、"雄"虽被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分别使用,但在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以"圣贤"为核心概念的人物品格褒词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英雄"概念生成的历史必然性。经历两汉"英雄"新词的出现及初始使用,汉末三国时代"英雄"一词被广泛使用。以关注拨乱反正"英雄"和创业君臣"英雄"为两大焦点,"英雄"被用来代表一种时代理想人格形象,是整个社会层面普遍持续关注、反思的热点话题,刘邵也对"英雄"概念予以明确界定,中国古典"英雄"概念遂告生成。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奇诞生母题,是在具有史诗传统的科尔沁地区特殊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英雄不再"的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英雄,是指那种"聪能谋始,明能见机,力能服众,勇能排难"者.现代信息社会,已经失去了这种英雄产生的土壤."英雄不再"是没有办法阻挡的事情,这已获得高度共识.全球信息社会中再提"英雄"可以是个人主义式的美学生活,对于有勇气的个人来说,可以与系统化的网络关系保持张力,或若即若离的关系.过去历史英雄的苦难以及无畏死亡,与这个美学与存在的张力有着相通之处."英雄不再"是一种社会学式的描述,但这并不是说过去历史英雄的种种已在宇宙中消失.再提"英雄"的社会学意义,乃是希望它立足生活世界,在和体制系统的周旋中保持可能的张力与勇气,并且有能力与魄力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将过去与未来拉近于现实.  相似文献   

16.
略谈“英雄”歇后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歇后语负载着大量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本文从英雄歇后语的构成方式、语义倾向两方面作了分析 ,指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典叙事艺术传统中,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是“英雄”,即具有显赫地位、行为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但当叙事艺术通过市民戏剧、话本、小说等形式进入到都市市民的艺术生活中后,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叙事作品中人物身份的变化。市民文学中的小人物与古典叙事中的英雄相比,重要的差别在于他们的性格和行动失去了重大的意义。城市文化越是发展,个人行为的意义就越是萎缩。在现代的大都市里,对社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为都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个人行为的可能牲。现代城市生活中个人的无能为力状态在市民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中却反转了过来。当代的通俗叙事艺术中常常可以看到“英雄”式的主人公,这种“英雄”的意义与我们所知的现实世界的意义关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实质上是一种现代人寻求庇护的幻想。  相似文献   

18.
英雄儿女小说作为产生于清代的一种小说类型,它受才子佳人小说、英雄传奇等小说类型影响较大,与才子佳人小说尤其难以分辨。对叙事主题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类型、对待功名的态度、儿女之情的内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分析对比,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两者的异同给以解释,从而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英雄儿女小说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革命英雄理念是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重要美学范畴.毛泽东虽没直接领导左翼文学运动,但探讨革命英雄理念却绕不过他的英雄观.其实早在20年代革命英雄理念已提出来,到了左翼文学思潮勃兴时,它便具有完整的理念形态;不过把革命英雄理念与个体英雄或个人主义英雄对立起来,将主观想像的英雄强加给现实中的英雄,却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相悖理.  相似文献   

20.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