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中国电影近百年的历史中,从时间维度纵而观之,浪漫情怀的影片没有像现实主义影片那样富有清晰的脉络,但也不泛注重浪漫的表现手法,或注重浪漫的精神实质,或二者兼具的作品。它们虽没有在百年影吏的长河中掀起一层层浪漫之浪,但其浪漫气息仍然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2.
解读《油纸伞》可以感触到作品的审美情趣,其童话般优美的结局与浪漫色彩带给读者更多积极意义的教化与感动。  相似文献   

3.
肖成龙 《南方论刊》2009,(11):91-92,90
《睡谷传奇》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所创造的神秘世界和传奇故事对读者至今仍魅力不减。本文从浪漫的艺术手法、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三方面阐述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国浪漫诗人济慈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唯美主义诗人。事实上,济慈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唯美”来概括。本文通过对他的《圣亚尼节前夕》的解读,以求对济慈及其作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英国浪漫诗人济慈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唯美主义诗人.事实上,济慈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唯美"来概括.本文通过对他的<圣亚尼节前夕>的解读,以求对济慈及其作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及中国文化的现实,瞿秋白辩证地批判了文学新锐们的思想及作品。对“革命的浪漫谛克”的姿态、对理想主义的反思,是瞿秋白对主观主义的批判的继续及其文艺观念的全面展开。当然,瞿秋白对“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进行清算的本身,也包含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错误或偏差。  相似文献   

7.
宗教因素在许地山、无名氏和张承志作品里有着不同的表现 ,三位作家的宗教书写分别代表了宗教因素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 ,亦即三个浪漫质点。其中 ,许地山的作品突出了宗教的“灵性” ,无名氏在写作中张扬着宗教浪漫主义的“理念化”色彩 ,而张承志试图以一种“清洁的精神”同他置身的世俗世界进行对抗。这三个质点事实上是宗教浪漫主义特性的不同侧面 ,同时体现了 2 0世纪中国宗教书写浪漫表现的三个层次、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钢琴小品套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中非常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他总是将故事和音乐内容巧妙地结合,使其作品充满浪漫的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通过对《蝴蝶》的内容分析来揭示作品创作的体裁自由性、标题性、隐喻性等其他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在郁达夫的作品中,描写自我的冲动,随时可见的浪漫的自我想象以及一个人在路上的孤寂飘泊和对生命的感性寻找,构成了他大部分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当浓郁的浪漫气质。这浪漫气质常常通过粗犷、野性的人生体现出来。关于那些粗犷、野性的人生故事,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野性叙事。当代众多表现平民英雄气概的作品或着力刻画男子汉的血性本色、野性传奇,或通过抒发"行万里路"的豪情展现上下求索的浪漫人生、诗意追求,都在张扬平民百姓的民魂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连同那些欣赏"女汉子"、赞美"女汉子"的作品一起,汇成了当代作家探索中国人的浪漫情怀、中国文学的浪漫特质的思潮。  相似文献   

11.
张炜创作的理想精神使其创作方式上表现出突出的特点:纷呈的意象,无边的倾诉,独特的视角,这些特点使张炜作品在艺术上弥漫着浓重的浪漫、诗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红色经典,《林海雪原》的"民族风格"和"传统色彩"是作品较为突出的文本特征,与此同时,作品以"传奇"来言说"革命"与"英雄"的时代文学烙印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拟以浪漫主义文学为观照视域,在关注作品古典浪漫的民间叙事品格的同时,将《林海雪原》的"民族风格"与"革命"话语的融合、冲突做一些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安娜.波特在20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人们盛赞她作品的精致和语言的微妙。她作品中的人物经常徘徊于现实与幻想之间,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而这正是波特本人的写照。波特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困惑和幻想的一生。她渴望社会变革,同情受剥削和压迫的百姓,因而一度曾投身于左翼革命运动;她信仰上帝,希望他能给世界带来正义和公平;她推崇爱情至上,崇拜浪漫与激情。然而她的种种幻想都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她的政治热情被机会主义者所利用;她的上帝也成了某些人愚弄、欺骗大众的工具;她浪漫的情感之旅总是在失望中结束,留给她的只有痛苦的回忆。作为一名作家,波特把自己的幻想及其破灭的过程都融进了她的作品。波特幻想的破灭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经历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她本人无法协调个人意志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赵璞瑶 《理论界》2010,(7):171-172
在欧洲音乐史上,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在交响曲上的成就,他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贝多芬"。作为浪漫主义晚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既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思维,又有浪漫乐派的基本特色,同时他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乐派的优秀代表。最有特点的是,在西贝柳斯的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芬兰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北欧,尤其是芬兰的风情。本文将对西贝柳斯的一些作品的取材和芬兰的地域特征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使他作品中的芬兰情结更多的被人们理解。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表现主义者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行言、程金诚对鲁迅前期进行了表现主义的解读 ,严家炎先生认为《故事新编》是表现主义作品。然而不能将鲁迅描绘成一个表现主义者。鲁迅前期受到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等的影响 ,也间接地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夸大其中任何一种主义用来指代鲁迅 ,都不合理。鲁迅二十年代后期介绍表现主义时 ,已在摆脱包括表现主义在内的现代主义的影响 ,所以不能将主要是后期创作的《故事新编》都说成表现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作家的"家园"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作家已经写出了具有他们独特文学风格的“家园记忆”、“故乡情怀”。无论是在想象中书写“家园”的破败,凸现静观破败的现代派意蕴,还是以浪漫的笔调渲染故乡的美丽,寄托逃避成长的童心,他们的有关作品都丰富了“中国作家的家园记忆”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7.
晚清“诗界革命”以来的近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处于变革时期的产物,它不仅留下了一大批带有变革倾向的作品,而且开了后来“五四”现代新诗的先河。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进入中国的诗坛,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变革则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单纯地用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概指田汉的话剧创作很难正确地解读其作品的实质。以中国戏曲文化为本,积极地吸取现代派戏剧的有益营养,坚韧地执著于现实人生而发挥创作主体天性中的浪漫主义特长,或者简单地说,在民族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上,现代、现实和浪漫的三结合,即是田汉话剧创作方法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的俄罗斯风景画艺术,是俄罗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们以一种乐观向上、浪漫抒情的胸怀,崇尚人性为本的文化思想,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方法,诗意般的抒情手法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众多的油画风景艺术家和他们经典的油画风景作品为油画史增添了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王洋 《北方论丛》2016,(5):48-52
《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分别是日本最早的虚构物语及和歌物语,这类单纯描写私人感情的浪漫文学似乎颇受日本读者喜爱.不但作品本身超越时空流传至今,而且这种文学样式亦影响后世,成为日本文学的主流,并确立了日本文学无政治性的传统.然而,作家创作之时,为了顺应汉学风潮,也为了使物语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生动,除了在作品里融入大量与该物语主题有关的,具有传奇性、浪漫性的小说、汉诗文外,还撷取具有讽喻性、教育性之汉诗文里的各种语汇及知识,使得两部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学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