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essie Wang 《领导文萃》2010,(13):117-121
<正>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表面上老板是建造大船的出资者,实际上大船不是一个人能够建造成的。船长要组织人造船、驾船(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首先得让人相信这船造好了之后大家都有份坐才行。打造企业这艘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必须有让大家一起"坐船"的愿景,才能吸引更多"船员"加盟。员工选择老板,公司的前途和发展平台在很多情况下比薪水更能成为决定性因素。老板的吸  相似文献   

2.
陈翔 《决策》2006,(8):46-47
从表面上看,“仇和现象”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多赢的政治选择,这是我们评价仇和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无视这个基本的事实,基于任何高深的理论所作出的结论都是苍白的。  相似文献   

3.
熙风 《经营管理者》2008,(2):127-127
因为分类标准的原因,女人可以被分为很多种——温柔善良的、聪明伶俐的、漂亮快乐的、理智型的、感情型的、复杂的、简单的,总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不同的女人;不过,无论女人有多么千差万别,我们如果以"对名牌的态度"来作为划分标准的话,那么天下女人基本上可以被划分为两类,一类为"迷恋型",另一类为"不迷恋型"。在时尚世界,"迷恋"型的女人既是时尚的追随者也是时尚的生力军,她们是时尚的宣传队播种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发现     
读书发现,真正幸福的女人是无法进入小说的,或者说,无法成为千古流芳的典型。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无一不是不幸福的女人。作家能让笔下的女人是个好女人,比如说巴金《家》里的女人,都那么善良娴慧,但却不幸福。作家可以让女人成为天使,可以让女人得到无数人爱慕,可以让女人获得……就是没办法让笔下的女性成为一个幸福女人而又能千古传诵。也许正因如此,一些女人给自己写书,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主人公。我不知道这样的女人是否幸福,或者依然会是如此结局:要么这是个另一形式的悲剧,于是成为典型传之后人;要么,因为这个主人公的幸福,本书很快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5.
<正>隋朝的历史虽然短暂,却因其结束了中国200多年的分裂状态而意义重大。完成统一大业的隋文帝杨坚,以其功绩和德行,成为开国皇帝中的佼佼者。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现代人常说的这句话,在隋文帝身上也可印证。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虽然在史册上连名字都未留下,却是一个杰出的"内助"。史载,杨坚当上皇帝,与独孤  相似文献   

6.
亓伟 《经营管理者》2013,(25):330-330
<正>工作标准问题,表面看是一个作风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理想信念、思想觉悟、党性党风、道德品质、素质能力的直接体现,是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杆和砝码。工作标准的高低,决定着一个部门的兴衰,左右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关系着事业的成败。解决工作标准低,进取心不强,企业发展速度慢问题,重点解决以下四种倾向。一、把工作标准定在干就干到最好、干到极致上,克服"应付凑合"的倾向应付凑合是工作标准低的典型表现。有些同志工作马虎.应付凑  相似文献   

7.
这个世界到处都可以撞见有钱的穷人。 有钱的穷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穷得只剩下钱了,说的是精神上的贫脊,只懂挣钱,不谙世事,思想一无所有,但是钞票不少;再一种是有资产却拿不出现金,说的是由于管理和运作不善,资金全部化成了固定资产或抵押财产,没了流动资金和大宗消费现金。 这样有钱的穷人,真是令人深表同情。 一个国家或地方也是这样,拼资源拼污染上项目,拼道德拼伦理抓收入,结果环境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3,(34):16-16,17
与实际脱节、与规律相悖、与民意相违的"造城"之风,表面上红红火火、风风光光,实际上却是精血亏耗的虚火症,深究起来,"造城"之风也闪现着官僚、奢靡等"四风"的影子。近日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  相似文献   

9.
拼并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重复发生的单一产品战略问题。由于技术的驱动,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而使其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所产生的拼并可以创造一些特有的机会。拼并有时是必要的选择,有时却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本文论述了产生拼并的原因和进攻型、防守型两种拼并战略,讨论了高技术企业如何规避由于拼并而带来的风险,并探讨了拼并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正套200。2年,我大学毕业,在威海与一个陌生女人合租了一房子那女人与我是同行,比我年长几岁,我天真地以为遇上一个知心大姐可以指点迷津。那年秋天公司组织运动会,每人发一套李宁运动服。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套名牌,迫不及待地回家试穿。她流露着无法掩饰的不屑:"你还真是小姑娘没见过世面,这都是李宁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和"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把妇女定位于家庭。在人们看来,农村妇女只是生活在一个个农户中的"女人",没有谁把她们和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联系起来。实际上,农民历来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农村妇女从未脱离过农业生产。从建国初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集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7,(12):86-86
俄罗斯男人普京对布莱尔说:俄罗斯男人在办公室聚在一起时,他们谈的都是女人;当他们出了办公室和女人在一起时,他们谈的都是工作。"  相似文献   

