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心中的界限     
主题点评 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中,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有些人尤其一些心态浮躁的血性青年,喜欢片面理解它,并由此生发出“永不言败”、“永不言弃”之类的豪言壮语。应该肯定,这种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服输的精神是可嘉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这种怀大志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那些徒有勇气、幻想,而主观上严重脱离实际的盲干家,大多还是折戟沉沙,结局惨不忍睹。所以,我时常劝告一些年轻的朋友,既不能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也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一意孤行、蛮干到底。只有理智清醒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人生得失的良好心态,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不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一个领域。同一个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见识上的高下,二是资料上的丰寡,三是判断的当否,四是爱憎标准的不同。“知人论世”是评价历史人物重要的方法论之一,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善恶是非,一是察其言而观其行,二是看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18岁之前的我,从没想过出国留学,也没想过因留学而改变人生轨迹。当时的我天真烂漫,就像歌手陈奕迅在采访中谈及自己18岁时的状态一样,伫立在天桥的栏杆边,笑容灿烂地回答:“我在做梦啊!”我也似这般拥有快乐洒脱的个性,不计较当下得失,不急着制订人生目标。直到因为大学学习泰语专业而赴泰交换学习时,我才得以真正闯进一场华美的“梦”中。留学期间,我奔跑在人生的旷野上,不断开阔视野,继而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20000多首唐宋词可以看作是词人们以词的方式书写的人生答卷。他们认为,第一,人生是“浮生”;第二,人生须当“及时行乐”。他们在平凡生涯中“享受人生”,包含着获取审美愉悦和热爱生活的合理性,也是当时社会经济高涨和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而引起的人的个体价值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升值”。也正因为唐宋词人更其看重了自身的生命价值,因此无论在哀叹惋惜“浮生”虚空方面,还是在“全方位”地享受人生方面,词的思想蕴含和艺术表现都比前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细腻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大约是在十五年前,由于我是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是被取消了报考大学的资格。苦学了多年只为能做个身残志不残的人,就这样我的梦想被击得粉碎,连同我那颗自幼就学会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心。同学怕我一个人胡思乱想,为了安慰我,送给我几本过期的杂志,是《人生与伴侣》。那个年代,能看上几本杂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即使心里难过,我还是认真地翻阅了那几本杂志。时间一分分过去,我被那些细致而朴实的文章所吸引,看完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推开久久关着的窗,蓝夭白云映入眼帘,轻轻的风扫过脸庞,我决定重新振作。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人生岂可轻易放弃”。是的,人生岂可轻易放弃!我要做一个挺胸抬头的残疾人,对社会、对大家有用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6.
生死也叫“来去”。来是偶然的,去是必然的,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能“来去匆匆”,而无法做到“来去自由”。生是无法选择的,死也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短暂人生里究竟干些什么事,“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梁实秋语)却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来去”,按《三字经》的说法“人之初,性本善”,那意思是说,人不论从哪里“来”,都是很洁净的,但“性相近,习相远”,到了后来,特别是到该“去”的时候,那差别就大了。有的“质本洁来还洁…  相似文献   

7.
文章剖析了道德“爬坡论”和“滑坡论”的得失,从理论上探讨了道德进退得失的标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生长点作了较为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曾面临许多人生抉择:“为官”还是“归田”?“独善”还是“兼善”?“独居”还是群居”?“有君”还是“无君”?“有神”还是“无神”?这些人生抉择的过程、冲突与结果,展示了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相似文献   

