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有制性质、制度环境与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经济中企业所有制性质与外部制度环境差异对企业战略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理论,探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房地产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区域制度环境对这种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民营房地产企业发生跨区域经营的概率显著高于国有房地产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倾向于选择对目标市场经营活动较高控制程度的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而民营房地产企业则倾向于选择对目标市场经营活动较低控制程度的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当房地产企业进入制度相对完善的区域时,尽管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仍然更倾向于选择低控制市场进入模式,但是两类所有制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差异显著缩小。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中国企业难以国内跨地区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跨地区经营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市场机会和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虽然庞大的国内市场为跨地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中国企业在国内跨地区经营方面却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目标市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正向影响,目标市场和企业所在地之间的制度距离以及目标市场的市场分割程度对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地区制度环境差、地区之间的制度距离大和市场分割严重是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要障碍。从影响强度来看,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最强,地理距离的负向影响次之,市场分割的负面影响最弱,制度环境的绝对影响强度处于地理距离和市场分割之间。本研究还发现上述因素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影响强度与企业跨地区经营经验和目标市场规模有关,企业跨地区经营经验越丰富、目标市场规模越大,制度环境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强,制度距离和市场分割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负向影响越弱。本研究揭示了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并比较了不同制度因素影响强度的大小,不仅对企业评估各地区经营环境、科学合理地制定跨地区经营战略,而且对政府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小节  谭晓霞  曾华 《管理科学》2018,31(4):120-134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是跨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制度因素对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但大多集中在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考虑母国区域制度环境的复杂性,且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         在此背景下,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母国区域制度质量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理。以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为调节变量,以社会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2015年进行海外市场投资的210家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呈正相关关系,即所处的母国区域制度质量越好,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②母国与东道国间的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负向调节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关系;③社会资本对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民营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多,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把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研究结果展现了中国市场分割情景下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独特性,拓展了国际商务领域对新兴国家制度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区域制度环境,同时也要善于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投资扩张时期,进入区域与以往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既有越南等下游国家,也有美国等上游国家。本文首先分别对基于海外直接投资动机和制度基础观对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并综述,并对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内在激励促使企业充分地披露环境信息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和水平逐年提高,但披露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应对性,对污染物的排放后果、法律诉讼以及可能面临的或有负债等负面信息披露不足;来自环保部门、政府的公共压力或政治成本,以及企业品牌声誉的内在激励,显著地影响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和水平;来自银行债权人的监督、企业的两权分离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但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理邻近如何影响风险资本参与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以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以投资金额为中介变量的第1阶段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2004年至2013年中国A股市场公开披露的1个风险资本投资交易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运用依次检验和差异检验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显著正向影响风险资本参与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表明治理成本在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决策中产生重要作用;地理邻近提升风险资本对企业的投资金额,且风险资本的投资金额也与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显著正相关;地理邻近通过提高风险资本的投资金额正向影响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说明投资金额在地理邻近和风险资本参与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所在地的制度环境正向调节地理邻近对风险资本投资金额的影响,制度环境越好,风险资本对地理邻近的企业投资金额越多,地理邻近通过投资金额影响风险资本参与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的间接效应越强。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存在双重作用,不仅有利于风险资本增加投资金额,还有利于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过程来看,风险资本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国外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企业集群竞争理论。然而这些研究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所依赖的制度环境却较少涉及。对此,本文从分析风险资本集聚现象入手,探究风险投资制度所依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中国商务部提供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以下简称),整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再把该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形成的全新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基于整合后的数据库,本文首次实证考察了生产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大;母国企业上游知识资产跨国流动性差异会一定程度影响生产率的选择效应;通过对生产率分解进一步发现,管理能力越强的企业明显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但研发能力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的发现对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模式选择能够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国际商务研究的一个关键议题,也是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面临的关键性管理决策。探讨制度距离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视角。通过全面系统梳理关于两者关系研究的文献,遵循内部合理性、外部合理性、整合内部——外部合理性三个理论逻辑,解释制度距离如何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归纳出合理性影响机制,进而对跨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制度基础观已成为战略管理的第三个重要研究支点,制度因素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研究反映在管制因素、规范因素和认知因素三个维度上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控制程度和股权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研究命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娟  唐加福 《管理科学》2022,25(4):88-106
