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滕世华 《东岳论丛》2000,21(3):14-15
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对党的监督。不能单靠思想政治工作,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要注重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统一。人民群众是监督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党内巡视制度是当前加强党内监督的一种全新的制度形式,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党内制度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对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完善纪检机构领导体制、密切党群关系、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完善党内巡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相对独立、权威高效的巡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巡视监督重点,以务实的作风拓展巡视深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党内巡视工作的长效机制,重视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并注意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能不能对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 ,是加强党的建设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明确党内监督的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 ,并使党内监督制度化、有效化 ,就会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的颁发 ,对加强党内监督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反腐倡廉 ,既要靠教育、靠道德自律 ,又要靠制度约束。制度防范是反腐败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党内巡视制度是我们党为加强党内监督,在借鉴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种专门适用于党内的、自上而下的巡查监督形式。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均经历了三个阶段。现阶段的巡视制度是对革命战争年代党内巡视制度的继承与弘扬。进一步完善党内巡视制度,要建立相对独立、权威高效的巡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巡视监督重点,以务实的作风拓展巡视深度。要建立党内巡视工作的长效机制,重视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并注意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要搞好廉政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异体监督与人民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易产生腐败。防止腐败要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但光凭执政党内部的自我监督,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斗争是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治前提 ;对当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认识 ,既不能否定党的主流是好的 ,又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 ,一靠教育 ,二靠法制 ,三靠监督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要强化党员监督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党内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核心,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只有加强党内监督,才能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才能端正党风,克服官僚和腐败,保证党的队伍纯洁,才能有效调动党内一切力量,提高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党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在制度和实践方面得以加强,形成了一个以党的组织和党员及其活动为指向中心的党内监督网络,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形式多样化、制度化的发展,促进了党的建设,但党内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党内监督不力的主要表现为专门监督机构缺乏权威、注重了制度建设忽略了制度实施环节的监督,缺乏时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机制、不重视党内民主生活的监督等.为了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应主要从强化专门机构监督、加强党规党法实施环节的监督、突出党内监督重点、加强党内民主生活监督、把握党内监督的整体性、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并实现党内监督法治化等方面加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赵洪霞 《理论界》2004,(2):39-4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充分体现出我党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党的各级组织的监督和党的专门机构的监督。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监督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其党内监督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完善我国的党内监督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首先,…  相似文献   

11.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是党运用自身力量依据党纪国法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认清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和权力的约束机制。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党内监督的有效实施,当前需要强化以下几个问题。1.强化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这是建立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2.
杨瑾 《理论界》2013,(2):46-48
建设廉洁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廉洁从政,做到干部清廉、政府廉洁、政治清明;建设廉洁政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共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五周年 ,最近党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是党内监督的第一道工序 ,是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关键环节。回顾五年来干部监督工作走过的历程 ,有成绩 ,也有不足。当前 ,正视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干部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 ,作为组织部门应从以下三个切入点着手 ,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组织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 ,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和干部监督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央对这项工作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做好干部工作必须建立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和监督管理干部的科学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全国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曾庆红同志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把对干部选  相似文献   

15.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必须从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监督是党的性质宗旨、法治原则、民主政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的必然要求。分析党内监督的理论基础 ,对党内监督的实现 ,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严格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增强拒腐防变 ,抵御风险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根据党的历史经验 ,实行监督和制约 ,首先必须在党内切实实行 ,同时用比较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完善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 ,是指在党内监督全过程中 ,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监督对象、内容、主体、方式、程度、处置、保障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从现阶段的实际来讲 ,要完善以下五个机制。一、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党内监督的基本形式是通过党内民主实行监督。党内民主的实质就在于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党内制度体系和内外监督不断完善,治腐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治腐反腐需要制度约束和及时的监督,关键还要通过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来预防权力的腐败。因此,防止农村党员干部腐化,要不断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守理想信念和政治本色,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价值系统;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生命系统;要加强廉洁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系统;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行为系统。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表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监督统一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措施;要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放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安排,充分调动党内和党外的积极性,形成“双管齐下%的党风廉政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20.
遏制党内腐败要从健全政治制度入手.本文从加强权力互相制约和监督、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等角度,阐明其对增强党的反腐能力的影响,指明把权力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