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认为,在现代世界,技术居于统治地位,在技术的支配下,语言也被技术化,沦为表达工具、信息工具和统治工具。这种被技术化了的工具语言是非本真的语言,它造成了一切本真存在的萎缩甚至泯灭,导致了极端的危险。要克服这种危险,就要回到语言本身,使存在本身得以显现,实现对人类栖居根基的庇护,使人类能够在语言之路上返回家园。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关于语言的功能有两种说法:一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很多具体的说法还有细节上的差别,但语言的沟通功能和认同功能已体现于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似乎有两种功能,结果是两种功能似乎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在此,我们提出新的观点:语言是人类的信息工具,信息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是因为可以通过语言获取和处理信息。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可以涵盖上述两功能说,并解决其连带  相似文献   

3.
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但问题是人何以能拥有这样的世界.卡西尔从语言符号功能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语言乃是人类建构世界活动的历史经验织成的符号之网,人就生活在这个符号世界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二、语言对世界的建构主要是通过为事物命名和赋予世界以秩序的方式实现的.三、人凭借语言的这两种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外在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更能建构起内在的心理世界,"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四、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对世界的建构模塑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内在根源.认真梳理卡西尔的语言观,对我们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在建构人类世界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语言对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制约等,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5-29
后期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的意义就是语言的用法,而语言的用法是由语言游戏决定的。可以把生活方式视为语言产生意义的语境条件。因此,生活方式是人类语言产生意义的源泉。剖析生活方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而探究生活方式与语言游戏的建构、生活方式与主体间性语境的建构、生活方式与语言语境意义的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探讨言语行为的生活方式语境建构问题。与其说意义就是使用,不如说使用就是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英 《中文信息》1997,(6):21-23
语言实验室是目前各类教学单位普遍采用的外语电化教育设备,它为人们学习外语起了很大的作用。按不同的发展阶段,语言实验室大致可分为听音对讲型、视听综合型和智能辅导型。前两种类型被普遍采用,但是它们存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联络情感的工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把好语言关,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给学生以关的享受。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语言体现着境界关、心灵关、震撼美和艺术美,作为教师,必须从内到外加强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濒危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商业不发达,人类虽然有征战、迁徙、交往,但割据状况是社会的主要格局,各民族语言的发展以分化为主,产生了许多方言,然后又发展成为许多独立的语言。因此现在有语系、语族、语支等亲属语言的现象。语言内部有方言、次方言、土语、次土语等差异。据国际语言学界报道,现在地球上有6700多种活着的语言,至于方言土语,更是多得不计其数。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有不少语言消失。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8.
语言经济学理论框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纯粹的语言学不同,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来研究和考察语言问题。和其他的经济学理论或者其它学科的理论一样,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也应该包括理论假设,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或者说是研究分析工具,实证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政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9.
语言变迁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属于文化 ,语言变迁反射文化变迁早在本世纪初 ,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索绪尔就曾指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而且它又是一切社会现象中人类唯一从祖先传给后代的最基本信息”。而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语言不仅离不开文化 ,而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 ,都不是静止的。语言的“社会性”说明 ,语言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发展 ,而是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的方方面面发生着纵横交错的联系 ,并不时地受到存在于语言本身之外的社会诸要素…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语言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工具、手段,语言在此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在语言中,人类真正洞见到横在有限之躯面前的界限,语言的有限性标志着人类的历史性与有限性。在语言中,人与人之间结成友谊、建立起共同的世界,这是真正的善与幸福。这样的语言观对处在科学时代的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周瑛 《学术探索》2012,(2):160-162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与传播工具,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传播媒介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受到当前社会快节奏、信息大容量的影响,遵循固有性、求新求异性原则,不断推出全新语言,有些语言偏离了原有的规范,探索新规范。因此,传媒媒介加快了语言系统的"推陈出新",赋予语言更多动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本文将结合当前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对传播媒介影响下的语言变化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峻 《江汉论坛》2001,(6):83-86
态势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道,共同构建起 人类神圣的语言殿堂。态势语言具备视读的个性品质。视读的策略是:正向视读,逆向视读 ,多向视读。在以态势语言作为工具的人际交往中,通过合理的视读,可以达到沟通情感、 解剖灵魂和鉴赏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语义元语言论的认知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植  朱红强 《学术研究》2004,3(8):143-147
自然语义元语言论认为概念依赖于语言 ,意义是可以直接用语义启动来释义和分析的建构性现象 ,体现人类的共同认知特征 ,句法体现和编码某种语言的意义和思维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种语言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论的角度考察了胡适的白话文理论 ,并将之放在“五四”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胡适的语言观一直徘徊于语言工具论与现代语言论之间。一方面 ,他将语言视为“形式”和“文体” ,试图从人类文化的变迁历史出发来重新定位白话 ,这体现了其超越语言工具论的新的语言理性。另一方面 ,他仅从工具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 ,对于语言文体的意义把握还不够到位。而周作人、傅斯年等人以更为现代的语言观念对其进行补充深化 ,同时 ,胡适的语言观在实际运作中 ,也已自觉不自觉地靠近语言即思想的现代语言论。因此 ,“五四”白话文运动不仅是语言工具的变革 ,而且更是深刻的思想变革以及文化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史上存在着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和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对立的语言观。经验主义语言观将经验视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认为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人类在普遍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经验进行归纳与建构的结果;理性主义语言观以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为主导,是将语言视为脱离外在经验,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唯心主义语言观。语言学史上的这两种传统语言观都无法解决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作为乔姆斯基语言观哲学基础的"自然化的理性主义"与作为马克思语言观哲学基础的"实践观"的共同性在于超越了经验主义传统与理性主义传统,从而解决了经验主义语言观和理性主义语言观无法解决的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但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语言观的哲学基础还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导致了二者对于语言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人、与社会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语言不但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语言又愈来愈表现出自身的社会属性。语言的社会属性在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均有体现。语言交际、语言教学等语言活动在语言内部体现其社会属性。与社会重大事件相联系的语言现象则在其外部体现语言的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有关语言的社会实践,如语言教学、制定语言政策等时,必须尊重语言的这一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本质的文化特征。语言现象和人类文化现象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各民族图解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语言的力量更在各种民俗信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在人类思想史上,“民俗”(Folklore)这个概念的初始语义正是  相似文献   

19.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虽然已经发展起来,但是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理清和深入研究,从而较好地促进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从基本理论层次提出并论证的几个基本命题包括:(1)语言经济学是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收入分配等相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2)作为人类的基本制度,语言是演化的,而文字主要是构建的。(3)语言的信息载体及传播工具功能与文化符号功能有分野的趋势,两者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或方向:作为前者,趋同和趋简;作为后者,呈现多元化或者力求保持多元化。(4)一种语言的通用程度是该语言的学习成本和相应母语国的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函数。  相似文献   

20.
诠释法律的语言工具及其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文史哲》2004,(5):147-155
语言是诠释法律的最基本工具,与其他诠释工具相比,语言具有霸权主义特点。以语言诠释法律是通过"说"来完成的,体现出了法律诠释的大众化情节。语言是认知对象的客观规定性和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一种契通方式,通过语言诠释法律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趋向。以语言诠释法律的效力是指语言解释法律的可能性问题,它存在于法律文本、解释者和听者(读者)三方,以及法律文本和解释者、解释者和听者(读者)这两组关系中。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含混性以及人的意识的有限性,产生了语言诠释法律的无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