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老灰驴送花     
大灰驴当上了家畜部落的首领,老灰驴忙四处打探大灰驴的业余爱好,以便投其所好,送他喜爱的礼物,好成为他手下的“红人”,在部落里混得好一些。终于,老灰驴得知大灰驴喜爱养花,他家里养了不少名贵花卉。正好要过年了,市场上进了一批杜鹃花。于是,老灰驴拿出积蓄,挑  相似文献   

2.
运用母题、类型比较方法,从比较古罗马小说《金驴记》和唐人传奇《板桥三娘子》人手,追溯“人变驴”故事类型的流变与发展,分析人变驴故事类型在东方和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3.
许慎的《说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文言文中的“禮”字,现在被简化为“礼”。履者,可行、可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行的巫术活动。礼可能起源于原始部落的神鬼祭祀与崇拜行为,后来由纯粹的事鬼、事神逐步扩展到事天、事人、事政的方面。关于“礼”的无数解释中,荀子则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荀子·礼论》把“礼”诠释为“养”。“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相似文献   

4.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为破解贫困地区“孤岛效应”,探索“以购代捐”扶贫模式为例,基于社会资本导向 的反贫困治理策略,分析“以购代捐”扶贫模式的理论内涵、演进路径、模式创新等,提出“以购代捐”正面临,物流投入滞后,影 响农产品品质;质量标准缺乏,制约农产品价格;质量检测缺位,食品安全堪忧;产品价格缺乏优势,长期执行易陷入行政摊派 等现实问题,为了完善“以购代捐”精准扶贫模式,建议:一要调动贫困农户生产积极性,保证农民“爱种(养)”;二要合理兼顾帮 扶单位的利益,让对口帮扶单位“爱吃”;三是政策措施要简单易行,让行政主管部门“爱扶”。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镇港口村有630个农户、2100口人。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农户拥有饲养长毛兔技术的优势,通过成立“养兔合作社”,让农户联手养兔闯市场.使“雪球越滚越大”,全村现有存栏长毛兔近5万只,成为“养免专业村”。  相似文献   

6.
惠恩举 《小康生活》1999,(11):43-44
驴是目前农村不可缺少的役畜,一头优良驴可卖1500~2000元,而且养驴卖肉也是农村致富的新门路。目前农村优良种驴缺乏,近亲交配严重。因此,引进优良种驴对本地驴进行杂交改良,提高本地驴的役用和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7.
李愚 《社区》2014,(23):22-22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回答不出来,便四处打听画驴出名者姓甚名谁,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是为皇上画驴时,朱子明吓出一身冷汗。他原本是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可同行们嫉妒他,四处造谣贬低他,说他是“驴画家”。“驴画家”的绰号并非擅长画驴所得,他根本不会画驴。  相似文献   

8.
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信赖,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帮助了自己。很久以前,一个商人拉着一头驴和一匹马赶路。在半路上驴被身上的货物压得喘不上气来,于是对马恳求说:“马大哥,帮我驮点儿东西吧!”那匹马没有帮助驴,驴倒地死去了,这个商人又把所有的货物和一张驴皮放在了马的身上。马后悔极了,想:要是刚才帮驴驮一些,现在也不至于这样。那匹马之所以后悔,就是它没有帮助驴,最后不得不驮全部的东西。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许多时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他一定会…  相似文献   

9.
吴琪 《社区》2005,(22):6-8
发生在北京天通苑、新华街小区等社区的“毒狗”事件,将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养犬人和非养犬人之间的矛盾极端化地显现出来。网上调查显示,88.8%的人认为投毒原因是“很多人养狗严重干扰了别人的生活”。市民养犬的个人喜好,上升到北京的城市管理,成为了1300万人口和45.8万宠物狗争夺生活空间的问题。如何在两大阵营的坚定对峙中,做到“要尊重养犬人的权利,也应该尊重不养犬人和讨厌养犬人的权利”,法规制定和道德选择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难题……  相似文献   

