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详细分析中关村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多样化的融资新工具,包括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解决方案"、瞪羚计划"和"展翼计划"、融资租赁以及支持创业投资公司等机构发展。借鉴中关村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经验,广东亟需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启动广东省级层面"瞪羚计划"、加大力度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雷 《管理科学》2016,29(4):80-93
控制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控制权配置带来的控制权收益是激励投资家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从控制权收益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分析创业企业中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的控制权收益构成和类型以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特征,厘清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各自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其拥有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控制权共享收益来源,构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的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战略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以及控制权收益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以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110家不同行业上市企业3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中国经济背景下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两类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者拥有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正相关,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负相关,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公司创业投资者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正向影响,公司创业投资者控制权战略性私人收益对其自身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负向影响;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公司创业投资者战略性私人收益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产业类型的创业企业会给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带来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导致双方对控制权的关注程度和类型发生变化。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进行控制权分类治理。 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治理、提升控制权激励效果进而促进被投资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创业投资的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首次对创业投资行业进行探索。由于受到当时经济体制的限制,创业投资在国内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然而,2004年中小板和2009年创业板的设立为我国创投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投机构支持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在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我国创投行业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本文参考《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3》披露的我国创投机构的数据,旨在从创业投资的收入来源和投资现状及创投机构在中小板、创业板的特征表现等方面,探究我国创业投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肖珉  陈闯  黄利平 《管理科学》2022,25(7):61-84
公司风险投资(CVC)是成熟企业设立的对新创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本文基于CVC母公司实施创新战略,进行外部探索学习的视角,分析CVC作为成熟企业创新学习的机制对新创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利用2004年~2017年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具有其他投资目的的资本,承载着母公司创新学习战略意图的CVC所投资的新创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水平;母公司感知的创新绩效越低,创新意图越强烈,CVC所投资的新创企业的创新水平越高.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母公司内部创新受到的制度约束越强,CVC所投资的新创企业的创新水平越高.本文认为,CVC有利于促进新创企业的创新,这种促进作用与CVC母公司创新学习的战略意图有关.  相似文献   

5.
构建联合创业投资网络,并利用2011—2019年的创业投资退出事件,分析联合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投资退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联合创业投资网络较不均衡,大部分创业投资倾向与熟悉的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但是这样做如果过度,会降低信息的多样性,对创业投资成功退出产生不利的影响。网络中心性对创业投资机构成功退出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将创业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率细分为IPO和其他成功退出率后发现,网络中心性对IPO退出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结构洞限制度对创业投资的成功退出率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有效规模和效率表现为正向作用,但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等级度也表现正向影响,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大多是“理性投资者”。将创业投资的成功退出率细分后发现,结构洞也只对IPO退出率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提高创业投资的成功退出率,促进创业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创业投资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对创业投资行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和政府两个主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磊  孙璐 《管理评论》2024,(3):96-106
创新是助力初创企业跨越“死亡谷”,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初创企业由于“新生”和“弱小”的劣势,创新资源和治理经验相对不足,制约创新活动顺利推进。CVC是由IVC衍生而来的新型股权融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初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资源和治理约束。本文以2009—2021年D轮投资之前的上市企业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CVC对初创企业创新的影响,并验证资源赋能和治理赋能在CVC与初创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VC能更好地契合初创企业创新需求,显著地促进初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CVC通过为初创企业提供财务资源、非财务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支持,缓解创新资源约束,实现资源赋能;CVC通过派驻董监高为初创企业提供治理经验和治理决策支持,降低创新制度成本,实现治理赋能。资源赋能和治理赋能是CVC影响初创企业创新的中介变量。这些结论在理论上深化了中国情境下CVC影响初创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的认识,在实践中为企业开展CVC活动以及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创业投资的出现对美国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急需资金却又难以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融集资金的矛盾,是扶植高科技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功臣。本文试图对美国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做一探讨,以期对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人力资本是创业投资成功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创业投资成功的基础和关键。美国创业投资行业多年的成功经验是:宁愿投给第一流的人和第二流的项目,也不要投给第一流的项目和第二流的人。…  相似文献   

8.
