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对WDM网上直接运行IP的有关研究作了论述;阐述了 IP over WDM的网络结构,其网络 采用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器(OXC),实例说明了采用OXC时的网络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讨 论了帧结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以及网络抗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WDM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主要技术优势,对WDM关键技术,如激光器、波长复用解复用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等作了分析和介绍,同时对WDM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光路交换的、IP业务在WDM上运行的网络体系结构,使用了现有较成熟的、基于光路交换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满足了IP业务的迅速发展对物理层传输带宽的要求。讨论了该体系结构的网络参考模型,并对其关键技术如光数据流/光路交换、光帧结构以及IP over WDM的传输机制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在计算机书籍中极少涉及100Mbps网络管理技术,给广大网管人员管理100Mbps网络带来一定的困难,故对以下进行讨论:①100Mbps/ETHERNET NETWARE无盘启动生成与内存优化;②WINDOWS NT网络WINDOWS95无盘工作站注册表管理;③WINDOWS NT网络NT SERVER4.0目录文件权限设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WDM网状网中业务量矩阵不确知情况下(hose业务模型)的鲁棒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抗毁设计,采用专用通道保护策略,网络设计的优化目标为全网代价最小。提出了DPP-MRU和DPP-MST两种启发式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从两种算法在USANET-hose和ITANET-hose模型下的全网代价比较,证实了最大资源利用率算法具有较小的全网代价。  相似文献   

6.
对波分复用网络上运行因特网协议的有关研究作了综述。采用光路交换的波分复用网络,侧重于设计的三个方面:第一是虚拓扑设计,包括保护设计和重构算法;第二是业务量疏导算法,单个光波长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而业务的传输速率通常低得多,则需要将低速业务适当地并入波长,称为业务量疏导,以获得良好的网络性能并降低成本;第三是网络抗毁。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SDH/WTM多层传送网结构中的自愈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 SDH over WDM的自愈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有保护的SDH层架构在无保护的WDM光层的体系结构,根据不同节点对间业务量的大小和恢复时间要求的不同,分别采用基于光路的1+1复用段保护和双光路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来提供传输和保护,满足了不同业务对自愈性能的需求,可实现快速有效的自愈。  相似文献   

8.
随着386以上档次微机的普及,MS_WINDOWS已逐渐成为当今PC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它已是绝大多数PC用户所选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成为一种快速成长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对象链接嵌入(OLE)技术作为MS_WINDOWS3.1API的重要的扩展领域,如今已越来越显现其优越性,已成为一种连接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功能强大而又易于使用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所采纳。文中将系统地介绍OLE技术上涉及的新概念及如何利用OLE技术来设计应用程序,包括客户应用程序和服务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CDMA实现VBR模式的三种协议:时隙随机访问CDMA、可变速率CDMA、多码并发CDMA。对其吞吐量、扩频码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想条件下就吞吐率性能和码利用率而言可变速率CDMA和多码并发CDMA比时隙随机访问CDMA要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比特率为40 Gb/s的单通道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单波长传输系统中放大器间隔、脉冲占空比、色散补偿因子、色散补偿系数、光纤的入纤功率等参数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关系设计了一个九段的光纤传输系统,其传输距离为928 km。仿真结果对单波长和多波长40 Gb/s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WDM网络中,分光器件和波长变换器件随机放置的情况下,两种器件的数量分别对于多播业务阻塞率的影响.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增加配置有波长变换器件节点的个数可以明显地降低阻塞率,而增加配置有分光器件节点的个数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阻塞率的增加.并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波长路由的WDM光传送网结构中的生存性问题,并从降低WDM光网络的成本、充分利用网络有限资源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愈环+网状网的WDM光传送网的自愈方案。该方案能根据业务和故障的具体情况,动态地分配网络的光纤及波长资源,增强了WDM光网络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且该方案构架于WDM光层之上,可根据节点对间业务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自愈保护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业务对自愈性能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PTDS软件仿真平台上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相位调制(SOA-XPM)波长变换器的变换特性分析了运用波长转换器时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入探测光功率偏置电流等对变换信号的消光比ExQ值及误码率BER的影响并对该波长转换器的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优化设计SOA-XPM波长变换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信息存储低容量、低速率的现状,提出了将阵列激光器、波分复用技术(密集型波分复用)和多层镀膜相结合实现三维信息存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光纤光学头的耦合物镜实现对光斑的自动近场聚焦,可实现海量信息的并行读写,并能极大地减少三维存储的寻道时间。对光电探测器检测的光信号幅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这种并行存储的探索是实现高密度、大容量的重要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通滤波和曲线拟合的光谱重建法,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检测,能兼顾高精度与实时性要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波长检测精度比直接寻峰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光突发分组经过光延迟线组后产生的出端冲突问题,以及由此对突发数据包交换丢失率的影响,提出引入可调波长变换器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光分组交换中有限波长转换器分配FAA算法由于未对波长通道分配次序进行优化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到达分组数最少的输出波长通道优先进行调度的最小度优先的分配算法.分析了该算法在达到FAA 最小丢包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节约波长转换器的数目。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低、中和高负载情况下, 比FAA算法更节约波长转换器和更小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波分复用技术(WDM)设计了一种光纤双向视频和数据信号传输系统,实现了在一根单模光纤中传输一路下行数据信号和一路上行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传输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技术,而数据信号传输利用频移键控(FSK)技术。该系统实现了无中继传输距离大于1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