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胜利 《兰州学刊》2006,(12):195-196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对深度报道进行重新诠释,我们更倾向于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新闻深度,它只要求新闻的文本能够诱发受众的深入思考,从而体尝思考的乐趣;它只要求通过各种新闻背景的合理运用,表现出新闻事件的“景深”———历史纵深感。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其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为受众解疑释惑,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对重大题材形成的舆论强势,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通常指以报道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气和轶闻趣事为题材的新闻报道。与时政、经济、文教新闻相比较,它具有产生新闻领域的社会性、引起受众关注的广泛性、披露新闻主题的共同性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电视新闻百花园中灿烂夺目的奇花。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3.
何龙 《兰州学刊》2003,(5):200-200
以迅速及时、直接简洁地反映事件客观实际的社会新闻 ,以其低视角、亲近感、近距离在以市民为阅读对象的都市类报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定义的社会新闻多是以批判或揭露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为报道对象 ,如坑蒙拐骗、小偷小摸、违章出轨、色情凶杀等。这样的报道若占据较多的新闻版面 ,势必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怀疑 ,近而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公信度。以满足市民各方面需求为主的都市类报纸 ,以其定位的平民化 ,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正是这种平民化 ,才使社会新闻格外受到读者的欢迎。原有对社会新闻的概括 ,是反映…  相似文献   

4.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的社会新闻,具有题材广泛、人情味和趣味性强、受众面宽等特点,在当代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媒体专门开辟社会新闻版面,有的还把社会新闻放到头版甚至头条的位置。但是,目前一些新闻媒体由于没有把握好报道的“度”,致使社会新闻过多过滥、变质变味,给读者的印象是轻飘、琐碎,称之为“垃圾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对报道大量“注水”,做“合理想象”,添枝加叶,甚至夸大事实,歪曲真相。有的眼睛只盯着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对正面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报道题材。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代表着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人文精神的视角对社会新闻加以关注,指出了社会新闻报道加强人文关怀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报道题材.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代表着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人文精神的视角对社会新闻加以关注,指出了社会新闻报道加强人文关怀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新闻深度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追踪与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掌握新闻报道的“度”,把握深度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方位的报道,是每位新闻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采访权的概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昕 《天府新论》2006,(Z1):207-209
新闻采访权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无定论.通过对新闻采访权的对象条件和行为条件的分析,再联系新闻采访权的主体要求,新闻采访权的概念界定如下新闻采访权是指依法设立的新闻单位及依法获得新闻从业资格的新闻工作者拥有的,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采访受众关心的社会生活事件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有一些新闻因传播工具不同而延缓了新闻时间 ;而有一些新闻则纯粹由于如写作、投递等出现障碍 ,迟滞了事件内容与读者见面的时间。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延缓性新闻 ,而后者则是新闻延缓。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闻人应该具有新闻的敏锐,在得到一个好的新闻线索后,能不能让新闻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则需要新闻人对新闻进行挖掘,并通过媒体协同,使之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本文以“音乐男孩”为例,通过介绍这一新闻题材的挖掘过程,得到了一引起启示,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1.
