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2004-201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A股上市公司首次进入各省份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投资地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制度环境越好,企业进入的概率越高;目标地与企业注册地之间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进入的概率越低;企业更愿意从制度环境差的注册地进入制度环境好的目标地而不愿从制度环境好的注册地进入制度环境差的目标地;并且从强制度区域进入弱制度区域时,制度距离对进入决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从弱制度区域进入强制度区域时,制度距离的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政府关联和相关投资经验能够显著减弱制度环境、制度距离对投资地域选择的影响,降低制度环境带给企业的压力,促进企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重要源泉,创业企业的社会创新能够在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实现企业成长,创造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一话题也逐步成为实践和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制度理论,选取3个以社会创新为战略导向的创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通过实地访谈和文档查阅等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5个理论维度,包括创业企业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演进、创业认同的逐渐形成和双重价值的追求,并据此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探索创业企业通过有序构建制度而形成的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辨析了其中的主要要素和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新需要系统性地考虑企业、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并与多个主体进行持续性互动,传递各自的观念、知识和资源等。在实施过程中,创业企业也会在社会创新中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的发展。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模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创业企业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演进,包含创业融入和创业发展共同体两个理论维度;第2阶段创业认同的逐渐形成,包含创业认同一个理论维度;第3阶段双重价值的追求,包含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理论维度。制度的三要素在3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主导作用,实现由规制要素主导向规范要素主导再向认知要素主导转变的路径发展特征。研究旨在丰富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理论研究,明确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也为企业以社会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创业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用户持续参与是在线健康社区成功运营的关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结合41位持续参与用户的访谈资料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揭示用户持续参与在线健康社区的动机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在初始参与阶段,用户参与行为由外在动机(感知社区质量、感知社区同伴支持和感知收益)驱动;用户情境的契机作用以及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可促进用户外在动机的内化;当用户在社区中的3种基本内在需求(健康能力感知、自主性感知、关联性感知)得以满足时,会产生持续参与动机。此外,平台类型差异对用户的动机演变机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2011—2016年中国家族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四类家族决策权配置模式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冗余资源与社会情感财富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家族—家族”决策权配置模式不利于企业创新,“家族—职业”决策权配置模式有助于企业创新,“职业—家族”决策权配置模式不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职业—职业”决策权配置模式有助于企业创新。其中,“家族—职业”决策权配置模式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最显著。(2)冗余资源弱化了“家族—家族”以及“家族—职业”两类决策权配置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3)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强化了“家族—家族”以及“家族—职业”两类决策权配置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4)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一方面弱化了“家族—职业”决策权配置模式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则强化了“职业—职业”决策权配置模式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从决策权配置的视角来解释家族企业的创新战略,并兼顾了冗余资源与社会情感财富的影响,对家族企业如何设计决策权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生代“自我”特质的两种不同表现,为了探求新生代董事对企业社会责任(CSR)产生的影响,从制度抗拒视角出发,提出新生代董事与公司CSR绩效之间关系的竞争性假设,据此探讨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调节作用。以我国2009~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司的CSR绩效受到董事会成员代际结构差异的影响,即新生代董事(相比较非新生代)导致了公司较低的CSR绩效;同时,新生代董事对公司CSR绩效的抑制作用在舆论压力下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采用门槛回归技术,探究"互联网+"对创新溢出效率影响的异质动态效应。研究表明:"互联网+"显著驱动了区域创新效率,且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动态特征,证实了"梅特卡夫法则"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完全适用。"互联网+"的创新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动态约束机制,经济发展、政府R&D资助调节下,均呈现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动态特征;R&D强度、产业结构和技术引进约束下,均表现为正向U型动态特征;贸易开放度作用下,则具有正向N型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扩张、获取海外资源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制度嵌入以及相应的制度压力。基于全球合法性构建的战略考虑,企业会选择母国社会责任脱耦(即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做”)与社会责任报告(“说”)不一致)回应母国和东道国制度逻辑冲突。文章基于制度逻辑视角,利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数据,分析了国际化程度对于母国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和制度差距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国际化程度加强,企业在母国市场的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减弱,而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加强;(2)行业竞争压力削弱了国际化程度和母国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的负向关系,而对国际化程度和母国战略性社会责任脱耦的正向关系具有强化作用;(3)制度逆差对于国际化程度和母国反应性社会责任脱耦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战略回应国际化的复杂制度压力和合法性要求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复杂多元的转型制度是西方成熟经济体制下关系网络研究无法呈现的情境化要素。本文结合制度理论和嵌入性理论,开展中国情境下制度环境和企业关系构建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研究以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和互惠性作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情境要素,基于嵌入性视角从信任、精准信息传递及问题联合解决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独特的政府—市场二元关系进行研究机理阐释。