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2003,(5)
"天下竹子数不尽,井冈翠竹第一名。井冈竹是革命竹,枝枝叶叶为革命。"正如这首山歌唱的,井冈山的竹子名闻中外,誉满全国。一位作家深情地赞道:"竹是井冈魂。"我们到井冈竹乡采风,更感到井冈竹有独特的劲节和品格,有独特的美。这是个雨后初晴、云淡风轻的日子,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林区公路行进。山风吹过,翠竹婆娑,林涛阵阵,使人恍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智能化而忽视融入绿色理念的问题,因而智能与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应是我国智能建筑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路径.根据智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建造特点,可以构建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智能与绿色一体化发展的体系结构.为推动智能绿色一体化发展,应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搭建智能绿色建筑产学研发展平台,制定智能绿色建筑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创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建筑样式,它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倡导绿色建筑,不仅顺应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是继承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绿色建筑具有实用性、和谐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征,它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并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竹崇拜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一大土著文化 ,是中国传统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为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两个层面。竹具有生命力旺盛、繁殖快的独特秉性 ,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缘起和归宿 ,这种竹崇拜心理在南方民族的创世神话 ,以及生育、婚姻、丧葬、祭祀、服饰、姓氏、禁忌等习俗中都得以阐发和认同  相似文献   

5.
浅议客家建筑的审美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建筑深刻反映了客家人浓郁的民系特征 ,其独特的造型特点、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体现出独特的美与独特的价值。这种独特而鲜明的审美属性可以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个方面生动展现 ,并协调地归结在客家建筑上。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绿色建筑绿色度的基础上,以开发商和消费者为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的关键主体,运用博弈论构建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复制动态方程,比较分析开发商和消费者在政府激励政策下的决策影响.运用MATLAB基于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及绿色度的变动情况进行数据模拟仿真,探究绿色建筑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政府对...  相似文献   

7.
饱湿素妆,愤写俗世,是中国近代"海上画派"画家蒲华美学思想特征的艺术显现.蒲华以写竹闻名,其竹与他竹之不同,在于并非刻意临摹自然之逼真之竹,而是书法线条之竹与愤对俗世的情绪之竹,故有"蒲竹"之美誉.绘画与书法之时代精神,就在于继承中的创新,并将浓烈的个性精神融入创新之中,上升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蒲华的笔墨、艺术和人生,为此作了雄辩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由于理念新颖、投资成本高、技术复杂及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使绿色建筑的风险问题较传统建筑更为突出.而决策阶段不确定因素多,其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在分析绿色建筑风险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物元分析法研究决策阶段的风险,采用物元理论建立绿色建筑的决策期风险评估物元模型并进行分析,做出相应风险评价,以期对绿色建筑风险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果建设绿色建筑的比较利益较低,企业、住房消费者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他们进行激励,使他们与政府的利益趋于一致,同时政府也需要研究一些约束机制引导建筑企业、住房消费者来推广绿色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以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之间的宏观与微观关联,分析了我国建设绿色城市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应于绿色建筑的节地理念.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文化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受旧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无时不在创造着新的文化.建筑正是被这种文化的冲击而创新,也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建筑特色形成的重要源泉,是建筑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近代厦门建筑经历了外来文化入侵、冲撞与融合的过程,从万国建筑博览到中西合璧厦门风格的形成,独特的文化背景塑造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与风貌.  相似文献   

12.
论云南省的民族竹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认为民族竹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竹建筑、竹食品、竹服饰、竹制交通工具和设施、竹器物、竹乐器、竹制生产工具等方面;民族竹精神文化主要由竹崇拜(竹图腾崇拜、竹生育崇拜、竹祖先崇拜、竹自然神灵崇拜、竹巫术崇拜)、竹民俗(竹婚俗、竹丧俗、竹节日习俗)、竹歌舞、种竹护竹习俗等构成。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基础上,设计了"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发展起步阶段,应对绿色建筑的供给端和消费端进行正向激励,发挥政府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作用;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应逐步发挥市场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逐步降低对绿色建筑的激励力度,运用反向激励扶持绿色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竹建筑符号最典型的是竹干栏式建筑形态,它主要包括傣族竹楼、景颇族竹楼、德昂族干栏竹楼、傈僳族竹楼等。云南竹建筑文化符号圈中符号运动有"中心葑边缘"、"穿越边界"两种方式和串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并联运动四种运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建筑生命周期内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从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出发,阐述发展绿色项目,使建筑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绿色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它贯彻的是一种科学、健康、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图书馆建设首先要从建筑做起.绿色建筑在设计上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可持续发展、节水、节能、材料选择与室内环境质量.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在选址、造型及色彩、节能、功能区域设置、智能化系统、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绿色图书馆的理念,达到了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开放式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TBT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在国际贸易中TBT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TBT已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传统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和"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味,文章从建筑空间尺度、虚空间与灰空间、空间的布局三个角度分析传统"和"理念对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并得出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旧城有着古代东方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貌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罕见的,这种罕见就在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内涵.这种完整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集中体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的脊梁,统领着整个城市的布局,支撑着城市的街巷肌理,还是一条人文线,展示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一座北京城,半部中华史,北京旧城中轴线积淀了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丰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且这种结构体系经过长期的考验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承重、防潮和隔震性能.本文以中国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地基基础为研究对象,依次分析了地基、台基、柱础三个层次的材料及构造做法,阐述了其承重、防潮、隔震的原理.以期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做出贡献,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