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丹,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以后,在渤海故地改建并隶属于契丹(辽初建国号曰契丹,下同)的地方政权。东丹建于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二月,天福城(原渤海王都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为其都城。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下令迁东丹之民于辽东地区,迁东丹都城至南京(即后来的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这一事件,史称东丹南迁。  相似文献   

2.
从一九八二年起,至一九八四年底止的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刊物上共发表关于辽、金及契丹、女真史方面的论文500余篇,其中包括契丹、女真、渤海和考古方面的论文和调查发掘报告等。专著达十种以上,打破了历史记录。其中辽史二种:《辽史稿》、《辽史简编》;金史二种:《金代经济史略》、《金史简编》;民族史二种:《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东北民族史略》;渤海史二种:《渤海简史》、《渤海国史稿》;文集一种:《辽史丛考》;译著一种:《金代女真研究》;资料汇编一种:《全辽文》;古籍整理二种:《归潜志》、《鸭江行部志注释》。下面仅就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成就较大的几个方面,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3.
人物简介     
《理论界》2010,(12):F0002-F0002
张国庆,男,汉族,1957年出生,现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辽金史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辽金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辽史、契丹史、东北地方史及北方民族史等。  相似文献   

4.
耶律阿保机平定诸弟之乱、统一契丹各部后,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制国家。在契丹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其“特区”与“一朝两制”制度值得深入研究。  一、辽代的“特区”—东丹国  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奴隶制国家,在其本土,契丹族大都过着游牧流动的生活,畜牧业是其主要生产部门。建国后,耶律阿保机率部陆续征服周边许多邻族,以粟末为主体建立的渤海国也未能逃此厄运,公元926年渤海国被灭亡。面对较为先进的渤海国原有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照比较落后的契丹族奴隶制体制,阿保机决定在…  相似文献   

5.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变迁。公元926年,渤海国亡于契丹国。契丹国王耶律阿保机在渤海国故地建立“东丹国”,改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忽汗城)为“天福”,作东丹国都城: 927年,耶律阿保机之次子耶律德光继契丹王位称帝;次年,即928年,把东丹国都城从天福迁至东平(今辽阳)。是为南京(不久,又改称为东京)。此后,天福城在历史上不见文字记载,达六、七个世纪之久。清初,一些文人旅行到此,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记述:当地土著居民,称该地为“东京”。  相似文献   

6.
《辽代社会史研究》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撰写的研究契丹、辽代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于昭和二十七年(公元1952年),发行量较小.昭和五十三年(公元1978年),因日本学界契丹史研究的需要,作者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以后再版了此书,受到包括日本学界的世界各国契丹、辽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不长的时间内,再版书亦基本售空.2007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天明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译本也与读者见面.这有助于我国研究界更为全面地了解岛田正郎的学术观点,促进契丹史、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族马镫研究王世杰前人对马镫的研究,涉及辽、金者不多,可见,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族马镫的系统研究仍是一个空白。近年来,随着田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辽金时期有关马镫方面的考古资料不断发表,本文在此基础上,拟对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族马镫的类型、年代...  相似文献   

8.
辽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辽朝历史的研究,因局限于汉字资料.以契丹人为主体所建立的辽朝历史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契丹文的墓志不断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契丹文的解读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学者们也期待着契丹文解读方面的进展能早日用来解决研究辽史的某些难题.  相似文献   

9.
大林牙院初设于辽太祖时期,当时还设有文班司.文班司与创制契丹文字有关,是早于大林牙院而设的机构,两者的关系值得注意.“制契丹大字”与“制契丹国字”在含义和意义方面都有区别.辽代在北面官系统中广泛设置林牙,当与“以国制治契丹”有关.辽代铨选林牙的条件与出身于契丹文化世家及文化水平等有关.大林牙院是一个把契丹本族文翰事务作为主要工作的部门.辽代的林牙也有承担军务、作为使者出使他国等职能.  相似文献   

10.
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前期的三百余年,在祖国的北半部先后建立了契丹贵族统治的辽朝(916— 1125)和女真贵族统治的金朝(1115 1234),它们与五代、两宋北南并立,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的局面。辽金文学成长和植根于辽、金两代,辽、金两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这是研究辽金文学首先必然遇到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于两宋、辽金以后的中国历史,人们往往习惯  相似文献   

11.
试探契丹北枢密院的职能及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北枢密院是辽代最高军政决策部门。它的设立是契丹族对中原封建政权职官制度的继承和改造的结果。在记述辽代历史的文献中,综合载录契丹北枢密院职能的主要有以'下史书。一是《辽史·百官志一》。其曰:"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检、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元好问所谓'北行不理民'是也"。另一部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0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六月,在记载耶律隆给病逝之事后,简略谈到辽朝官制说:"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善事"。后来,叶隆礼…  相似文献   

