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调节理论是马、恩在论述未来社会生产时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生产时指出:“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恩格斯也说过:“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和各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从马、恩的论述来看,计划调节就是社会中心通过事先制定的计划把社会总劳动即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也包括它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调节社会生产的唯一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计划调节这个问题。这样,有利于从深层次上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问题。本文拟就计划调节同计划经济的关系问题、计划调节的形式问题及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调节机制等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计划经济。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计划调节是计划经济的本质要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自觉的,后者是自发的。运用市场机制不等于市场调节。按我国的国情,把实行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地放大些,是必要的。作者还对完善我国的计划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计划调节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改革中迫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什么是计划调节?商品生产能不能计划调节?计划调节的结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深入地进行讨论和研究。计划调节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人类的生产从来是社会的生产,总是存在生产的调节问题。马克思指出:"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计划调节的手段、特点及作用。对西方国家的计划调节与我国传统计划决策进行了比较。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靠什么来进行调节呢?过去,传统的看法和做法是靠计划来调节,即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计划机关制定统一的、包罗万象的计划,整个社会所有经济单位,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单位都得按照计划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市场只起一点补充的作用。这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为或基本上看成为产品经济的结果。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以后,有重大突破,承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还发生作用,承认了计划要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大林同志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商品流通中有调节作用,在生产中只有影响作用,因而对市场的作用还是重视不够的。一句话,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是不彻底的,还没有摆脱产品经济的框框。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调节理论,就必然是靠计划来调节,而计划同市场的关系也只能是某种程度的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要使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协调地发展,就必须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投入的劳动量之间,在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之间,在各部门生产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如何来保持这些比例关系呢?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单纯的集中统一的计划调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五十年代从当时的苏联学来的。这个方法的根本缺陷是重视计划调节的作用而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就形成国家管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从而对计划调节估价过高,对市场调节加以贬斥,诸如把计划调节和计划经济划等号,并誉之为自觉的、事先的、积极的调节。在认识到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有人又把计划调节认为是有计划的市场调节,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市场机制对我国经济运行起着日常的、基础的调节作用,但市场机制仍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的方面,因此,计划调节也是我国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短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流通如何运行?如何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二者结合?探索这二者的结合方式,对推动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资料市场发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短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不同功能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活动,以全民企业为主体,是由多种不同所有者企业参与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供求利益关系和市场行为关系。对这些关系的调节方式,既不是单一的计划调节,也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应当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相互溶合。所谓市场调节就是利用价值规律对间接计划市场和自由市场的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事后调节、短期调节、个量调节、微观利益调节。所谓计划调节就是利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事先调节、长期调节、总量调节、宏观利益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计划调节王庆功,杜传忠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究竟还要不要计划调节?这种计划调节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计划调节有何不同?它的主要特点及其实现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亟待解...  相似文献   

12.
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改变过于集中的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管理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和企业职工参加管理的权力;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把  相似文献   

13.
图书和文献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图书馆就是储藏这些精神财富的宝库。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方针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还有其它工作人员。为了使教师、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和顺利地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使馆藏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其作用,作到象列宁指出得那样:“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的手稿,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在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方面,实现由原来的直接行政控制向间接计划调控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为了尽快地建立、健全和完善间接计划调控体制,我们不仅需要贴近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使企业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有了灵活性和主动性,初步改变了“以产定销”,“产销不见面”的被动局面,促使企业主动平衡供、产、销,逐步进入按社会需要生产的轨道,从而加快了经济调整的步伐,促进了生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如何加大宏观调节力度,帮助贫困地区经济顺利与市场接轨,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计划调节,是贫困地区经济讯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越来越大。①从经济增长迅速看,“八五”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其中中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在湖南省来看,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计划”一直在两种含义上被使用,一方面计划泛指平衡性或比例性;另一方面,计划指具体的经济计划。这两种不同含义的计划与市场调节形成两种不同的结合,即广义结合和狭义结合。理论界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争议,实质上分属这两种结合。本文从分析计划的两种含义出发,分别探讨了流通领域的广义结合和狭义结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流通调节,实现这两种结合的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应当坚决实行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为了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需要进行很多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把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调整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对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坚决地有步骤地实行全面改革,解决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目前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学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权力集中,侧重用行政办法来管理经济。这在苏联当时也是有缺点的;把它照搬到中国来,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考核工作面对的问题,并从考核工作的目的、内容、标准及结论使用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校教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