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崖造像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通过雕刻的视觉形式不仅直接反映了宗教的精神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艺术审美的外显方式.青神中岩寺仙人床摩崖造像保存完好,服饰精美,通过对佛、菩萨和供养人的造像服饰风格的分析,从中不仅可以领略造像时期社会时代的审美趋向,而且可以了解中国佛教服饰经历了从外来形式与中国传统服饰风格相融合并逐渐走向世俗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贵州侗族服饰就是一个独特的隐喻体系,它是通过服饰的三大核心部位来完成对其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及意识的隐喻:衣服的款式和颜色宛如一颗杉树,隐喻的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是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观念的表达;发式宛如土堆,隐喻的是始祖居所,是"萨"崇拜信仰的形式表达;头花宛如新生命,隐喻的是情爱和生殖力,是自由、快乐追求的表达,是柔性美文化的体现。贵州侗族服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隐喻,表现了该民族最纯真的艺术意志和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土家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本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并体现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4.
苗族文化以口传为主,其民族历史靠服装承传,因服饰携带和保存方便,成为纪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物。服装具有实用、审美、镇邪、象征等功能。服饰既属物质层面,是生活必需品;也属文化层面,包含服饰制作、审美、使用场合及年龄、性别和宗教信仰。湘西苗服多姿多彩,不仅展现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的诉说。苗服与苗风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概括和具体体现。湘西苗服体现了苗族自我,表现了独特的苗人哲学和服饰美学。  相似文献   

5.
通过描述和分析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认为特色美、自然美、和谐美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展示出的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审美特征的形成是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正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维吾尔族拥有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并且促进了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审美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初唐时期胡、汉民族之间的融合而促使文化融合代替南北朝时期文化冲突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论证了文化上的融合不仅内在地加速了各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融合,而且也外在地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在民俗及服饰等方面的借鉴与吸收的客观现实。从而提出了初唐时期是一个男人打马球、女人荡秋千的自主时代。就初唐审美文化的总体倾向而论,这又是一个不拘礼法尚风流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风格习尚、风情的产物和载体。色彩是人类共通的感情语言,色彩是服饰的眼睛,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习惯.不同的环境,服饰色彩有着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汉俄两民族传统观念与文化心理中服饰色彩的象征寓意及文化,从这一侧面了解并观察到汉俄两民族过去与现在文化心态的外化面貌,为从事语言与服饰文化研究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8.
乌珠穆沁部落是蒙古民族的古老部落之一,在长期迁徙和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体系,在服饰色彩搭配上显示出游牧民族独有的色彩审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中的主体,它的配色反映出蒙古族坦荡率直、热情果断、是非分明的民族性格。乌珠穆沁部落是众多蒙古族部落中最善于运用色彩装饰的部落之一,本文从服饰色彩审美角度分析乌珠穆沁传统蒙古袍的色彩搭配、面料选用、装饰形式,使传统蒙古袍的审美上升到色彩审美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能从一个特有的侧面反映审美风尚与意识。对服饰形象的描写是中国文学的好素材。古代典籍中有大量涉及服饰的论述和描写。历史文学奇作《左传》中写到有关服饰之处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服饰观,也透露了作者个人的审美意识,并且具有一种纯文学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0.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土家族的服饰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土家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反映土家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四是反映土家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载体。研究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深化土家族服饰的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推进土家族服饰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