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俄罗斯土地改革及农地市场发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律构架、土地改革成果、土地市场的出现以及土地交易的限制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土地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土地改革及其成果。俄罗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土地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引起了土地所有权结构的变革,同时也产生了对土地流通以及建立和完善土地流通制度的需求,而这些变革是由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和约束的。在立法改革方面,俄罗斯于1990年10月通过了《土地改革法》,并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来承认农地的私有产权。同时,修正案规定土地私人产权的买卖要进行为期10年的延期偿付,以…  相似文献   

2.
1982年3月艾尔沙德将军接管政权后,多次强调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占有和租佃制度,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维护贫苦农民的起码利益。不久成立了以当时农业部长A·Z·M·奥拜杜拉·汗为首的十一人土地改革委员会。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土地改革委员会于1983年6月31日向政府提交了包含一系列政策性建议的报告。后来部长会议批准了这个文件。土改委员会建议的主要方面有:(1)确定土地占有最高限额;(2)把超过限额的土地分  相似文献   

3.
前言要在一篇短文中详细评述印度各邦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些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对印度的土地立法进行回顾和探讨,而印度的土地立法比任何一国都多,其制订过程也都有案可查。因此,我甚至不敢贸然对印度各邦土地制度改革或土地改革的进展情况作全面的介绍。不过,我还是准备试图就印度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或能有助于了解问题的一般性论述。  相似文献   

4.
秦土地改革运动论李元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如何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史学界对此至今争论不休。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现在我们试以秦国的土地制度作为考察这一问题的窗口,因为秦的土地制度发育得最典型,最能代表历史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秦简的出土,已有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春,齐亚·拉赫曼总统提出将在孟加拉国实行土地改革,并强调“要适度地并按照民主的手续进行”。打算通过土改来提高产量,增加就业。据透露,齐亚政府已拟出几种土改方案。一九八○年九月,总理代表政府提出一个土改草案,同议会反对党领袖进行商讨。孟加拉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从各个历史时间沿袭下来的。英国统治时期实行的是柴明达尔制度。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时期进行过一次土地改革,废除了柴明达尔制度。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在农村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土地改革,试图对旧的土地制度作某些改变;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农业生产,减轻不断增长的粮食压力。这些政策执行得如何?效果怎样?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改革前的土地制度巴基斯坦各个省的土地制度皆不相同,这是由于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在各地推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而引起的。如所周知,巴基斯坦在1947年前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历史上,旁遮普是一个统一的省份,印、巴分治后,才有东、西旁遮普之分,因此,西旁遮普的土地制度与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在20世纪初建立了土地的村社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并希望通过这两种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权利均等化和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等目标.然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之后,农民却愈加贫困,农业生产也停滞不前.为了摆脱农村发展的困境,1992年以后,墨西哥以土地确权登记为核心,以产权明晰为原则,开展了第二次土地改革.这一改革不但化解了大量土地纠纷,而且赋予民众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墨西哥的改革经验对于当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内容.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普遍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占地规模过大、滥设开发区、违法批地用地等.造成中国土地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产权不清晰:一是国有土地所有者虚位造成各级政府都有权行使所有者权力;二是政府使用土地的收益大于成本造成使用土地资源的机会主义倾向严重;三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使农民无力保护耕地.因此,明晰土地产权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必须重塑国有土地所有者主体,使土地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农地的产权主体,真正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只有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实行变革,才能防止各级政府滥用土地,才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健 《社科纵横》2009,24(8):46-4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其性质决定了她首先要改变农村旧的传统生产关系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改革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土地改革的成功激发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为新政权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乡村政权的重建实现了国家政权基础的再造;农民国家观念的转变塑造了新型国家—农民关系。新国家成功地把农民培训成革命需要的“政治人”,从而完成了解放初期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如何利用土地资源,这除了权属上和政策上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略述浅见。 (一) 土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具有肥力,土地肥力既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又是土地的经济属性,只要利用得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土地资源又是一种综合的资源,因为土地资源的性质特点并不单纯取决于地球陆地表层  相似文献   