12.
据《辽史·百官志》记载,辽代设有三个枢密院,即北面朝官系统的契丹北、南枢密院和南面朝官系统的汉人枢密院。迄今,国内外辽史学界多认为汉人枢密院并不存在,契丹南枢密院即汉人枢密院。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据现有史料,关于契丹南枢密院就是汉人枢密院的论点仍有许多疑窦,需要进一步讨论。1  研究辽代官制,首先要注意的是北、南双轨的特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目前尚没有治辽史、契丹史者全面否定这个特点。在北、南双轨官制的框架下,契丹南枢密院与汉人枢密院是不能合而为一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有一条资料值得进一步分析。《辽史·…  相似文献   

13.
契丹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大约为公元 4世纪至 1 3世纪。随着辽王朝封建大厦的轰然倒塌 ,作为历史上的一支北方少数民族 ,“契丹”便在人们的视野与记忆中逐渐消逝了。到了近现代 ,人们只能从简略而多误的《辽史》及其它一些少得可怜的文献史料中模糊地了解她的兴衰过程了。也正是由于有限的文献史料存在着诸多错误和遗漏 ,便严重地影响了近世学者对契丹历史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以致屡屡产生“以讹(史料错误 )传讹 (研究结果错误 )”现象 ,贻害匪浅。鉴于此 ,近年来一些有责任感的治契丹史专家 ,开始校勘历史文献 ,钩沉文物史料 ,…  相似文献   

14.
渤海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崔向东教授。学科师资力量较强,学术积累丰厚,学科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条件完善。2006年,辽金契丹女真史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建设特色学科;2008年,中国古代史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中国古代史学科被评为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大学付教授舒焚同志的《辽史稿》,1984年3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九章共四十七万余言,至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辽代历史的专著.该书除使用大量的汉文资料外,还有一些考古和外文资料.同时注意到学术界的许多新成果.论证上资料翔实,提出了许多相当明确而新颖的观点,并有自己的特色.作者约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论述阿保机建国前和辽亡后即西辽的历史.这两段历史,正是  相似文献   

16.
评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为契丹国二世皇帝,史称辽太宗,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后萧平所生的次子.他同胞兄弟三人,兄是耶律倍,弟为耶律李胡.本是庶子之位的耶律德光生于公元902年(唐天复二年).二十六岁时,得登帝位,执政二十年,后亡故于君位上.本文愿就耶律德光的千秋功罪加以评论,求教于方家. 1 公元926年1月,耶律阿保机亲率契丹大军,东征渤海国,用突然袭击的战术,一举攻下渤海都城(今吉林省扶余县).渤海末帝“请罪马前”,自此宣告了渤海国的灭亡,渤海国原有领地也尽为  相似文献   

17.
张博泉先生在《金代奴婢问题的研究》(见《史学月刊》1965年第9期)一文中提出:"驱不是奴婢,而是奴婢放免后才能成为驱."驱的地位虽低于一般良民,但却高于奴婢."在其以后发表的论著《金代经济史略》(198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和《辽金"二税户"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中,张先生仍然保持同样观点.我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写出来向张先生求教与商榷.首先是驱的来源问题.张文认为金代契丹族的驱奴,可能即由辽时的部曲和一部  相似文献   

18.
榷场是历史发展到辽金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是禁榷和互市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历史产物。辽朝建国之前就设立了羊城榷场。在此之后,由于契丹辽朝对外交换的不断增加,于是分别设置了对北宋、高丽、女真、西夏、鞑靼诸部以及西域诸国的榷场。随着辽与诸国或诸部关系的变化,榷场也时闭时开,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辽代设立榷场不仅会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榷场所在地的军事地位和交通情况,也是其重要的考量对象,因而一般都会选址于军事重镇或交通便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地区在辽代以前一直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游牧之地,辽建国后,该地区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中心。契丹族所建立的辽王朝的都城上京,就位于现今巴林左旗地区林东镇南郊。最迟至公元1007年辽圣宗把都城迁往中京以前,这里...  相似文献   

20.
宋太宗于雍熙三年(986年)大举伐辽.最近,李一氓同志在《读〈辽史〉》一文中(《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认为是“宋五路攻辽”;常征在其《杨家将史事考》中,也认为宋军兵分五路,北攻辽朝.雍熙北伐究竟兵分几路?常征说,除了山西、河北三路宋军攻辽外,还有高琼“曾率水军浮海北攻平州,并占领今滦河下游及秦皇岛地区,为北伐中宋军重要的一路.史传疏漏其事,而观于《辽史》,其军事行动曾严重危胁契丹,故肖太后曾派重兵御之也.”考《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三月十四日,“诏林牙勤德以兵守平州之海岸以备守”;又《耶律化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