13.
0.618与管理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一种最美妙的比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即0.618:0.382,凡是符合"黄金分割"要求的形体,都是最美的。"黄金分割"最初运用在建筑和雕塑艺术方面,在人体上、艺术上、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生产工艺方面,都可以看到0.618的美学妙用。世界万物都是相通的,形式美原则一般也适用于内容美,0.618完全可以移植到决策、用人、管理诸方面。0.618与决策以黄金分割的近似值3:2分析。50:50是一种均衡状态,但这种均衡状态通常是临时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总要打破这种均衡状态;10:叨是一种绝对状态,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对领导干部来说,必要的"说"自有其意义和价值,但更应该办实事、求实效,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进展来说话。有的地方的领导擅长坐而论道,热衷于说空话、假话、套话、大话,豪言壮语多,实际行动少,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表面上层层都在讲落实,实际上是层层没落实。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喊,是一种宣传,是为了尽快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干,要的是过程和结果,是将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妙答某作家在签名售书,一胖女士问道:"你说女人是一本书,那我这样的女人是什么书呢?"作家忍不住笑了:"是合订本!"住院一个病人向他的知心朋友说:"医生说,他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使我下床。""那他做到了没有?""不等到第五天我就下床了。"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几年来,一部又一部以"后宫女人"为中心的传奇野史不断呈现在荧屏上,剧中后宫妃嫔们个个粉妆玉琢,表面上口口声声礼义廉耻,背地里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为讨得皇帝和贵族欢心,可谓费尽心思、出尽阴招。回想前几年,湖南卫视播出的香港电视连续剧《金枝欲孽》,与央视《乔家大院》同期播放,显示了湖南卫视以"权谋大戏"制胜的不凡底气。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有很多职业女性,包括女官员,可能是出于传统的习惯,为了要表明可是要符合她的身份,整天显得很严肃,头发剪得短短的,只穿深蓝或咖啡、灰黑色的衣服。这个想法其实是过时了。当然这也不排除她们因为严肃的个性以及她们本身喜欢这些颜色。 在这个新的纪元,现代的女性只要懂得打扮、化妆、穿衣服的窍门,还是可以在做一个成功女人的同时,成为一个具有特别魅力和味道的女人。世界上没有难看的女人,只有不懂得如何打扮的女人。那么怎样打扮才得体呢?靳羽西认为关键有两点;第一,你的穿着是否符合你的身材与身份,这要求你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用扬长避短的方法装扮自己,使自己更漂亮更有魅力;第二,你的穿着是否符合这个场合?比如说,大家都穿便装,你一个人穿礼服,这就不对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不作为"和"乱作为"虽然只是发生在公务员队伍的少数人身上,但是危害大、影响广,必须下气力予以根治。从表面上来看,"乱作为"的危害比"不作为"更直观、更明显,让人感觉"乱作为"比"不作为"危害程度大,但实际上,"不作为"的危害程度一点不小于"乱作为"。要清醒地认识到"不作为"与"乱作为"二者皆不可为,都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不作为"与"乱作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一个习惯于"不作为"的人被赋予了重要职  相似文献   

19.
《领导科学》2015,(5):1
吴江龙、刘伶俐在《对于权力的想象:一种网络舆情的理解视角》一文中指出,网络舆情不仅仅是民意的简单汇合与反映,实际上已成为一股强大的话语权力。舆情在形成上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对于权力的想象,而正是这种对于权力的想象支撑着网络舆情发展成为权力本身。网络想象表面上是合理的质疑,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并预设了一个道德审判的主题。它颠覆了等级制,却又创设了另外一个等级制。通过屏幕与键盘,在同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人们可以不  相似文献   

20.
控制     
<正>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以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只会选择一个"欢"字,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只有欢这一种感觉,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欢。因为若没有了悲来做比较,如何能知道欢之所以为欢,是和悲大不相同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