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理评论》2015,(2):2
2015年1月29日,国科大管理学院汪寿阳院长收到了国际商学院教育认证组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The Association of MBAs)总部发来的正式通知函和贺信,祝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在职MBA、脱产MBA、金融MBA、创业MBA四个项目通过AMBA国际认证,并取得了五年认证资格的优异成绩。这是管理学院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商学院权威认证资格,标志着管理学院的MBA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是管理学院迈向国际一流  相似文献   

2.
曹玉平 《管理评论》2023,(4):128-143
通过理论分析科技园驱动区域创新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将科技园划分为“僵尸”型、“飞地”型和“温床”型三重发展境界;并以2009年设立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东湖示范区)为政策处理组,借助合成控制法实证评估了其建立对湖北省多层次创新创业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从规模上看,东湖示范区设立未影响湖北省低端创新,但对湖北省中、高端创新和创新商业化均有着显著且日益增强的促进作用。从结构上看,东湖示范区设立呈现出对层次越高的创新有着越大促进效应的特点,对区域科技创业水平也有着不断增强的提升效果。表明东湖示范区设立不仅多维度扩大了湖北省的区域创新规模,更从创新层次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持续优化了区域创新结构。从超越了“僵尸”型和“飞地”型科技园阶段,发挥了区域创新“温床”作用的角度,解释了武汉东湖示范区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13,(10):97-97
创新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进步。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在体制内院校首次推出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创新创业管理方向课程(以下简称“创新创业EMBA”),正是基于上海交大特有的创新DNA以及项目长期对EMBA教育领域的思考实践而诞生的。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推动了武汉光谷的“二次创业”,而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光谷“二次创业”中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光谷创新创业型人才“孵化”现状,分别从创新系统和创业平台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武汉光谷创新创业型人才“孵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世纪。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黄淮学院审时度势,致力于建设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科技一条街为实践平台,以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重点的“四创”教育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黄淮学院紧紧围绕"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谋求转型提升和快速发展,逐步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路黄淮学院经过探索和实践及持续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手段,详细了解了“光电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及现状,发现“光电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存在着认识不足,创业率低,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合理引导,资金注入和协同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鹏 《办公室业务》2024,(3):172-17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创新创业带入教育视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要让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程,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更好的效用。为此,文章针对“互联网+”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1,(26):15-15
6月27日,广东省党内关爱、党员创业、党建创新“三大工程”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三大工程”具体包括“三老”暖心、“明天希望”、“健康同行”、“红色创业信贷”、党员创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优创品牌”活动奖励、“两新”组织党建奖励和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奖励8个项目,并安排7000多万元.惠及党员超过32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使得创新与创业课程的开发日益重要,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也给创新与创业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存在忽视创新素质培养、对社会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不足、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角色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完善制度建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并举、明确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服务者角色、系统整合社会资源,从而形成“政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7-47
2008年以来,浙江省政府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努力抓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创新、建设小企业融资多方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微小企业创业培育、推进创业示范行动、推进创业辅导工作;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和理论研究、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制定、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各种合作交流活动,相继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博会”、“西洽会”、“哈洽会”等展会。  相似文献   

13.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6月1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和“创业、创新”紧密相连。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社会支持参与创新创业吹响了进军号角。中央希望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意味着将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 “硅谷”这个高技术王国一直被视为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就业的象征。美国拥有200多个高技术园区,但并没有产生200多个“硅谷”。由此可见,“硅谷经验”是很值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技术企业学习的。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将进入一个“高科技创业型经济”的时代。发展“高科技创业型经济”,需要在全社会“弥漫”一种创业的精神和创新的氛围。因此,中国需要尽快掌握“硅谷经验”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通过对校内外56名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进行调研,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创业动机、创业能力自评、社会参与情况、学校教育情况。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团结引导工作中、在培育“企业家精神”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课题组的调研,本文提出四点团结引导建议,希望通过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同心同向的合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日益增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环境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浙商创业创新必须认准大局走势,以乐观的态度和清晰的思路,明确创业创新的战略路径与选择,从而符合全面深改要求。制度创业、平台创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浙商创业创新的路径选择。强化战略思维,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驱动,构建与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浙商创业创新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文娟 《科学咨询》2024,(2):216-219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指的是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其他类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制度的深入落实能够有效地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是新时期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而提出的制度革新。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未能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致使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未能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雪梅 《领导科学》2006,(21):32-3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加速发展的动力。为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江西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的目标。推进创新创业,人才是脊梁。面对“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各个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强省、强市、强县战略,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成为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创新创业的“第一支撑”。一、转变观念,挖掘人才潜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发挥人才优势,促进创新创业,首先必须勇于冲破陈旧…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地方工科院校要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使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前行。高校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设,不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帮扶力度,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