企业外部环境的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外部营商环境.基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及区域治理环境的不均衡特征,提出区域投资承载力概念,并从支持力、压力和调节力三个维度构建投资承载力评估体系.在测算我国31个省市投资承载力水平的基础上,从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外部因素出发,实证分析营商环境、区域投资承载力对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06年~2017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制度营商环境和区域投资承载力综合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投资效率差异显著;2)提高营商环境质量有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3)降低投资承载力中的压力、提升投资承载力中的支持力和调节力会促进营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建议政府营商环境改革的同时,从提升区域投资承载力视角促进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管理科学》2017,30(4):111-123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        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        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关联形式、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生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强  曾勇  夏晖 《管理科学》2012,25(2):1-12
政治关联效果存在争议,从生产率角度考察政治关联的效果能够提供最直接的经验证据。以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及其形式、制度环境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有助于生产率的提升,董事长政治关联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影响政治关联的效果,政府干预较为严重、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政治关联导致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制度环境差的地区,无论是董事长政治关联还是总经理政治关联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均具有更强的效果,这些研究结论在考虑政治关联内生性的情形下依然成立。相关研究结论为客观地认识民营企业复杂的政商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地理距离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意味着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压力异质性。基于信号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探讨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以及制度环境与高铁线路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较好的制度环境与途经较多的高铁线路,均可缓解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不对称双寡头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创新能力差异和先动优势对企业研发投资策略时机的影响,分析了抢先均衡、序贯均衡和同时投资均衡出现的条件.研究表明,当抢先投资的先动优势足够大时,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抢先创新能力弱的企业投资;当创新能力差异足够大时,两个企业序贯地投资;当创新能力差异较小且不存在明显的先动优势时,两个企业同时投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能力越强,同时投资均衡和序贯均衡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抢先均衡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安排延续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制度变迁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2002年-200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内地区差距,实证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时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市场化程度、经济法律环境水平、股权集中度、股权竞争度、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委员会设置程度以及股东参与决策程度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好的制度环境与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包含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的制度竞争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次的公司治理竞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对R&D项目投资时的路径选择行为受到决策者期望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R&D项目投资路径及其决策者期望的基础上,根据政治关联性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构建了考虑决策者期望的企业R&D项目投资路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是否选择最优路径的策略影响着演化均衡;对民营企业来说,初始投资额差异对该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完全一致;乐观决策者的数量、群体规模、决策者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的投资额差异对两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乐观决策者的数量、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投资额差异。以上结论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更好地进行管理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和跨地区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方言距离对企业跨省份销售行为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识别因果关系及其深层历史根源,本文利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跨区域移民信息构造了方言距离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企业跨区域贸易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所在城市与销售目的市场之间的方言距离越大,企业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越小。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地域文化差异对区域间贸易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经济遗产。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跨地区经营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地区多样化的制度环境,不同地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如何适应多样化的制度环境是企业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提出了制度环境多样性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基于制度理论探讨制度环境多样性和跨地区经营经验对服务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制度环境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市场绩效呈倒U形关系,说明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绩效;(2)跨地区经营经验对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3)跨地区经营经验对制度环境多样性与产品市场绩效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跨地区经营经验越丰富,制度环境多样性对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越小.本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制度环境多样性和跨地区经营经验对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跨地区经营决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度同构理论,探究家族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嵌入到国内和国外互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的制度逻辑时对其治理结构的影响,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给家族企业带来制度同构压力,进而影响其职业化管理水平。运用中国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广度越大,高管团队的职业化水平越高;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制度距离会增强家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职业化管理的促进作用;企业所在地区的外商投资水平则会削弱家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提升职业化管理的动力。通过研究组织同时嵌入不同制度逻辑时对治理结构的影响,深化制度同构行为的分析框架,对家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和治理转型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