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是“我手写吾口”南社诗人古直编选的《客人三先生诗选》(仿宋精印线装本,1931年版)及其《黄公度先生诗笺》(中华书局,1935年版),均在卷前载《黄遵宪传》,古直在这不到500字的传记中,特别提到了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理论,其开篇即云...  相似文献   

2.
论“人物评传”徐雁(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210093)自从我国书业界跨入90年代以来,传记(biography)一直作为“书市骄子”,在各个出版社的选题计划上和各地图书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到如今,文化名人传、科学家传、作家学者传、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正史“二十六史”中有12部为吐谷浑列了传记,即《晋书》卷97《四夷·西戎·吐谷浑传)、《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北史》卷96《吐谷浑传》、《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传》、《南齐书》卷59《河南传》、《梁书》卷54《诸夷·河南传》、《南史》卷79《夷貂·河南传》、《周书》卷50《异域·吐谷浑传》、《隋书》卷83《西域·吐谷浑传》、《旧唐书》卷198《西域·吐谷浑传》、《新唐书》卷221《西域·吐谷浑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吐谷浑传》等。这部分传记在整个正史中的边疆兄弟民族记载中,占…  相似文献   

4.
评《大地足印──朱自清传记》曹惠民,张涛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姜建的《大地足印──朱自清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真实地展示了朱自清的人生轨迹、思想脉络和情感流变。作者能够秉持学术公心,给朱自清以恰如其分的学术评价和历史定位。该著文学...  相似文献   

5.
公安派是明代万历时期激烈抨击拟古风气的著名文学流派,它以代表作家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世居湖北公安而得名。袁氏三兄弟中,以袁宏道声名最著,文学成就最高。而在袁宏道众多的作品中,山水游记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重视,研究者、评论者甚众。其实,他的为数不多的传记文亦颇具特色。袁宏道所作传记文只有四篇:《徐文长传》。《醉臾传》、《王氏两节妇传》和《拙效传》。在《徐文长传》这篇传记中,作者倾注了强烈的情感,使得徐文长这个做世不群,多才多艺而又一生坎坷的“奇人”形象跃然纸上。《醉臾传》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无姓…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一九七九年二十所院校编印的《中国当代作家小传》,其中的老舍传记中记,老舍于“一九四○年,赴西北战地慰问抗战将士。”,同时又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年第三辑上发表的波兰学者日比格涅夫·斯乌普什基写的《老舍传记  相似文献   

7.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题曾良(内江师专中文系副教授)一、作者非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又名《残唐五代史演传》、《五代残唐》,以下简称《残唐》)①六十回,旧题“贯中罗本编辑”,“李卓吾先生批点”,“若士汤显祖批评”。对李卓吾和汤显祖的评点,学术界几...  相似文献   

8.
李德顺,1945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人《价值新论人《价值学大词典》(主编)、《思维世界导论》(合著)、《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合著)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三十多篇论文。《价值论》一书荣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一等奖,1991年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2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立传,并被授予1992-1993年度“国际文化名人”称号。记者(下称记):您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已有十几年的…  相似文献   

9.
田汉曾被曹禺誉为“是一部中国话剧史”的梨园领袖,他的一生就是一串曲折生动而又具有历史意味的故事。当然,田汉也因其艺术创造所涉及的广博领域和一生中诸多的“敏感”点构成了对传记作者的挑战。董健的《田汉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对此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李纯甫考论     
一、生平补证 李纯甫(1177-1223)字之纯,号屏山居士,是金代后期文坛的风云人物。《中州集》卷四、《归潜志》卷一、《金史》卷一百二十六有其传记,其中《金史·李纯甫传》几乎全抄自《归潜志》卷一,仅多出“擢承安二年(1197)进士”等数句。二者都说李纯前车于正大末年(1231),享年47岁,清人施国祁《归潜志跋》已指出刘祁所说的“正大末”是“元光末”(1223)之误,可惜他没有论证,今人周惠泉先生利用史料进一步考定了李纯甫的生卒年(周文见《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此外,李纯甫的生平中…  相似文献   