9.
“认识自我”是诗人所必然面临的人生课题,自然也会体现在诗人的诗歌创作中,不管是对社会“大 我”的歌颂,还是对自我生命的沉思,以及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认识自我”都是牟心海的自觉追求,也是其诗作贯彻 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寻找坚持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断地寻找着坚持的真谛。 我轻轻走入春天的山林。这里芳草如茵,大片大片的绿色使我神清气爽。小草在一缕缕阳光下尽情舒展腰肢。我俯下身子,问小草:“小草,你能告诉我坚持是什么吗?”小草轻轻拂去身上的残留春泥说:“坚持呀,就是当我还是一粒种子时,我不惧充满阴霾的黑暗,也不畏头顶坚硬的岩石。日复一日的,我努力向上钻,直到钻破坚硬的外壳,钻出冰封的泥土,如今终于可以沐浴憧憬已久的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11.
六年前当我还在学校的时候.为了出国的事已历经磨难的男友曾对着皓月当空感慨出言:“让我们情系美利里吧!”当时对美国还没有任何概念的我,只觉得留学的梦如水中花.镜中月。当即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将男友的凌云壮志一拨坠地:“呵呵,你还是情系我身上吧!”谁想到。两年后。我们就千真万确地踏上了北美的土地。我想我走的时候还是糊里糊涂的.心里百的那个美国也就是让我练练英文攒几个美元的地方.哪象别人说的。“出国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大转折”呢! 由于我的资质平平。父母家人对我的要求一向不高。原来在国内,他们就想我大学…  相似文献   

12.
选择     
选材点评 诸如在公交站等车的事情,我想大多数同学基本都经历过。本文小作者就是以一颗善感的心,在这小小的车站点里发掘素材写就此文的。文章把笔墨集中在“我”的心理波动上,面对可怜的乞丐的乞讨,“我”是施舍,还是不施舍,犹豫不定。再加上即将下雨的天气的渲染,以及周围人冷漠无情的言语的对比,更加凸显出“我”抉择的困难程度。由此,最后“我”因选择施舍的善举,更显光彩,也突出了主题。  相似文献   

13.
孙丽华 《社区》2013,(14):15-16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曾这样评价过清代文人蒲松龄。他的一部《聊斋志异》,说尽鬼道人间,刺贪刺虐,在中国妇孺皆知。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连自己的著作也无钱印行。种种痛处,只印证了一句古话:“穷愁著书。”  相似文献   

14.
水仙·生命     
那时,我活得很累。我整天都在繁杂的学习生活中忙碌着,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证明着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但是,付出了并不一定有回报。我还是处处碰钉子,时时遭“冷眼”。我不禁怀疑:不被欣赏的人生于我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开始怀疑,身为女人,人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说完这话,又开始抽自己——为什么要说“身为女人”,而不是“身为人类”?如此强调性别,还是因为习惯弱势。我妈妈很愁苦,看着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嫁掉了,为生了个砸在手里的祸害而忧心。有时她接到我的朋友们的电话,会非常不好意思地求人家:“你们帮她找个好男人吧?你们自己都找到了好男人。”然后还语带威胁:“你们可是她最好的朋友哦——”听得我火冒三丈。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嫁掉,然后就有了最开始的这个问题:身为女人,人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结婚吗?结婚是终极目标吗?  相似文献   

16.
考验     
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我想来,无论是对考生本人。还是对家长而言,高考都是一种让人感到刻骨铭心的考验。每当我想起正在广州读大学的女儿当年参加高考时过五关斩六将的那段人生经历,我至今仍然心有余悸。2004年春夏之交,我的女儿也跻身高考生行列。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后人评价说: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的存在和“我”的观点都是无法抹去的,它们能够做到绝对的主观,却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换句话说,好的写景都是要融进自我的。  相似文献   

18.
麦家新作《人生海海》的写作手法非常新颖,通过打破第四面墙,让“我”和读者一起坐在台下听各个叙述者讲述“上校”的故事。通过“揭开上校的秘密”来破译人性和心理密码,审视着过去的一段历史在人心上打下的烙印。不管是叙事题材、叙述形式还是创作意图,这部作品都与其前作不同,这是麦家创作历程中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并通过这部《人生海海》,再次建构文学治愈人心、恢复生命希望的道德功能。  相似文献   

19.
探寻的脚步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是我的人生信条。因为我本是拙人一个,一直在干平凡事,却因为勤,不停地学,不断地探寻,虽然有所失亦有所得,但决不患得患失,因为得失皆成过去,我只有不断地前进奋行。记得伦哈德·尼伯哈教授有个宝贵的祈祷词:“请求上帝赐我冷静的心,让我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事态的性质;如果它是无法挽回、不可改变的,就让我放胸坦然地接受。如果有补救的希望,就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去奋战到底。”对待教育也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奋战到底”,一定会做得更好,有所成就。也正因此,我在一直努力探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只能做一个更好的自…  相似文献   

20.
很喜欢这样一幅对联: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