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姚荣泽案是指辛亥革命时期清朝江苏山阳知县姚荣泽惨杀革命志士周实、阮式的案件。围绕该案的审理,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伍廷芳和沪军都督陈其美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法律和革命孰主孰次。伍廷芳强调法律至上,任何人都要依法办事;陈其美则提出革命远未成功,革命时期革命至上,其他的一切都必须为革命服务。他们尽管分歧很大,但均以维护民国为立论的基础,以民国成立为立论的前提,从而创造了妥协的条件。姚荣泽案说明,在革命尚未成功的转型时期,包括法律观念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没有实现彻底革命,法律与革命之间并不和谐,而是充满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对马克思遗产的解释,在政治上经常受到强大的压力,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留下的大部分手稿处于混乱状态,也由于他的某些论点基本上起源于黑格尔所造成的。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便发现黑格尔存在一种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也反映在马克思身上。马克思与黑格尔都是辩证的思想家,但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主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相互影响和制约,他并未提出任何不允许变动的结论,只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在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内,马克思的观点始终是比较明确的,但一涉及哲学,似乎其基础便有点令人不可捉摸了。马克思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要求取消哲学,认 相似文献
4.
新史学兴起的积极效果之一便是淡化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边界,人力车夫、舞女、传染病人等"小人物"或"弱势群体"都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根据学界尚未使用过的新资料,对民国初年青年会在浙江的扫盲运动,做一详细的论证.文章认为,从董景安到晏阳初、陶行知,民国初年浙江基督教社会公益教育从单纯依赖社会发展到社会和国家共同参与,建构了一个以社会公益教育为主题的公共领域.在此公共领域中,随着失学的贫儿和贫民受教育权利的被满足,平民教育的倡导者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的"国民"正在形成中,由此,真正的"民国"亦在形成中. 相似文献
5.
要把握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必须得理解中国信仰的社会特质。梳理民国初期中国的信仰选择及其影响,其以政治意识形态实现了取代"天命"信仰传统的模式,对这种信仰关系变化的研究及讨论,可为当下中国信仰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参照与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进行反思.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因强调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使得其具有历史盲与性别盲的缺,两者必须结合.二、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路径可大致概括为:以哈特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二元结构分析,以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一致性分析,以享尼西为代表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关于差异、意识形态的分析.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幸婚姻源于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平等地位,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明显控制了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化改造与意识形态修补.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并不幸福,但围绕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作的理论探讨不仅推动了女性主义的发展,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还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由同源到分流,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西方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在东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来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政治分裂,新世纪能否重构二者关系以实现二者的对话和交流,将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倾向;他们强调经济和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又反对非决定论或多元决定论;他们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又不唯阶级斗争决定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这些成果将对我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时代精神是进步阶级和民族对时代本质特征、发展趋势形成的集体意识,它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历史性、进步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以及思潮引领性;当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决定了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现和具体实践;以时代精神透析近年来国内流行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潮,可以发现其思维方式的根本错误在于非历史性、非辩证性、非客观性和非实践性,时代精神是划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12.
世界出现了新特点,实践提出了新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和推动世界发展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来源于实践,扎根于实践,并以严谨、完整、科学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思想的、物质的动力。这种鲜明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纪念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继承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伟大的人道主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都包含着进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因此,可以说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高度的评价,同时强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5.
世俗对宗教进行批判所起的作用跟创造和捍卫宗教理论有许多雷同之处,这似乎是奇怪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所进行的批判就是如此。马克思自己对宗教所作的批判可以被视作类似于对包括宗教现状在内的现存状况的富有灵感的预言般的判断。但是,当马克思主义在共产主义国家“确立”(按牧师们所理解的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共产党,特别是它的统治中心,类似于过去的教会权威们,发展并保护了那些见解,于是就创造了一种官方正统性。这种正统性在本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普遍形态,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特殊形态。在普遍形态上,马克思坚持物质本体论;在特殊形态上,马克思坚持社会生活本体论。社会生活本体论作为特殊的物质本体论,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和科学性。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而不是"实践人学"。 相似文献
17.
聚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可用两面镜透视,一方面是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科学评价、对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全面阐述、对具体领域具体问题的突破性研究;另一方面是怀疑理论的科学体系、动摇理论的指导地位、割裂理论的相承关系、歪曲理论的现实意义。全面分析这一现状,对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三次高潮与两次低潮此起彼伏的发展脉络,呈现出在付诸实践中具体化、在具体实践中多样化、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相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等日渐明朗的历史走向。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事关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编辑部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4):1-5
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刘云山强调,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大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主持。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光明…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对诗歌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有系统的论述。学习这些论述,对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对发展诗歌创作,以更好地反映和推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