何俊英 《经理人》2005,(2):70-71
绝大多数热钱是在追逐那些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的项目2005年对资金匮乏、渴望获得创业投资(Venture Cpical,又译“风险投资”)青睐的中国创业家来,是个利好年。创业投资在经过互联网泡沫时代血流成河的惨痛经历之后,正在渐渐回暖。据国内创投研究与顾问专业机构Zero2ipo清科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回暖趋势,投资更为活跃,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投资额总计12.69亿美元。全面的复苏和加速发展,使渴望对接资本市场的创业企业,有了更多获得创业资本基金支持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从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运作与投资退出、绩效、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对贵州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做了分析,对贵州省创业投资行业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自主GVC模式: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和规范研究论证自主GVC模式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实证表明,自主GVC模式企业(行业)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的实际绩效比嵌入GVC模式企业(行业)好;自主GVC模式与嵌入CVC模式的升级可靠性比较的规范研究表明,在片断化程度、低度化程度、自主权、"干中学"效果、创新能力、响应社会期望等6个维度的比较中,自主GVC模式比嵌入GVC模式可靠;论文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对比说明两种模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公司风险投资(CVC)是指非金融类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目的对新创企业进行投资,有不同投资导向,新创企业的融资行为受到CVC导向的影响。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和财务导向的CVC与新创企业融资行为演化博弈的过程特征和均衡状态。研究发现,当CVC是战略导向时,投资公司为新创企业带来培育效应和合法性收益,系统收敛于“接受投资,战略导向投资”状态的概率增大,朝着理想状态发展;当CVC追求纯粹财务回报时,与独立风险投资相比缺乏优势,新创企业群体的演化结果为不接受CVC,系统收敛于“不接受投资,财务导向投资”状态的概率增大,这将影响投资公司和新创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业投资中心3月17日,上海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上海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争取到2017年,吸引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基金管理队伍;集聚打造一批业界有影响力的品牌创投基金;引导带动一批创业投资资本;投资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业投资中心。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 21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工具变量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从代理成本视角探讨创业投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从总体上检验创业投资参与对中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和背景特征是否影响其治理作用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有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代理成本显著低于无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越深,即创业投资机构家数越多、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就越低;与本土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更能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创业投资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研究打开了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不同类型的学习及社会互动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关键机制,而知识产权保护、吸收能力、相关度、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创业投资管理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8年深圳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围绕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这一重要的创业投资(以下简称"创投")退出方式,研究创投机构对其支持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和股市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投支持企业上市时的规模和年龄均显著低于非创投支持企业,且前者在上市首日的抑价水平显著高于后者.从长期表现来看,虽然在锁定期内创投支持企业和非创投支持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股市表现没有显著差异,但解禁后前者的业绩下滑幅度显著高于后者,且股票投资收益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抑价水平和长期绩效下滑幅度与其创投机构的从业年限显著负相关;此外,国有创投机构支持企业的抑价水平及绩效下滑幅度显著低于非国有创投机构支持企业.这些结果验证了Gompers[1]提出的"逐名动机"假说,表明我国创投行业目前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创投机构为尽快实现投资收益、证明自己的实力会促使其投资企业过早上市,并且过度追求短期业绩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福广  张晓  彭涛  田利辉 《管理学报》2015,12(2):207-214
结合未上市中小企业的211份调查问卷数据以及部分手工收集的数据,研究了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对未上市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创业投资的联合投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负向作用。中国创业投资通过提升未上市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整合供应链能力,最终促进企业成长。在这一路径中,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外资创业投资的管理提升中介效应显著。创业投资与企业冲突不明显,关系较为融洽。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鸾 《管理科学》2004,17(5):69-74
论述了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认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是创业投资家进行早期创业投资的较佳组织形式,创业企业信息特征影响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提出我国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创业投资项目的产出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单个创业投资公司受自身资源的制约很难对项目做出准确的评估,通常需要联合其他创业投资公司进行联合投资。文章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入创业投资家的风险规避成本、努力成本和战略收益,建立联合创业投资决策的三阶段模型,应用信号传递中的学习效应分析了创业投资中的联合投资决策过程。主导型创业投资公司通过接收跟随型创业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信号,利用贝叶斯法则修正先验概率,然后再重新调整对项目的评估,通过联合投资伙伴间信号传递的学习效应寻找联合创业投资的合作区间,进而提高创业投资的成功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创业投资在中国方兴未艾,近两年的第二次互联网创业热潮,更是带动了包括天使投资、VC、PE在内的各种风险投资机构的迅速扩张。创业企业具有成长性强、财务不够规范、未来收入较难预测等特点,因此如何对各个阶段的创业企业进行估值,是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相结合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特性及对应的创业投资估值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正确估计创业企业的真实价值,达成投资方和企业方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企业更加注重治理机制的优化与升级。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治理功能。文本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的作用入手,对公司治理机构中的内部审计与外化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