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年了。辛亥革命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它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在祖国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爱国热忱。他们热烈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为其实现而奋斗,而牺牲,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女。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的作者、在辛亥革命舆论准备阶段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1885-1905),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摧毁了皇帝制度 ,否定了君主立宪 ,初步建立起三权分立、国会、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等近代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和程序。袁世凯死后 ,《临时约法》恢复 ,国会恢复和重选 ,共和民主制度在形式上仍按规定运行 ,故不能认为《临时约法》连同民主共和政体成为光辉的史迹。 2 0世纪上半叶的“制宪救国论”、“人权派”、“民主宪政运动” ,则表明中国资产阶级宪政运动并未因辛亥革命结束而终结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参加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组织光复会,主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从事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和思想理论建设。他的伦理思想在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一切道德皆始自利”的道德起源论在道德起源问题上,章太炎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道德,皆始自利。”(《菌说》)这个观点是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的“自爱说”演变而来的。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是世界史的重要课题,中外史学家对其性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学者一般是不作阶级分析的,最先对其阶级性质作出论断的是苏联学者。苏联的教科书认为,文艺复兴文化是“新兴资产阶级文化”或“早期资本主义文化”,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我国五十年代一些论著和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大致相同。六二年出版的《世界通史》指出,文艺复兴“孕育了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以后的著作则把文艺复兴直接称为“资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的学者、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章太炎,曾于一九二八年手订《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为我们研究作者和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年谱》在一九○一年(光绪二十七年)和一九○二年(二十八年)记载有关章太炎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事说:“‘江苏巡抚恩铭赴学寻问。教士辞已归,惧有变,亟往日本避之’。于是东渡”。我对“江苏巡抚恩铭赴学寻问”一说,曾撰文指出是章太炎记忆的错误。①近读中华书局出版《章太炎年谱长编》,该书系统地搜集谱主论著和有关资料而编成,很有价值。但书中叙述一九○一年、一九○二年章太炎在苏州东吴大学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开辟了一条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辛亥革命在"师夷"方面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内容更加丰富,仿照欧美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辛亥革命在"制夷"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与不足,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时地暴露出来.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若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论辛亥革命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革命“胜利”了,却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同盟会政纲即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起了巨大作用,但推动革命发展和规定革命结局的主要是反满为号召的民族主义.这正是辛亥革命的政治基础,并决定性的影响了辛亥革命的政局.可以说,近代中国民族思想远比民权、民生思想发达。因此,辛亥革命没有从民主主义的高度爆发,而由民族主义发动;共和之被承认很大程度上是换取和平结束革命的后果,在内容上更多的是取义于“五族共和”,而非“民主共和”.这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阿Q正传》问世已经六十多年。它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距今则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对于这部杰作的思想意义,鲁迅逝世前不久仍在慨叹“能了解者不多”;解放以后,研究深入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仍有分歧。本文拟探讨鲁迅与《阿Q正传》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及其失败教训的认识,并同颇为流行的所谓“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观点商榷,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真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不可磨  相似文献   

9.
《阿Q正传》问世已经六十多年。它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距今则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对于这部杰作的思想意义,鲁迅逝世前不久仍在慨叹“能了解者不多”;解放以后,研究深入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仍有分歧。本文拟探讨鲁迅与《阿Q正传》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及其失败教训的认识,并同颇为流行的所谓“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观点商榷,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真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不可磨  相似文献   

10.
《光明日报》(1978年2月16日)《史学》刊载了《辛亥革命史》编写组所写《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篇史学动态报道。其中有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关系,特别是二者是否建立过联盟关系的争论意见。这个问题,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辛亥革命在四川的具体史实,进行初步探讨。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同盟会,在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的准备和发动阶段,在较大程度上起了领导人民革命的作用,并与农民结成过暂时和脆弱的联盟。这一联盟的政治基础是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反动统治,纽带是会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同志军。“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80周年。毛泽东同志说:“辛亥革命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的革命,(《新民主主义论》)又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本文将先回顾一下辛亥革命的历史,然后反思其失败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在实现民主进程方面,有急进与缓进之别。1906年梁启超著文《开明专制论》,根据中国过渡时代的情况,强调新旧政体转换过程中必须要有过渡阶段,即“开明专制”阶段。“开明专制”思想是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起步的可贵探索,它弥补了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之不足,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产物。它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因而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的最主要标志。可是,由于这个革命政权早在它诞生之前,已被许定给了反革命头子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受到里应外合的压迫,无法改变这个既成事实。本来,“孙逸仙没有妥协的意思”,但缺乏“斗赢袁世凯”的条件,“于是终于输给了袁世凯”。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已有定论的历史问题。今天我来“重评”,并不是说我要推翻已有的结论,而是因为有人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因此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论述这一问题。 左文华同志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题为《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点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作了新的解释。他说:辛亥革命以前,“整个社会还是封建的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所以辛亥革命以  相似文献   

15.
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发生、发展及其衰亡为主线,揭示其演变过程、各阶段表现形式及特点,阐述其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有:第一,揭示了中国近代联邦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联邦主义作为近代一种国家结构理念与制度,是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联邦主义是近代国家在构建国家结构时的一种观念或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文题巨作者{奖励等级毛泽木对中共党史学的贡献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排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我们是怎样理解列宁的“客观真理”的国共两党对“九一八”、“七·七”两事变的立场论《红与黑》主人公于连性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绝对贫困化理论研究中“、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说的看法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近代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综述毛泽东的军事原则与孙子兵法社会主义经济中横向物质利益问题之管见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社会主义企业直接生产目的之我见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唯…  相似文献   

17.
武昌--号称“楚天”、三国时吴主的迁都之处,一千六百多年后,又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发难地而垂名史册。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城头的一阵枪声,划破了乌云沉沉的夜空,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新的一幕。著名的辛亥革命就是以它为标志的。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撵跑了中国封建主义的象征--皇帝,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它的成功之处。然而,“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辛亥革命的成果却落在大地主、大买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同志们。(一)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规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保卫共和制度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何种地位,主要应由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梁与同时代政治家的比较中来确定. 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判定保卫共和之举的历史意义的基本参照物. 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否如同人们通常所言:资产阶级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呢?从广义上说,诚然如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天下,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是,民主政治并未一蹴而就,共和制度也远非坚如磐石. 资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这是辛亥革命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出生于桃源县的宋教仁、覃振、胡瑛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桃源三杰”。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形势复杂、人品高低,世人对“桃源三杰”又有“龙、虎、狗”的评论。探讨“桃源三杰”现象,有助于我们研究辛亥革命,了解中国资产阶级,认识近代湖南人才群的奇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