10.
驴马之鉴     
有人养了一头驴,一匹马。因为主人偏爱那匹马,每有劳作,驴子总比马辛苦许多。马恃宠自得,不屑驴怨。一日,主人驱驴、马拉货于郊外,驴力小身薄而载多,马身强体壮而轻荷。路远日烈, 驴渐不支,求助于马,马逍遥漠视,不肯助驴一丝一毫。  相似文献   

11.
扶贫越温是当今彝族贫困地区的主题。从彝族地区“穷有理、慢应该”、“苦熬”不苦干的现象引发的思考到依波沃村的启示表明:总结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科技和教育,依靠群众自己的双手,变“苦熬”为苦干是彝族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越温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瓜田 《社区》2007,(10)
眼下,小区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但同时,不喜欢狗的人对狗更是十分头疼。瓜田先生受在公共场合给吸烟者设立“吸烟室”的启发,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建立若干个“养狗特区”,也可以叫做“养狗城”,请养狗的人集中起来居住。瓜田先生以为这样做好处颇多:  相似文献   

13.
清远禅师说学禅的人有二病:一是骑驴找驴,二是骑着驴子不肯下。你说说看,骑着驴子还去找驴子,岂不是大错?灵俐的人当下就能知道,改正向外寻觅的过错,痴狂之心就平息了。看到驴子后,骑着不肯下来,这个病最难医。山僧断言:“别骑,你就是驴,整个大地就是一头驴。” 此言很值得玩味。佛家追求的是四大皆空,彻底解脱,立地成佛——而欲达此境界,首要的是去除一切“我执”,无欲无求。但求成心切者却恰恰相反,骑在“驴  相似文献   

14.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扶贫成就。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来回顾中国扶贫7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向度上,中国扶贫道路经历了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等5个发展阶段;在实践向度上,中国扶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政治优势,积蓄扶贫物质的经济力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在价值向度上,中国扶贫70年所形成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减贫理论、减贫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华文 《源流》2018,(12):28-29
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有个美丽“沙虫王国”,“沙虫王子”在此养沙虫、挖沙虫,引领—方百姓走致富之路……2018年3月2日,草潭镇珍布村贫困户程光瑞收到一笔扶贫项目分红款共6255.45元,他喜上眉梢:“这笔分红款来的真及时,妻子看病费用可以顶上一阵了.”  相似文献   

16.
微型寓言     
后悔 驴干活很辛苦。主人拿来一盆豆饼作为奖赏,驴并不高兴:“就这点奖赏!”主人换来一小捆青草。驴拉长脸:“早知如此,不如高高兴兴地把豆饼吃了。”  相似文献   

17.
累死的驴子     
赵航 《可乐》2010,(7):15-15
驴和马一起驮东西,走到半路时,驴对马说:“累死了,你帮我把货物驮一会儿吧。”马答应了。 快到终点时,驴想独占功劳,对马说:“给我吧,你身上的货物也加在我身上。” 马觉得很累,把货物全部加在驴身上。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扶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进入精准扶贫新时代所推进的一项重大扶贫举措。基于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多面的客观现象,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研究生态贫困的形成,将生态贫困界定为特定时空情境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地”维度上的剥夺及其制约“人”“业”维度的发展或导致彼此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状态,进而提出生态扶贫的机理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 2 0年里 ,西方经济学界在经济政策、财富分配和扶贫政策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在分析这些分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分歧的本源 ,认为分歧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两类思维方式 (“政府思维方式”与“民众思维方式”)在看待经济问题的角度和理解问题框架的不同造成的。最终 ,本文将冲突与分歧的本源归结为 :聚合尺度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及对市场机制与能力理解的不同。只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分歧的本源 ,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 ,持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人是完全可能进行对话而非对抗的。  相似文献   

20.
闽粤赣交界地区原住民族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越人遗俗的“山都”是闽粤赣交界地区古代越人的后裔,与西汉初南海王织领地的越人一脉相承,是该区的原住民族。畲族与“山都”的文化习俗大别,不可能与“山都”同为本土越人的后裔,不是原住民族而是迁入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