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致仕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统治者大量继承了前代的做法,又依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多所更张,形成了独具本朝特色的文官致仕制度。对明代文官致仕的年龄、待遇问题进行细致爬梳可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致仕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文官考核主要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都察院作为监察机关,参加文官考核的全过程,这是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色之一。考核的形式主要是“考满”与“考察”,再补以“拾遗”。考核的标准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诸司职掌》和《责任条例》同时又因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而有所增补。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利弊兼存,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俸禄作为外附报偿,是人事制度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俸禄制度实施得是否合理,既关系到官员的生活水平,又关系到吏治的好坏。明代文官的俸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官制度的组成部分。研究明代的薪俸制度,不仅在学术上,而且作为一个历史的启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明代文官俸给制的演变、结构、特点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冀在引起大家对中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文官考核主要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都察院作为监察机关,参加文官考核的全过程,这是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色之一。考核的形式主要是“考满”与“考察”,再补以“拾遗”。考核的标准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诸司职掌》和《责任条例》。同时又因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而有所增补。明代文官考核制度和弊兼存,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明代文官的省亲、展墓制度经历了由明初"特命而行"到洪熙以后"奉例而行"的制度化过程,主要有给假归省和便道归省两种形式。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明代文官的省亲、展墓制度具有协调忠孝关系的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它确立 了文官考选、常任、中立和通才原则,建立起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满足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100年后,英国再次对文官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重点改善文官的素质与构成,加强文官 专业化,以适应科技时代对文官的要求。这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虽各不相同,但 却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廉洁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明代王府文官之设为例行辅导宗藩之外,又为中央政府削弱藩王力量之目的而得以加强与完善。在此目的得以达成之后,王官的政治地位便接踵衰落,具体表现为其迁转的困难。针对王官在其体系内部的迁转,朝廷先后设置了官员出身、任职时长、藩王奏保和抚按荐举等三项标准,限制大部分官员升迁至内部序列的顶点。同时,吏部又以不考绩,从而不能迁转的方式限制王官向外迁转。明后期出现允许王官外迁的制度,但因为该类官僚的劣质化,终究在实践中没有开放其外迁。明代王府文官迁转制度最终发展为限制该类官僚迁转的制度,其合理性在于帮助明末吏部解决过频、过多的官僚人事流动。  相似文献   

8.
明代远方选制度是当时文官铨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远选和边选二个内容。作者认为,如果从中国铨政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明代远方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铨选制度。它的实施,客观上维护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此外,大量的内地人到边远地区任官,有助于改变边远地区的落后面貌,加速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远方选也是一项存在着明显缺陷的铨选制度,它不注意优选边远地区的官员,对那里的政治产生了久远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官”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释为“军官以外的官员”。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词原文是Civil Service,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公务员”,或“文职服务人员”。文官制度实际上就是公务员制度。但西方国家的文官,其涵义不等于军官以外的官员,大体说来,凡是非民选的、非政治任命的政府低级官员,统称为“文官”。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美国亦然。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整顿文官秩序、惩治文官腐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当时客观的政治环境和制度本身的缺陷,这时期的文官监察制度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内部的腐化最终导致国民党丧失了政权。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监察制度对当今中国的监察制度建设留下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形成于19世纪后期,它建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竞争有序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文官制度改革适应了美国步入工业化城市社会的客观要求,尽管因触及政党和分赃政客的既得权益而阻力重重,但深受美国精神浸透的知识分子出于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毅然倡导官制改革。他们利用国会讲坛和报刊舆论,抨击分赃制,宣传功绩制,成立文官改革协会和改革联盟,领导文官改革运动,促使国会通过1883年文官改革法,奠定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并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文官义务是文官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清一代文官义务较多,主要可以分为清朝律例规定的义务和因其道德伦理而产生的义务两类,但在实际中这两方面的义务有很多是互相交叉的。把文官义务与惩戒制度进行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官义务的履行,而结合文官惩戒制度探讨文官义务,也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官义务的具体内容,把握文官义务的内涵。清代文官义务对清朝有重要影响,对当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在借鉴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第一次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的三项原则: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并将上述三项原则法制化与制度化,成为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这既反映出美国文官制度与英国文官制度的传承性,同时也揭示出美国文官制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战前后的英国文官制度。战前英国文官制度概况主要指文官制度的录用、分类、管理、培训等特征及文官制度存在的问题。战后英国文官制度在二战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及效果。最后阐述了1945—1960年代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文官制度虽受二战的洗礼,却没有从二战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先进的改革主张虽然提出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  相似文献   

15.
明代文官考课制度及其借鉴意义周承业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c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其它客观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方法,不仅是美国联邦文官培训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而且是美国保持政府官员高素质与政府行政工作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论文从历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美国联邦文官培训的方式方法及其历史演变,旨在揭示美国文官培训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这一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创设的一项高级文官培养制度。授职是最后一环,随着整个制度的发展不断完善。成化以后,授职主要集中在翰林和科道二途,并有少许部属官者,而翰林尤重;对于庶吉士中不可避免的起复和病痊者,其授职也逐渐更为合理。同时授职在外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亦出现了有失公允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明代庶吉士的散馆授职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人才。  相似文献   

18.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革命的推进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官制度;旧的官吏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和自由平等思想为建立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的科举制对其文官制度的建立起了借鉴作用。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英国的发展,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又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按明制,每六年对南、北两京文官进行一次全体考察,谓之"京察"。在京察中,为体现对四品以上高级官员的优待而赋予他们自陈求去的特权。以京察自陈制度运行中的重要文本京察自陈疏为研究载体,通过对自陈疏特点、书写方式以及上呈下达过程的研究,能够呈现出该制度的动态运作流程。从对明代京官考察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的探析中,可以看出明代京察自陈制度虽未较好实现裁汰不职官员的初衷,但作为信息沟通渠道在维系君臣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该制度得以在明、清两朝稳定运作数百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现代文官创度的基础,它的确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长期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司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