通过496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正式制度正向促进企业市场关系构建,对企业政府关系构建有显著负影响;而非正式制度中的社会互惠性则对企业两种关系网络构建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企业市场关系的构建中,正式制度与社会互惠性呈现干扰型交互;在企业政府关系的构建中,正式制度与社会互惠性则呈现增强型交互。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中国转型情境下的复杂制度环境对企业关系嵌入行为构建的作用机理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核心资源与企业孵化器的创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企业孵化器作为辅助新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组织,新创企业在企业孵化器内寻求其潜在才能的最大化。通过对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资源的研究,探讨企业孵化的绩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主要取决于其孵化器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一个权变的观点,即外部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受企业CEO权力水平和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并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资助对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高权力CEO的企业,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对于拥有较高资源禀赋的企业,政府资助对其创新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CEO的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和所有制权力均对政府资助与研发投入两者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声望权力不具有调节作用;对于CEO权力水平高或者资源禀赋高的创业板企业,政府资助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建议政府资助政策可以适当向这类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商业集团从属企业双重身份的特点,分析了其合法性的双元属性,并提出了合法性双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合法性双元解构为平衡和联合两个维度,分别分析了两者与从属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从属企业成长产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资源获取对联合维度与从属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平衡维度与成长绩效的关系未得到实证支持.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对合法性双元与从属企业资源获取关系的调节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联合维度与资源获取的关系,而对平衡维度与资源获取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环境包容性反向调节联合维度与资源获取的关系,而对平衡维度与资源获取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越高。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这一关系在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和盈余波动性较大的企业更加显著,在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地区的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研究结论表明,面对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一方面,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风险,将社会责任履行作为应对风险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政府有动机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更好实现政府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环境信息披露为切入点,从经济学的信号传递理论和政治学的合法性理论两个竞争性的视角,验证企业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动机。借助自行构建的企业环境表现和环境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基于2008-201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发现:(1)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2)当企业环境表现水平较高时,环境表现越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并且信息质量较高;(3)当企业环境表现水平较低时,环境表现越差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这一特征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并且披露的信息以数量而非质量取胜。本文突破了以往基于单一视角和线性关系的研究,在理论和数据等方面丰富了自愿性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负二项式回归方法,从动机-机会视角整合不确定性逻辑和嵌入逻辑,理论剖析共同依赖与并购的倒U形关系,并利用最新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中国企业并购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共同依赖与中国国内、跨国并购存在显著关系,增强并延伸了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范围和应用领域;共同依赖与中国国内并购存在倒U形关系,与跨国并购存在线性关系;权力不平衡与经验学习对上述倒U形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丰富了资源依赖理论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陈超郝云宏翁胤哲孙芳芳 《管理科学》2017,(4):1-2
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中。十的美国。随着企业形态的转变,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的代理问题层出不穷.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将有助于缓解此类问题。自证监会在2001年提出《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后,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引入中国。然而经过10余年的实务参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未发挥预期的功能。证监会于2014年再推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这份《指引》是否提高了独董职能仍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区域行业层面的环境规制效应还是企业层面的环境责任与企业表现均得出模糊甚至矛盾的结论,其根源在于对企业的异质性、情境因素的复杂性及模式的等效性关注不足。本文选取2013-2014年中国204个重污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回答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能否共赢的问题。研究发现:忽视情境因素的作用,单一的环境保护既不能提升企业价值也不能降低企业价值;利益相关者间交互组合是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共赢的最优选择,但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及利益相关者感知的门槛而不必追求完备性;无论是提升还是降低企业价值均不存在唯一的组合形式,模式具有等效性;但是在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各组合中,投资者关系管理应该处于核心位置,要理清其层次性;国有企业的上市过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社会性目标,其模式也逐步趋向市场化,但仍然不如民营企业模式多样。本文的结论对于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共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30个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内在机理。基于门限回归模型,估计了制度质量、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3因素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临界值;利用Hausman检验分析了门槛变量的影响效应,并且进一步探讨了自然资源通过制度质量、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做产生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存在基于制度质量、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制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2)阻碍地区经济增长的可能因素是资源依赖度,而丰裕的资源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3)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是自然资源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