11.
《民国人物碑传集》序言汤志钧《民国人物碑传集》在《辛亥人物碑传集》出版不久,也已编校成册,刊行在即了。两书的出版,是学术界的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史、民国史研究者期望已久的资料书。我国史学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从传记而言,“正史”之外,私家撰述又有碑(墓碑...  相似文献   

12.
“忠义”:一个二极背逆的价值选择──重读宋江冯文楼据高儒《百川书志》记载,明代早期的《水浒传》刻本,在书名前当冠有"忠义"二字,此也即李贽所谓"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者(《忠义水浒传序》)。这一命名,实际道出了横贯于小说叙事之中的...  相似文献   

13.
说支遁     
说支遁徐正英支遁(314──366),东晋名僧,本姓关,字道林,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其生平及著述可参见梁代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本文拟综合有关史料,纠正和补充本传几个问题。-、相貌丑异《支遁传》载:“陈郡殷融尝与卫交,谓其神情俊彻,后进...  相似文献   

14.
论作家与作品的关系──兼论传记式批评的偏颇王宇作家个性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古老而有争议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文如其人”,作品与作家人格(个性)是统一的。一种意见认为“文不如其人”,作品与作家人格(个性)并不统一。双方都能从文学史中找到充足的论据,...  相似文献   

15.
"作者之死"和传记批评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文学史和批评史,尤其是在西方,传记这种古老的文类不断被改写、挪用,传记批评也不断被质疑、甚至摒弃。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记的基本文体规定性应该是编年体式的“叙事”。就像《四库全书》把传记解释为“传记者,总名也,类而别之,则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传记的写作其实是寻找失去的时间。传记叙述的历史是过去时的,已经发生的真实。但在事实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历史的写作无法回避向当代的延伸,传记也回避不了。从世界范围看,当下语境成为操纵传记写作的“一只…  相似文献   

16.
《高僧传》是梁释慧皎撰集的一部僧徒传记。本文对其中“黄中”、“抽舍”、“纲领”、“越逸”4词的意义和引申源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7.
巨人形象与历史画卷──评朱顺佐、金普森的《胡愈之传》王学启朱顺佐研究员和金普森教授合著的《胡愈之传》于1992年5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既为这本传记填补了国内对胡愈之系统研究的空白而欣慰,也为它令人信眼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位中国文化巨人光辉的一生而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十年之后,一代文豪茅盾的传记才同我们见面,尽管这已经是“姗姗来迟”,但我们毕竟有了一本真正称得上“传记”的展示茅公思想和性格的作品。 作者李标晶教授早在1983年就完成了这部近23万言的著作。在他接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之后,又奉献出了这本《茅盾传》(团结出版社1990年7月版)。《茅盾传》问世的  相似文献   

19.
一年谱为人物传记中的一种编年体例,但是年谱最初并非传记,后来逐渐发展为编年与传记二体的人物传。年谱之名,始见于郑樵《通志》卷二十一“年谱”,列于“氏族略”前,它是由谱牒发展而来的。两《唐书》“经籍”、“艺文志”均著录:贾冠《国新皇太子传》,入于“谱牒类”,《宋史·艺文志》入“传记类”。自宋以后有按年记一人事迹、著作的书,称为年谱。其大抵为门人属吏记其师、长一生事实,或考古人著作  相似文献   

20.
<正> 阅读李永祥先生的《蒲松龄传》,我感觉到了著者的激情与眼力。传记作为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体,须具备“以情纬文”的要素。传记若丧失了充沛的感情,有可能退化为冷冰冰的年谱,无法让读者产生审美愉悦与情绪感染。永祥先生能心契神合地去感知蒲松龄及其作品,跨越时空距离而与蒲松龄结成知己。这部传记,行文流程有一气呵成之势,这大概可归因于激情的同化力。传记固然需要情来,但更重要的是能提出一些独到的学术见解,这就涉及到“史识”的问题。史识大约近似于令人所说的“眼力”。《蒲松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