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说入手,分析了我国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具体表现及其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化政府“经济人”特征的措施,以使其更好地行使权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子孙后代,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的状态。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环境失灵,即政府环境保护领域所规定或采取的法律、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未能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于是,要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政府失灵是必须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辞官下海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原有社会资源的问题.基于政府机关的特定社会地位和影响,政府工作人员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一旦下海从商或做其他事情,往往更具竞争力.因此,与当年陶朱公避祸下海、隐姓埋名不同,当前辞官下海大潮中,原来的社会资源和职权影响,往往成为他们从商办企业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4.
党政干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风是党政干部的旗帜,关系着党政干部的形象,所以作风建设关系到整个党的先进水平,关系着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否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因此加强党政干部的作风建设是保持我党先进性的前提,是优化目前党政干部结构的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本文对如何加强党政干部作风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强党政干部的作风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政府官员着装就很受关注。经过几千年漫长发展,到了清代官服越来越复杂。当前各级官员不同于封建时代,虽然不着官服,但不懂得着装礼仪,饱受热议;一些贪官污吏不惜用名牌服饰包装穿戴,受到公众的质疑与谴责。各级官员着装朴素大方得体,既要重视着装、注重形象,又保持为民之心,二者合一,才能赢得群众信赖。 相似文献
6.
官员公信力下降的根源在于政府部分官员的言行不一致、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不够、贪腐现象严重、相关的监管制度乏力。加强政府官员公信力的建设应优化官员素质,转变行政理念;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权力,建立满意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7.
8.
9.
现在有一股很不好的思潮,这就是“妖魔化地方政府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诉求,对体制改革的诉求,对引进外资和对外开放的诉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巨大内在推动力。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能抹煞的事实。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形成大气候的真正的转折点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它有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把开放政策和引进外资从局部地区一下子推广到全国;第二个作用是由于把深圳经济特区以及其他开放地区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对各地政府起到了极大的启示和示范作用。各地方政府都看到了这… 相似文献
10.
13.
14.
本文通过对国内关于公务员规模研究文献的回顾,对我国公务员规模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适度公务员规模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环境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出现失灵,从而决定了政府在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实践证明政府的直接管制也不能有效地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在化,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同时,信用环境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信用就等于失去市场.而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信用又处在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去那种依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招商软环境的方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如何大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杜绝政策体制上朝令夕改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已成为招商引资能否获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招商最大的诚信所在. 相似文献
17.
18.
改作风,春节是关键,是检验。能否经受住春节大考,干部群众在观望;一旦反复,后果不堪设想。改作风,新气象带来正能量今年春节是改作风的第一场摸底考试,和往年春节相比,今年有哪些新气象?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在北京、云南、湖南及广东等多省市调研发现几大新气象:吃喝应酬减少、年会活动节约、接待标准从简。年底节前,往往是各单位各部门相互走动的最佳时期,往年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常常出现节前交通拥堵综合症,重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