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意识教育是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研究领域。生态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生态哲学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美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主要存在着生态意识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生态意识教育实践不足、生态实践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路线图是:拓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理论教育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大学生态校园、提升大学校园环境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一是要把握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的要点,二是要发挥思政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作用,三是要探索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在“知”、“情”、“行”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整体上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时,高校教育的不完善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生态校园、弘扬校园文化、发挥榜样作用等,来全方位地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客观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共在、共存、互为伙伴关系的生态自然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策略和路径,一是必须让大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按照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的基本逻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是仍存在缺位。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应该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营造大学生生态化生存的校园"小生境",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既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新的文明形式,它既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栋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探索对高校学生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7.
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吸收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主流意识的重要表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围绕其主要内容,以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展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为着力点,通过加强生态文明课程教育、丰富生态文化活动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生态消费观等手段,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生态观,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高校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具体包括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优化生态德育环境、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使命意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路径探索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就要着手于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伦理教育,依托校园和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实践,着力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评价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加强对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简要阐释了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内涵,进而分析了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 数据表明,在不同类型大学生之间的生态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人生价值观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陈旧僵化;社会诚信意识淡薄,就业心理素质较差;综合素质不高,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欠缺。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学农、爱农意识;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确立大学生合理的就业标准;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滞后、防范能力不强、防范心理不健康.对大学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建立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体系、丰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内容、创新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方法,才能使大学生形成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实现健康成长,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安徽师范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师范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导致现状的原因,并就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师范生生态意识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在带来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做到顺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升华人们的生态情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生态保护,教育为本.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应该从构建课程理论、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和生态法律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意识是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先进认知意识。针对目前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严峻形热以及人类对此的麻木和漠视 ,我们认为 ,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高等院校应在塑造新世纪具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生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高师女生性别意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是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据调查,目前有半数以上的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自我期望值较低等性别意识问题.因此,应加强性别潜课程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运动技能教育,对优化女生素质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现与生态文明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上狠下工夫,加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平台,注重生态校园的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保教育是落实基本国策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态环保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传统生态环保观树立现代生态环保观,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生态环保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实生态环保内容,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