谢梅 《天府新论》2009,(6):108-112
“新闻话语”作为一种社会话语,是新闻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事件以及这些要素共同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相互沟通、对话所形成的意义建构物。新闻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形态,是当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不断地相互冲突,经过积淀以后形成的人类思想的“陈述整体”。在现代社会里,中心话语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是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并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是凝聚人心和稳定社会的精神力量。而“平民话语”所代表的大众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营养源泉,又是主流文化的异化力量。如何正确处理好“平民话语”与“中心话语”的关系.是建构当代社会话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闻改革与新闻价值观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价值观是人们通过新闻实践所反映出的价值评价的观念形态。现阶段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动的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大陆新闻传播格局已打破旧格局、旧观念,但新的秩序尚未最后确立和成熟。综观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改革所走过的历程,它折射出新闻价值观的短变过程.新闻价值观在新与旧、中与西、封闭与开放之间寻找历史支点。作为评估新闻价值的经验主义标尺.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在开放改革的背景下从一元逐渐走向多元。目前,新闻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就其社会效用而言,正、负面影响同时存在。多元的但必须是完整和谐的价值体系才有利于整合社会、调控社会,而理性的传播者与传播市场的有序性是新闻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21,(2):128-141
为进一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的“社会性”问题,通过对媒体社会网络的实证分析,揭示新闻媒体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机制如何影响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结合“互定向”概念与“扩散”理论,以700余家新闻媒体的微博文本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热点新闻事件为例,考察媒体属性(如“定位”)以及网络结构(即“互定向”关系)对其报道特定新闻事件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媒体角色或定位显著影响其对时政、社会和突发事件类新闻的关注;在控制媒体属性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媒体的感染性或敏感性,以及结构凝聚性和结构对等性等变量对社会和突发新闻事件扩散产生显著且正向影响,但并没有对政治新闻事件产生同样效果。该结论有助于改进对社交媒体中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及规约的认识,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官方微博新闻与门户网站新闻同属于网络新闻语体,二者的词汇密度均在80%以上,拟声词和叹词的总比值都很低,而陈述句的总比值都很高。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官方微博新闻比门户网站新闻更倾向于书面语体。官方微博新闻的词汇密度、平均词长、成语的总比值均高于门户网站新闻,词型例比、3字及3字以下词的总比值、惯用语的总比值均低于门户网站新闻,11个词类的词型使用频率远不及门户网站新闻均衡,多用长句,句长分布比门户网站新闻更集中、更接近,而破碎度和直接引语的数量均低于门户网站新闻。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职业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本身是一个矛盾角色的结合体。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专业主义要求记者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以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为首任。在执行专业任务时,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应理智地视情况而定。在报道之前,首先考虑该报道值不值得以牺牲某些人的利益为代价。当新闻事件是可操控的,记者就应遵从职业角色,反之则是社会角色。另外,在参与事件进程的报道中,如果职业角色阻碍了事件进程,那么就应该从事件参与的角色中撤出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用瞬间的直观形象报道新闻,向读者介绍新闻事实,使广大读者看到和了解他们欲知、不知和应知的事件和人物。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它的形象语言所产生的独特效果,使文字报道可望而不可即,起着一图胜千字的作用。它是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与独特的形象思维的结晶。新闻敏感意味着抓住拍摄角度。这就需要摄影记者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思索广大人民群众在想什么,想知道什么,看到什么。尤其是晚报的读者绝大多数是普通百姓,他们在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动态,体会上级精神的同时,更需要看社会新闻,知晓天下大…  相似文献   

17.
黎明洁 《学术论坛》2004,(6):130-133
散文式新闻论争不仅源起于实践对理论的推动,更源起于意识形态转型和多元价值社会的形成;散文式新闻会模糊新闻与文学的界线观点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新闻学缺乏底气的反应;对散文式新闻"惟美"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不能否认它在改革新闻结构方面的成功;散文式新闻的出现是一次对报道模式单一化的成功革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4年《中国环境报》创刊至今,中国环境新闻传播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历程。30年来,环境新闻传播经历了启蒙呐喊期、群体曝光期、环境议题多样化期三个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题材不断拓展,内容逐渐丰富,影响力不断加大,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环境新闻在媒体处于弱势地位并被放逐于边缘,权力操控与资本的侵蚀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环境新闻自身又由于"运动型""一阵风"的不稳定状态很难形成权威性的影响,还缺乏稳定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今后,在加大学术研究力度的同时,环境新闻传播应该朝着题材拓展、时空把握、主题深入开掘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期在改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治理方面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9.
海派小说中留下了大量的新闻的印记,探讨二十世纪30年代上海本埠新闻与海派小说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前者不只是海派作家偶尔借用的题材,甚至还在作品中承担了结构性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并培育了作家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都市的整体经验和想像.1930年代海派小说对上海恶的、情色化的想像,无不可以在本埠新闻的内容和叙述模式中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