11.
自从英国统治印度以来,印度的农村土地政策始终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英国殖民当局、独立后的印度历届政府在制定和贯彻这一主要经济政策方面先后扮演过不同的角色。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独立以后,印度各地进行的土地改革,名目繁多,各具特点。它们在实施中无疑对印度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什么样的土地政策才符合今日印度的国情,才能给贫苦农民带来好处,并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合理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土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土地上设定的用益物权主要有地上权、地役权、人役权、典权等。我们国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构建我国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R·J·海林所作的研究,南亚各国土地改革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1)地权改革(稳定地权);(2)土地最高限额和重新分配土地;(3)耕者有其田。他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广泛和抽象的概括是有益的。但是,具体来说,一种土改模式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任何一种模式,只有从它的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直接动力以及对生产率和政治稳定的影响等方面作一个总体的考察之后,才能对它更好地理解。本文试图运用“原因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10):56-6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联产承包、农地流转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土地确权与分置等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次变革表明,国家农村土地制度设计与变革必须充分尊重和平衡农民的意愿,必须尊重"公平"与"均衡"原则,妥善处理和平衡各阶级、阶层、集团之间动态的利益较量与博弈。在中国新时代,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多方位、多层次变革以及土地所有权制度如何设计与变革将是焦点和难点,并要切实加强当前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设计与变革政策的解释与宣传。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是各种资源之母,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占有和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就成为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社会制度.既然土地是自然之物,那么,个人和群体对它的占有和使用在什么意义上是合理的,在什么意义上能成为一种权利以及应该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权利呢?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土地应该属于全人类,个人和群体不应享有对土地的绝对意义上的所有权,土地资源的特点也使得人们不可能开发和享有土地的所有资源.因此,对于土地,在总体上应实行公有私用原则.历史上的土地往往实行多级所有制,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每一级所有的方式和内容都是有区别的.合理的土地制度应是公有前提下的适当私有.中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是总体上的国家和集体所有,企事业单位、家庭负责经营,这一状况基本符合土地的性质,即公有私用或多级所有的原理,因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果断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大国且土地市场不完善,为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流转,俄罗斯法大幅缩限了终生继承占有权、土地永久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适用范围,建立了以土地租赁权为中心的土地使用新制度。土地租赁的优点是能够在土地市场中以非正式的交易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较少受到复杂的土地交易规则和登记程序的影响,特别适合俄罗斯国情。比较中俄土地使用制度的立法现状,俄罗斯经验有助于改进我国土地使用立法工作,具体包括:设计和构筑以土地租赁权为中心的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摒弃土地使用权利非债权即物权的传统思维,土地承租人可以自由处分全部或部分租赁权,只须告知土地出租人而无须征得其同意,站在"大国"国情的认识基础上创新我国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单婷婷  史安娜 《社科纵横》2009,24(10):69-7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总量失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财税体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现行土地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当采取坚持集约化原则,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和使用权制度体系、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现代教育向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校外实习是培养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及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有没有价格?如果有,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悬案”。土地价格研究,对于计算农业总生产率,对于解决国土整治、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效果评价、农村土地转包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土地的价值及其实体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要回答土地有无价格,先得回答土地有无价值。在我国经济学界,正统观点认为,土地没有价值,因为土地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是劳动产品。不承认土地有价值,由土地无价值而导致土地无价格,从而导致用地无代价,进而导致滥用和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实践证明,这已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危害。土地无价值的观点,不只是在实践上有害,就是在理论上也难以成立。我们知道,土地尽管是大自然的“恩赐”,不是劳动所创造,但人们要利用土地,必须首先开发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是指某一地区土地资源的食物生产量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本项研究运用AEZ方法,研究了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潜力,并计算了全国及各地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结果是:中国在低投入水平下,土地可承载110~11.9亿人;在中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3.9~14.8亿人;在高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4.9~18.9亿人。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的关键是:保护耕地,提高投入和控制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