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岳巍 《统计研究》1987,4(3):1-5
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目的性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统计分析的作用。概括地说,进行社会总供需的统计和分析,是为了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规模和主要联系,反映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结果,作为人们认识国民经济循环,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控制和调节经济的依据。只有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2.
《统计研究》1987,4(3):78-80
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理论和方法科学讨论会,1986年12月15日至19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统计局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国家计委综合局、国家统计局有关司的同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岳巍同志在会议开始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建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目的与作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科学范畴,失衡的原因及其表现、测算口径与方法以及是否存在平衡差及其在统计上的表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岳巍 《统计研究》1989,6(6):1-6
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统计有着重要的和深刻的指导意义。这不仅是因为马思列斯在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中大量地运用了统计,对统计理论和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而且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整理论形态,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要把统计科学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认识社会、科学决策和群众  相似文献   

4.
研究统计指数理论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东西方统计指数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联系关系,突出指数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认识编制指数与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指数方法论上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利用经济现象动态之间的联系关系,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编制指数的作用,但是,从方法角度考虑,要否严格保持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之间的衔接,建立指数体系关系,却是值得探讨的。有关编制指数和指数体系的关系,能否以指数体系为基点来考虑指数式的应用,或是以指数体系表现的优劣来评价指数式的是非得失,以及指数体系本身的作用,它担负着怎样的分析任务,应该怎样加以合理应用,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杨缅昆 《统计研究》1990,7(4):29-33
一、对建立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基本认识为了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经过统计学界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论证,社会总供需统计终于作为一种核算模式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89年修订稿)。这是在国民核算体系改革实践中,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博采各国之长的基础上,勇于革新的一个创举。众所周知,无论MPS,还是SNA,都没有开展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先例。虽然社会总供需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渊源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但西方国家在定义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时,将它们分别等同于按分配法和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收入,由此必然推导出在统计上社会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的结论。事实上,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现象,彼此不存在必然相等的条件。它们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数量缺口。显而易见,这种以国民收入统计代替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做法,不仅在理论上难于自圆其说,而且在实践上无益于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6.
王一夫 《统计研究》1988,5(1):30-33
一、统计调查方法的手段、目的统计调查方法,从它决定于、服从于社会经济的客观情况和观察的特定目的来说,它是手段。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观察目的,孤立地、单纯地去讲统计调查方法。这是第一个层次意义上的手段、目的。如果单就某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本身来说,它还有一个用什么统计设计方案,怎样组织实施,取得什么样的资料,解决什么问题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具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测算概念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为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购买能力,二是有购买欲望。概括地说,需求就是一定时期内愿意支付的购买力,有购买力在当期内不愿支付则表现为潜在的需求。作为供给,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供应能力,二是有供应出售的愿望。概括地说,供给就是一定时期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有供应能力而不愿提供,则表现为潜在供给。  相似文献   

8.
9.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向社会提供的全部使用价值的总量,由生产过程决定;社会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总购买力,由分配过程决定。因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实质上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额和价值的分配总额的关系。研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要向后看,即了解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构成,更应向前看,即规划总供给,预测总需求,便买方和卖方的计划和意图按现行价格计算获得一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支道隆 《统计研究》1992,9(4):58-59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是随行就市、胀跌灵活的话,社会总需求增加,价格就上涨,按现价核算的总供给随之虚增,总供给和总需求有可能大体上保持平衡。但在我国,商品价格除农贸市场外,并不是经常变动的。游广武同志在《社会总供需平衡方法论研究——兼论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差额的虚构性》(载《统计研究》1992年第2期,以下简称游文)一文中谈到:“当发生财政赤字、并通过银行超量发行货币时……即使在价格粘性存在时,从事后角度来看,也不会使需求增加。因为价格虽然不能对派生需求所打破的供需失衡进行调整,但派生需求又可以通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游广武 《统计研究》1992,9(2):48-51
目前,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统计分析所遵循的思路不外乎就是从统计角度先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然后将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比来考察总供需的失衡程度。这种方法暗含着一个往往不正面提及和论述的假定或前提,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目前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中所暗含的这个假定提出疑问,并通过对以这个假定为前题进行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的典型剖析,证明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地位之争愈演愈烈,“大统计学论”和“数理统计学唯一论”是这场争论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但是笔者在对两门统计学系统分析之后认为:大统计思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科性质问题,数理统计也不能作为统计学的唯一取向。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综合广延性决定了核算统计理论大有学问,并指出“传统与现代”两分观是统计理论研究中极端化趋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邱晓华 《统计研究》1989,6(2):12-14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85-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7%,但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却日益突出,抢购风迭起,零售物价急剧上涨,1985-1988年平均每年上涨10%,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随着扩权让利放活,地方、部门、企业利益逐渐强化,而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过早弱化,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又尚未建立健全。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业,在改革、外放、搞活过程中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急于求富,形成新的需求膨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杨缅昆 《统计研究》1993,10(4):34-39
一、选择:总供需定义 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我国新的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更高要求,理论界开展了有关社会总供需核标理论和方法的讨论。归纳众多不同的观点,不难发现,在总供需核算问题上形成了两大学派:平衡论派和非平衡论派。两派得出了统计核算上总供需恒等与否的不同结论,分歧源于对总供需定义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5.
莫曰达  林青 《统计研究》1985,2(3):24-28
统计工作正在进行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必须从内容、体制、制度方法到计算和传输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统计工作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