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校义务讲解员是由志愿者组成的一支服务于高校博物馆参观、讲解的团队。义务讲解员不仅增强了高校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力量,而且大力宣传了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起到了博物馆沟通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在培养和发展高校义务讲解员团队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使之更好地为高校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语保工程的牵引下,近年有高校提出和实施建设语言博物馆,这是文化繁荣和语言学科发展的现实诉求。语言博物馆作为公益机构,要面向语言社群、语文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实现资源采集和保护、语言学习和知识传播等基本功能。语言资源和语言服务的功能属性决定了语言博物馆更适合数字博物馆而非实体博物馆。现时语言博物馆的实施主体是高校语言系所,资源采集和保存主要服从于某些领域的语言学研究,在法律保障、服务能力、专业人员、社会服务网络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难以有效保护语言资源并开展切实的服务。语言博物馆建设必须将社会传播和可持续作为首要考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面向社会,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高校馆藏资源及人才优势,有效发挥其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海外交往等功能,以更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的中小学生、普通群众、海内外校友和外国人士;高校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主题主要有宣扬爱国主义、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民族文化、介绍本校历史等;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方式主要有陈列展览、专题讲座、网络教育、媒体推介等;影响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因素主要有资金因素、人员因素、设施因素、观念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三馆一体化建设,构建综合文化传播平台,是深化档案管理、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构建新型高校档案馆的需要。打造一支多学科、高学历、创新型的高素质的高校文博工作人才梯队,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博物馆资源,以档案编研工作推动档案馆、校史馆和博物馆的一体化建设,寻求新的校园历史文化传播方式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校博物馆是建设和谐文化校园的重要文化载体,数字博物馆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虚拟体现,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它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地呈现于网络,并通过网络实现文物信息的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数字博物馆建设包括博物馆网站、馆藏品管理系统、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及基于触摸屏的藏品展示系统和多媒体展示影像资料的制作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无障碍博物馆建设中的志愿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障碍博物馆是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志愿者服务在无障碍博物馆建设中十分重要。我国无障碍博物馆和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理念和体制上的不足。这一现状促使我们须拓宽思路,建立规范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体制。同时,规范的志愿者服务体制对深入推动无障碍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近年来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交流等方法,探讨高校体育博物馆的概念和高校体育博物馆建立的意义、现状及对策,分析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博物馆是国有博物馆的重要分支,具有陈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展览学术性强等特点。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博物馆还存在教育功能定位不明确、教育核心内容挖掘不足、教育资源利用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新时期高校博物馆要明确自身教育功能的定位,在提供优质教育内容,确保服务质量,实施人格塑造,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等方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民族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各个专业领域,民族高校博物馆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迅速,已有200余所高校建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拓展,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艺术熏陶、思想教育、教学辅助等四项功能。高校博物馆仍需增强育人功能建设,更好地向公众教育平台迈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科研的职能,它既要面向专业化教师、科研、学生队伍,提供开放式研究场所和专业化教学科研实践内容;又要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宣传与文化教育。文章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指出当前高校博物馆存在教学实践与社会科普工作之间存在矛盾,网络信息化滞后,具有难以适应网络信息化教学的问题。提出在高校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中,有必要应用既适合内部管理又可满足教学科研工作藏品管理软件,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高校博物馆的社会科普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面临诸多困境,资金保障体系薄弱、管理理念因循守旧、人才队伍渐趋凋零、社会服务滞后等均制约其对外开放的水平,影响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解决难题,高校博物馆应建立"学校主导,政府支持"的资金保障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基本职能。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已成为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值得博物馆从业者思索。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博物馆发展如火如荼,规模和数量均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江苏高校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硬件还是软件与江苏省博物馆发展态势很不相符.高校博物馆面临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定位不够明确、文物展陈手段相对落后、资金没有固定保障及社会功能相对薄弱等挑战.同时,江苏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又给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前景.高校博物馆事业在内涵建设、展示方式、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为2006年"国际博物馆日"选定的主题。博物馆要认真看待儿童观众对其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认识上早已答成共识。然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个别博物馆,在初期建设及中后期维护改造过程中,为儿童观众服务变成了依据空洞无物的口号,没有在实际中作出任何改变。本文试通过德国多个博物馆成熟案例,从空间角度探寻能使儿童享受博物馆体验的设计手法,进行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有陈列、收藏、保管、研究和教育等几大职能.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文物研究的目的及博物馆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新形势下,应从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向以人为本的博物馆转变.广大观众是博物馆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博物馆的受益者和支持者.现阶段如何把握观众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应充分结合博物馆馆藏特点和展览特色,进一步转交观念,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指导思想,指导博物馆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加强博物馆讲解接待宣传工作;围绕馆藏特色,不断更新、丰富展览,广泛接纳更多的观众,努力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做好研究工作,以研究促发展;举办经常性各种学术讲座,向社会大众普及藏品知识,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机构的职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类博物馆拥有自身的特色, 在社会的科技传播体系中可以发挥突出的传播优势。认为, 高校科技类博物馆需要借鉴“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学理论, 以理解和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通过在传播理念和传播实践上进行创新, 把自身创建为优质的科普资源, 突破参与社会科技传播实践的瓶颈, 从而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改造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化已经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的社会化会引起人们对其社会功能的思考,并随之引起博物馆定义的不断完善。对博物馆定义的研究是博物馆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博物馆定义的变化可以把握博物馆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脉搏,明确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因此,探讨博物馆定义的演变、原因及其与社会化进程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的对外传播是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数字博物馆因其独有的便捷度成为传统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张大千”是当代中国书画界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其展品英译现状能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地方博物馆相关内容整体情况。以数字博物馆张大千展品译介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讨论展品译介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其目前存在译介内容不当、媒介优势发挥不足两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数字博物馆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博物馆一项重要功能,体验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体验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博物馆具有开展体验教育的先决条件,本文就博物馆陈列展览、互动展示项目及特色培训分析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内涵。博物馆开展行之有效的体验教育是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